宝山姚子青,无悔中国人

抗日战争是我们这些历史爱好者永远也绕不开的心结,当时的中国和中国人为了民族的存亡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今天的生活全仰仗他们悍不畏死的战斗,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个爱国将领,他的名字叫做姚子青。

宝山姚子青,无悔中国人

姚子青,1909年出生,字若振,号中琪,广东平远县人,客家人 。1926年10月姚子青考入黄埔军校,是第六期学员,1929年2月第六期步科毕业,分配至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师任上尉连长,1934年任该师少校团副,1936年升任陆军第九十八师第二九二旅第五八三团第三营中校营长。

看照片姚子青给人的印象文质彬彬的,和民国时期的文人们差不多,就是有一种带着清愁的温雅气质,可是姚子青不是文人,他是骁勇善战屡立战功的将领,从上面他快速升迁的履历中就可见一斑。

宝山姚子青,无悔中国人

1937年,姚子青奉命驻防汉口,在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姚子青奉命开赴宝山,守卫吴淞口炮台。1937年8月31日晚,姚子青接到命令保卫宝山城,他说:“我们头可断,血可流,宝山不可丢!”可是这场守卫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宝山是日军势在必得的要地,此次派出日军2000多人,在军舰30多艘,飞机20架,坦克10余辆的支援下全力进攻宝山。

此时,姚子青部下仅五百人。

如此悬殊的对比之下,姚子青一步也没有后退,他在给上级的电报中说“敌以兵舰30余艘,排列于我东门江面,飞机10余架轰击我各城门,复以战车向我各城门冲击,决遵命死守。”姚子青当时深切的了解自己的处境,他知道这一战必然十死无生,上级回复“宝山城关系全局,该营长应仰体委座意旨,战至一兵一卒亦须固守。吾辈成功成仁,本无二敌,该营应以宝山为归宿地,建立不世之奇功。并应准备充分巷战,万一城池被陷,亦当与敌偕亡于城中也。

宝山姚子青,无悔中国人

姚子青对自己的部下说:“弟兄们,还记得来上海之前我讲的话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眼下日本鬼子打到了我们家门口,杀我同胞,奸我姐妹,侵我国土,欺人太甚!不把鬼子驱逐出去,是我们每一个军人的奇耻大辱!如今我们报仇雪恨的时机到了,弟兄们,豁出去吧!和鬼子们拼到底!”

第98师583团3营奋力阻击日军,从9月2日一直坚守到了9月5日,歼敌600余人,此时姚子青仅剩百余部下,可惜9月5日日军最终进入宝山城中,姚子青和七十多部下同日军开展了巷战,最终英勇就义。

姚子青坚守命令,可是他回电中曾说:“职等誓本与敌偕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惟孤城无援,日久难支,恐人城俱亡,与大局无补,仍恳速援解围。”他苦苦等待的救援一直没有到来。

在决战前,姚子青离别妻子时说:“此去倘能生还,固属万幸,如有不测,亦勿悲戚,但好好抚养儿女,孝奉翁姑。”姚子青牺牲时不过27岁,那样年轻,但是有那样决绝,让我们甚至忽略了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有父母有妻儿,可是为了国家民族他义无反顾,没有后退过一步。

此等人物,我们理应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宝山   国民革命军   吴淞   平远   黄埔军校   炮台   翁姑   巷战   营长   部下   日军   将领   城门   文人   上级   中国人   时尚   姚子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