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吃馅的历史

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东北的土著,饺子对于我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端午、中秋、元宵节这样有固定吃食的节日,东北人一般庆祝节日的方式就是吃饺子,冬至吃饺子、头伏吃饺子、正月初五、十五、二十五都要吃饺子,我就认真琢磨了一下,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肉菜包进面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中国人“吃馅”的历史。

这里先做个声明,我们只介绍三种东西,包子、馄饨、饺子,剩下的包括汤圆、豆沙包一类的甜味点心就不算在内了。

其实最早的应该是馄饨,因为传说馄饨是西施发明的,

中国人吃馅的历史

吴王夫差打败勾践后得到了美女西施,于是每天酒池肉林过得纸醉金迷,一次宴饮,夫差吃腻了山珍海味,西施就到厨房制作了一种新式的点心,是一种畚箕式的吃食,里面包着馅,放汤里煮熟,又加入各种调料,夫差非常喜欢,西施就给这种点心取名馄饨。

到了西汉的时候,馄饨算成是汤饼的一种,北齐的时候馄饨慢慢就往饺子方向转化了,“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如同半月形状的馄饨,和饺子就差不多了。

中国人吃馅的历史

唐代时大家对于包馅的食物非常热衷了,包括馄饨、偃月馄饨等等,而饺子的起源甚至还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的时候,1978年在山东滕州挖掘出土的薛国君主墓中发现一个锈迹斑斑的铜器中整整齐齐地摆放这一排排的白色食品,

中国人吃馅的历史

有皮有馅,三角形,八成不是饺子就是馄饨。

至于包子在宋朝的时候有一种非常流行的小吃叫做玉尖面,宋代的陶毂写的《清异录·玉尖面》记载:“赵宗儒在翰林时,闻中使言,今日早馔玉尖面,用消熊栈鹿为内馅,上甚嗜之。”用肥熊和肥鹿做馅实在有点可怕了。这个玉尖面很像包子,相传武则天未入宫的时候就很喜欢吃玉尖面,还说她生日的时候必吃,我总觉得像是面条不太像是包子。

传说包子是诸葛亮从馒头的启发发明的,而包子的名字是宋代开始流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吴王   勾践   滕州   土著   东北人   西施   畚箕   酒池肉林   角形   馄饨   宋代   饺子   点心   包子   节日   中国人   时尚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