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国之战为何能取得胜利?

今天是新中国成立七十一周年,新中国从建立到今天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风霜雨雪,每一步都不容易,那么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时哪场,为何这场立国之战我们能够取得胜利?今天我就以个人的观点分析一下。

首先明确,我认为的立国之战是抗美援朝,也就是朝鲜战争。当时的朝鲜半岛其实成为了美苏两国博弈的棋局,南北建国以后纷争不断,1950年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成立“联合国军”干预朝鲜战争。

立国之战为何能取得胜利?

中国和朝鲜相连,此时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穷困潦倒,还没从战火的破坏中恢复,但是美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如果朝鲜全境沦陷,中国东北就危若累卵。毛主席深谋远略,他组建了东北边防军部署在边境上,不过朝鲜战场的局势很快恶化,金日成紧急求援,要求中国军队出兵朝鲜。毛主席“长考百日”,在他的人生当中从来没有陷入过如此两难的境地,毛主席经历了众多生死攸关的时刻,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此时的他不仅仅是共产党的领头人,更是新中国的主心骨。

立国之战为何能取得胜利?

中美的实力悬殊,如果参战我们其实胜负未知,而且很有可能掀起新一轮的世界大战,毛主席再三思索,最终决定出兵朝鲜,因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0年美国的钢产量为8772万吨,工农业总产值是2800亿美元;当年我国的钢产量仅有60万吨,工农业总产值为100亿美元,相差28倍。军事上,美国拥有原子弹这种当时的终极武器,可是我们的军队甚至还在使用红军时期的枪支,处于“小米加步枪”水平。美军的一个军拥有各种口径的大炮1500门,而我们一个军才只有36门。美国空军完全控制了高空领域,我国的空军还要训练半年才能作战。如此悬殊的差距,为什么抗美援朝我们成功了呢?

立国之战为何能取得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军不同的地方是我们的军队实行军事民主,这个是到现在还在延续的管理方式。军事民主让每一个士兵都可以参与到军事行动的讨论中来,他们对于自己为什么而战,怎么战,和谁战都非常了解,他们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缺陷,了解一切以后还能义无反顾的上前线,因为有信念和理想的支撑。

祖国在我们背后,退一步祖国危矣。

立国之战为何能取得胜利?

当时志愿军采取的是“三三制”的战术,这种战术铸就了“地表最强陆军”,

立国之战为何能取得胜利?

三三制是每三人成为一个小组,以三角形前进,避免一炮下去全军覆没的情况,这三人有进攻、掩护、支援三个分工,而每三个小组形成一个战斗群,一个总数27人的战斗群完全展开可以覆盖800米宽的战线。

立国之战为何能取得胜利?

我们可以看到志愿军冲锋撤退时都是这种散落的阵型,所有的三人小组都可以分散成为一个独立的战斗单元,有独立的作战能力,所以美军经常觉得志愿军如同鬼魅一般,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似乎有统一指挥,似乎又是各自为战,防不胜防。

立国之战为何能取得胜利?

抗美援朝有五次战役,我们就说第五次。此时非常具有乐观主义精神的麦克阿瑟声名扫地,前四次战役中美军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伤亡惨重,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借口撤掉了麦克阿瑟的职务,由李奇微接任。

立国之战为何能取得胜利?

李奇微从来没有小看过志愿军,此时他接过指挥权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厚厚的战报中研究志愿军的弱点,他发现志愿军的进攻总是以七天为一个节点,他立刻分析出志愿军的补给只能坚持七天,超过七天必须回后方补充给养,李奇微抓住了这个弱点,利用美军机动性强的优势,后撤时退出更远的距离,让志愿军的补给线进一步拉长。

志愿军的陷入了困境。

1951年5月21日,志愿军首长决定主力转移至“三八线”南北地区休整,此时美军却如影随形追踪而至,

立国之战为何能取得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接到了拦截美军的命令,此时的铁原地区成为了关键,绝对不能让美军跨过铁原,否则后方指挥部非常危险。此时的63军司令员傅崇碧非常年轻,只有35岁,他接到了总指挥的死命令,没有通知,不能后退,要阻挡美军至少十五天。

立国之战为何能取得胜利?

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傅崇碧的队伍装备落后,而且刚刚从战场下来,人困马乏缺粮少药,可是美军却派出了精锐部队前来。傅崇碧没有退路,他把自己的队伍分成左右两翼,然后又分成很多道战线排布在美军前进的道路上。

立国之战为何能取得胜利?

美军现在其实非常谨慎,他们只有确定消灭了所有的志愿军才能继续前进,傅崇碧的安排让美军焦头烂额,因为如果要消灭每一道防线上的志愿军那无疑是要耗费很多时间,前期靠机动化部队快速行军取得的优势都会丧失,但是如果不消灭,那么继续前进后面剩余的志愿军很可能和前面的部队形成合围,那被包饺子团灭也不是不可能。

于是美军像不要钱一样开始用炮火轰击防线上的每一寸土地,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志愿军即使是战损严重也没有后退过一步,炮弹轰炸时不见人影,可是一旦轰击停止立刻有手榴弹飞来,美军被阻挡在铁原以前寸步难行。

在12天的防御作战中,63军顽强抵抗了美军的四轮进攻,共毙伤美军1.5万余人,而63军损失惨重,连傅崇碧也重伤昏迷,幸好最终抢救及时傅将军终于苏醒过来。

铁原阻击战就是志愿军五次战役的缩影,在装备落后,补给不及时的情况看下,志愿军凭借高超的战术和钢铁一般的意志抗住了美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最终迫使美国不得不和中国谈判。

很多人说朝鲜战争我们并不算是胜利,顶多是个平局。可是当时中美的差距如此悬殊,平局就是胜利,比如一个普通人和拳王比赛是平局,那么这个普通人就是胜利了。

为什么说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因为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让世界上所有国家都知道,新中国有能力保护自己建设自己,没有人可以继续欺压中国人,没有人可以轻易的战胜中国人,如果要侵略和威胁新中国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麦克阿瑟   中美   朝鲜   志愿军   作战   平局   美国   悬殊   新中国   中国   战役   美军   战术   朝鲜战争   部队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