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木兰辞》到迪士尼《花木兰》,我们到底喜欢花木兰什么

“花木兰”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经典巾帼英雄形象之一。

从以前学过的语文课文《木兰辞》中,我们知晓了古代有一位代父参军的女子,她名叫花木兰。

尽管史书上关于木兰的姓氏,年代,籍贯等并没有准确地记载,但我们都知道花木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巾帼英雄,她因代父从军抗击外族的侵略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花木兰从古到今都是个大IP,唐、明、清、现当代,在她身后的每个朝代,人们将“木兰从军”的故事口口相传,记入诗书。特别是《木兰辞》这首流行于北朝的民歌,更是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所铭记。

从《木兰辞》到迪士尼《花木兰》,我们到底喜欢花木兰什么

多年来花木兰的故事曾被多次拍成电影及电视剧集,其中最早期就是1928年的默片《木兰从军》,后来凌波及赵薇先后于1964年及2009年在电影中扮演过。从民歌再到电视剧,从电视剧再到电影,尤其是迪士尼改编的真人电影《花木兰》,在全球范围内都掀起了讨论热潮。而国内,微博更是一度被花木兰霸屏。

虽然中国历史上女扮男装的故事很多,比如祝英台,但真正做出一些令人敬佩事迹的当属花木兰为最:“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女扮男装,驭马出征。

那么,我们到底喜欢花木兰什么?

从《木兰辞》到迪士尼《花木兰》,我们到底喜欢花木兰什么

1、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中华孝悌文化下的典范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儒家提倡孝悌文化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因而我国自古重视孝道,孝道是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根本价值观念,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这时的孝是百行之本,是仁义的基础,推行孝道是推行人类一切道德伦理的开始。所以古代会有“举孝廉”的制度。

但唐以前很少有关于女性孝行规范和孝行故事的流传。大多都是孝子而非孝女,一直到南北朝的花木兰的出现:花木兰在参军之前,她就跟所有年幼的女儿一样天真无邪,承欢父母膝下,“ 对镜贴花黄”。

但当匈奴来犯,国家征兵。花木兰因着父亲年迈,家中又无长兄,所以木兰自请替父出征。《木兰辞》中如是说:“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尽管这一去,是生是死,听天由命!可花木兰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

从《木兰辞》到迪士尼《花木兰》,我们到底喜欢花木兰什么

在数十年后历尽艰苦凯旋后,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命她为尚书郎。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花木兰的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中华传统孝悌文化的一种传承,一种典范!尽管今天的情形相比从前已发生巨大变化,今天孝道的内涵也不同于从前,但传统孝道文化对于今天仍然有可供吸取的营养。

从《木兰辞》到迪士尼《花木兰》,我们到底喜欢花木兰什么

2、巾帼英雄肩负保家卫国的责任,高扬女性的家国情怀

花木兰故事之所以流传千百年,首当其冲的便是她的孝道,其次便是她所代表的古代女子对于民族对于国家的家国情怀!这也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认同与歌颂。

几千年来,女性都被锁在深闺之内只能相夫教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而战争,则被视为纯男性的阳刚运动,更是完全排斥女人的。可以说,古代女性一生的真实的生命体验和对于梦想以及价值的自我追寻,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男性文化弱化之中被埋没。

在花木兰故事中,花木兰本是柔弱女子,但为了家庭的希望与国家的荣耀,她毅然远赴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跋山涉水,远离家乡,身着戎装,手持利剑,开始了她“花将军”的生涯。

从《木兰辞》到迪士尼《花木兰》,我们到底喜欢花木兰什么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辞》,精彩呈现了一位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女英雄形象,花木兰跳出了作为男性附属的形象,开始走向了历史的舞台,成为决定性的力量。

无论花木兰真实原型具体是谁,在历史中像花木兰一样的女性并不鲜见,在古代战争中,女性虽然不占主角,但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花木兰突破礼教的桎梏,她柔情与铁血并存,生活与事业共融,用柔弱的身躯和男子们共同纵横驰骋、浴血沙场。使得古代女性脱离男性的保护,脱离男性价值主导的传统道德伦理观,而以新的面貌展示出来。

从《木兰辞》到迪士尼《花木兰》,我们到底喜欢花木兰什么

而且中国的文学向来是喜欢留白的,故《木兰辞》里关于战争场面的描述只有寥寥几句,但字字惊心:“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见战争的残酷,这大概也是木兰替父从军的真实写照。而在这个从军的过程中,花木兰也从天真少女、青涩闺秀,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的战士。

可见花木兰立下赫赫战功,凯旋而归到了受到天子隆重接见的地步,说明她甚至比大多数男人更具勇气和智慧,这种形象也撑起一代巾帼英雄的风范。

从《木兰辞》到迪士尼《花木兰》,我们到底喜欢花木兰什么

3、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亦有侠义精神

花木兰代替年迈父亲从军并立下战功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但“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花木兰从军十二载,身边战友却不知她是女儿身,她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想必为了隐藏性别,她估计要用厚厚的布料,将身体左一层右一层地包裹起来;你想想看,当花木兰和敌军激战正酣时,层层包裹的胸衣必然浸透汗水,还勒得难受,想想就知道有多难受。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花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但这个女子在克服身为女性的种种不便和困难后,还能杀敌立功,可见其心性之坚韧!

从《木兰辞》到迪士尼《花木兰》,我们到底喜欢花木兰什么

而且她还很聪慧和勇敢,木兰能在男人堆的军中待了十二年,职务不断提升至“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甚至欲被皇帝封为尚书郎,至少说明她相当聪明机智。得胜归来之后,花木兰却丝毫不留念功名富贵,只想回家陪伴家人,这更是“深藏功与名”的侠义精神。

故而《木兰辞》中最动人心魄的一笔当属“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最后,木兰荣归故里,卸下戎装换上布裙,回归女儿身,做回了她花木兰自己,而不再是“花将军”这个价值符号!这也折射出花木兰对往昔女儿生活的眷恋和淡泊名利的精神。

从《木兰辞》到迪士尼《花木兰》,我们到底喜欢花木兰什么

4、迪士尼笔下的花木兰形象,体现出的现代女性独立精神

其实花木兰能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说明她本身就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枷锁的女子。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算得上最早有女性自我觉醒意识的人物,正是现在世界主流价值观里最被推崇的。

我国内已经翻拍过无数个版本的花木兰影视剧,比如《花木兰传奇》等,可能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正好契合了欧美一贯的女性追求独立,平等和对于社会固有成见的反抗的权利意识。所以,迪士尼也爱上了这个故事!不过其精神内核以及所传达的理念却是西式的、现代的。因为美式电影讲实现梦想,是以个体为中心,自我满足是前提。

从《木兰辞》到迪士尼《花木兰》,我们到底喜欢花木兰什么

迪士尼翻拍这个故事的时候,为了能更符合欧美人的思维方式做了不少改动,电影加深了故事背景中封建传统家庭对木兰的桎梏,弱化了男主,而且还删改了一些中国文化的含义,甚至将一些中国的文化与历史被具象的符号代替,而且影片中的木兰妆容更多突出的是西方人对他者文化的遐想。这也让她逐渐远离了她在中国古籍中原本的模样,但却更受欧美观众喜欢。

预告片中郑佩佩饰演的角色说“好妻子需要有四种品质——quiet, composed, graceful, disciplined”即“娴静”“端庄”“优雅”“知礼”。然而随着话语继续,画面却从女装木兰,渐渐过渡到战场上的男装木兰。故而男人也应当对应着“淡然”“沉着”“风度”“守纪”。

所以这部电影的核心价值观是:无论男女,只要具有优秀的品质,都应当被认可被尊重,被一视同仁。

从《木兰辞》到迪士尼《花木兰》,我们到底喜欢花木兰什么

“我是花木兰,我永不言弃”

I am MULAN,I will never give up

这部电影在选角上大多选择亚裔,特别是女主角刘亦菲的经历和敬业精神很符合选角,这部电影的象征意义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从小的范围来讲,这部电影有忠孝的部分,但迪士尼更侧重的主题是“女权”,就是体现“谁说女子不如男”,随着社会中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片中木兰说“我会为家族带来荣耀的”并不奇怪,这部片子中木兰从军有“替父”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为了证明自己,影片的重心就是关于女性的成长,谁说女性不能独当一面,百炼成钢?花木兰坚强而独立的存在,是一个勇敢的女性象征。这也更契合当代独立女性精神!二是从大的范围来说:其实这部片子的意义不单单只是捍卫中国女性的“忠、勇、义”,更多的是向世界展示代表亚裔这一个更大的群体精神风貌。

虽然由于疫情影响,《花木兰》全球延期,但很多人都还是蛮报期待这部戏的!我也是,但我更期待中国版真正的花木兰的出现!

从《木兰辞》到迪士尼《花木兰》,我们到底喜欢花木兰什么

最后:

《木兰辞》宣扬了中国古代女性花木兰的孝与忠的传统思想。但在此之前,花木兰身上还有着传统女性的很多优点,比如她的勤劳、善良、贤惠与温柔,但最令人钦佩的还是花木兰对国尽忠,对家尽孝,真正做到了女子的巾帼本色。

现代人喜欢花木兰,除了花木兰本身,更喜欢的则是花木兰身上折射出来的花木兰精神!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花木兰。所以花木兰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里,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会得到不同的解读,但愿今天我们再演绎和品读花木兰的时候,带着历史赋予的深厚文化积淀,让花木兰的精神穿越时代,成为照亮每个人内心的经典故事。

而在今年开年这场抗“疫”战中,女性医务工作者的卓越表现和勇气担当,让她们成为这个时代最美的天使,同时她们也是当代花木兰精神的最好诠释!谢谢你们!

从《木兰辞》到迪士尼《花木兰》,我们到底喜欢花木兰什么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小银子壁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花木兰   木兰   孝行   巾帼英雄   女扮男装   孝道   中国   古代   女子   传统   精神   女性   喜欢   故事   文化   时尚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