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打工一年能挣六万块钱吗?这样的人多吗?挣钱和存钱要分清

农民打工一年能挣六万块钱吗?这样的人多吗?挣钱和存钱要分清

  如果有喜欢看小视频的朋友,而且特别关注农村这一块儿,可能会刷到一些农民工的视频,有一部分是炫耀收入的,比如有人直接拿着钱,有的人则是拿着出工表以及工资单来晒。上面显示着一月出了三十个工,然后天工资是四百,也就是一个月收入一万多。

  一般这类人还会配上个这样的文案:不要看不起农民工,这收入顶得上你们城市白领。

  我们看这个收入,这的确是可以的,一个月一万多,一年就是十几万。但是我们在这里要弄明白一点,这样的文案有搞对立的嫌疑,谁看不起农民工了?人家说了吗?为什么要跟白领比?不管是工作环境还是工作类别,这都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两类人,为什么要对比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是有一部分农民工认为白领看不起他们,所以他们会配这样的文案。

  另外还有重要一点,这个收入是真实的吗?

  的确,农民工工资在过去二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黑嫂一直在农村生活,身边有太多靠打工为生的农村朋友,所以对这个变化是非常清楚,简单来说,这个变化有几个阶段,首先是九几年的时候,那时候农村刚开始出现外出打工,搞建筑,那时候是天工,也就是日工资,大工一天十二块,小工一天八块。进入两千年后,农民工工资进入了一个缓慢上涨期,那时候的工资还是日工资,大工三十,小工二十到二十五之间。

  真正产生变化是在2008年左右,那时候人们的工资开始猛涨,主要原因是出现了包工。但是,这个时候的包工并不多,大多还是日工,但日工工资已经变成了大工一百到一百五,小工则是八十左右。

  到了2013年左右,包工开始遍地出现,大工的工资开始出现了三百,五百,而且几乎不存在小工了,就算是干的小工活,工资也和大工是一样的,因为都是一个小团体。

  而到了2016年左右,工资出现了一个萎靡期,主要是这时候活不太多,所以工资并没有上涨,但也没有下落,就是活不好找。而到了现在,拿今年来说,黑嫂朋友出去干建筑,天工工资是四百到四百三,包工则没有定数,但有一点,只能比四百三多不能比这个少。过年的时候更多,基本上都是七百以上的工资。

  现在和过去的区别就是人们挣得更多了,但过去是工地管饭,现在则都是自己买着吃,从工资里面扣。

  我们看这个工资,的确是挺多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日工资不代表月工资,更不代表年工资,这个我们后面会说。

  看到这样的工资,当我们看到有人问:现在的农民工外出一年,能挣六万块钱吗?这样的人多吗时,会哑然失笑,一天就四五百,一年六万不是挺简单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个问题一点也不无厘头,一点也不好笑,这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也正是我们下面要说的。

农民打工一年能挣六万块钱吗?这样的人多吗?挣钱和存钱要分清

  Ⅰ:日工资不等同于月工资和年工资

  首先我们来说那些小视频中晒出的工资是不是真实的。

  这个不用怀疑,是真实的,现在的农民工工资的确是这样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说的是搞建筑的农民工,比如说那些干木工的,干瓦工的,贴地砖的等等,都是可以拿到这个工资的。

  但是这里的问题是,一天四百,并不等于是一个月一万二,一个月一万二,并不等于是一年差不多十五万。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工地是没有带薪假期的,也不是按月来算工资的,它是按天来算的。

  也就是说,你干一天就有一天的工资,你不干就没有。

  所以这就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人们一个月能上满三十个工吗?可能有,但多数不能,最多就是二十五六个工,这就很差不多了。而且这些还要具备几个因素,比如工地上活充足,比如人能干,比如家里没有出现任何事。

  这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影响到出工率。

  比如说有的工地活不充足,但是他们不能不要人啊,要不然人们都去别的地方了,到他们活下来时没人怎么办?所以他们就会说假话,说这里活多着呢,等人去了,干一天休息两天,这是在等活。

  干一天四百,休息两天,三天平均下来才一百多,而且吃饭还要花钱,一天成了百十块。这是经常发生的事。

  再比如有的人身体原因,撑不住高强度的劳作,想干,但是身体不允许,所以就需要休息,休息时自然是没有钱的。

  另外就是一个最大的原因,家里有事需要回家。

  打工最怕的就是这个,出去了,干了几天,家里有事需要回家处理,一来一去耽误工不说,还得在路上花钱,这些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都是需要计算的。

  黑嫂的两个朋友昨天刚回到老家,他们过完小年,也就是正月十七就出去了,先是去的天津,但去了活不多,又去了北京,在北京干干停停,到现在实在受不了,所以回来了,准备再去山东。

  我们看跑的这些地方,在天津干了五个工,在北京干了七个工,合计十二个工,按四百算,一共是四千多块钱,可是他们要吃自己的,平时休息会花更多钱。

  所以,他们出去这一个月多点等于是一分钱没挣,而且还搭里面一些路费。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成本,我们的一天四百,看一个月挣了一万,这些都是真实的。但同时,还要看具体的情况,在天时地利都允许的情况下,的确能挣那么多,可很多时候会有别的事,所以我们不能算一天,也不能算一个月,如果只算一天的话,有时候赶到包工活,一天挣一两千也是有的。账不能这么算,这个是需要平均的。

  这个也是我们下面要说的,一年挣多少以及一年存多少。

农民打工一年能挣六万块钱吗?这样的人多吗?挣钱和存钱要分清

  Ⅱ:在挣钱和存钱之间

  关于挣钱和存钱,这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比如有的人不爱存钱,美其名曰月光族,甚至是提前消费。但农民工可不这样,他们没这个习惯,他们外出就是为了挣钱,是为了存起来以后给孩子盖房或者买房娶媳妇。

  这里就产生了问题,他们这么爱存钱,以他们的工资,他们一年能存多少钱?

  在这里我们需要说明,一年能存多少钱是个宽泛的问题,需要大概率去统计,不能拿着一个个例当典型,那没有意义。比如黑嫂村里有个男的,他外出一年一共花了十二块钱。

  一年只花了十二块钱,这你们敢想象吗?他不抽烟不喝酒,这十二块钱全部都是买的洗衣粉,他洗头洗澡都是用洗衣粉。他这样的人,自然能多存一些,但这毕竟是个例,所以不能当例子来说。

  在目前打工不管吃的情况下,拿黑嫂身边在工地打工的男性朋友来说,他们一般一年需要消费一万五到两万。一万五就是吃饭抽烟,两万的加上了喝酒,基本就是这样。

  然后我们再算这个一年能干出多少工,因为他们都是日工资,所以得算出工数。

  大部分人都是过完小年就走,也就是正月十七,如果全年有活,每个月按出工二十五个算,一个月也就是一万块钱,这期间,他们会有回家的时间,也有工地上打灰时需要休息的时间,所以一年下来,大多都是两百五到三百个工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能干三百个工的人很少,大多能干的人都是两百五以上,两百八以下。

  拿这个最多的三百个工来算,也就是十二万。他们自己消费一万五,还剩下十万零五千。家里花呢?拿黑嫂身边的一个朋友来说,他去年干了两百六十个工,一个工四百,算账时他正好在我车上,人家打过电话转过来的钱。当时他已经支取了七万九。两百六十个工是十万零四千,支了近八万,还剩下三万五。

  这三万五可以当成是他一年存的钱,这还没有算过年需要花的钱。

  另一个朋友还没有他多。

  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情况。

  工资低吗?现在的工资并不低,能挣六万吗?其实黑嫂说句实话,现在只要是去了工地,只要是全年基本上在工地上干,挣六万块钱是非常容易的,这点不能否认,六万块钱都挣不了,那就别外出打工了。就现在的行情来说,在工地一年,挣的钱都在八万以上十万之间,多的人可以挣十二三万,黑嫂姨家的孩子去年挣了十二万多,也是在工地上,也是工资四百。

  但是,一年能存多少钱,这个就要看个人的打算和规划了。如果只是个单身,还没有家庭,而且自己一门心思去干,不懒,是可以存六万的。如果是有家庭,比如是个四口之家,那是肯定存不了的。

  注意我们说的是大概率,个例不能算。比如有人一年存了十万,那还有一年还欠钱的人呢,这些都不能当成典型去说。

农民打工一年能挣六万块钱吗?这样的人多吗?挣钱和存钱要分清

  Ⅲ: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来,现在的农民工工资的确是上涨了,而且涨幅并不小。但同时,花钱的地方也多了,人们的消费也高了,这是成正比的。人们总说过去的工资低,但那时候的物价还低呢,只说工资而不说物价,这个是不客观的。

  整体来说,现在挣钱并不太难,有智吃智,无智吃力,总能找到吃饭的门路。比如说你有智商,那好吧,你可以干点不出力的活来挣钱,如果自己没有别的本事,那么就只是出力也是可以生活的,人活一世,你得有个安身立命的根本,你得有个养活自己和养活全家的营生。如果实在没有别的本事,那打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现在的工资,一年挣六万是容易的,至于能不能存到六万,则要看个人规划和能力。

  注意,黑嫂说的是工地打工,至于那些在工厂里打工的,大多都是年轻人,那个工资稍低一些,加上年轻人没有太大压力,所以他们一年基本上是存不到钱的,不跟家里大人要钱就不错了,这个我们就不多展开说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大工   块钱   天工   日工   包工   个例   小工   多少钱   农民工   文案   工地   也就是   家里   工资   农民   朋友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