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前不久,ESPN放出了今年内的又一部人物纪录片,讲述李小龙生平的——《若水》。

要知道ESPN在本片之前,刚刚推出的纪录片是关于篮球之神乔丹的——《最后一舞》。

这一前一后两位超级巨星被放在一起,李小龙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也就可见一斑。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由于李小龙的生平故事过于短暂,自他从1965年被好莱坞发掘到1973年病逝,其动作演员的生涯,不过短短八年。

要知道这段时间,也仅仅刚刚够乔丹完成自己的第一次连冠。

所以ESPN推出的《若水》,没有如《最后一舞》那样数量众多的猛料,影片引起的关注度也有所不及。

不过没有精彩新鲜的故事,ESPN也还是没有令观众太过失望。

他们对李小龙的一生做出了有独到见解的评述,也算为观众增加了一个西方人理性视角中,不太一样的李小龙。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极具天赋的演员,追求完美的电影人

李小龙的演艺生涯,大致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香港的童星时期和去往美国后的动作影星时期。

李小龙会走上演员的道路,几乎是上天注定的安排。

在他出生后仅仅不到一百天,三个月大的李小龙就以婴儿的身份,出演了自己人生第一部电影《金门女》。

十岁那年,李小龙就获得了主演电影的机会,拍摄了为他量身打造的故事电影《细路祥》。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这个阶段中,李小龙已经展露出了自己不凡的表演天赋。

尽管如今看起来,李小龙的表演也不够生动自然,可对于当年的电影制作水准而言,这已经是十分优异的演技了。

因为在香港年少成名,李小龙开始惹上各种麻烦。

由于担心他会卷入黑社会事件,最终他的父亲李海泉将他送去了美国,这也成为了李小龙开启自己好莱坞之旅的契机。

1965年,来到美国六年的李小龙,已经让自己的武术理念在美国打出了名号,于是他也获得了第一次签约好莱坞电影公司的机会。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但是由于李小龙的亚裔身份,让他始终无法在好莱坞获得足够的重视。

他始终致力于在好莱坞推广前所未见的动作表演风格,以至于即使没有等到太好的角色,李小龙依旧被好莱坞的幕后团队所青睐,不断接到动作指导的邀请。

包括在前不久涉及到“侮辱李小龙”的《好莱坞往事》,也提到了他曾被很多好莱坞影星喜爱,并且成为了他们的武术老师。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因为长期得不到发展机会,李小龙决定不再浪费自己的时间,毅然从好莱坞返回香港。

通过一连两部电影《唐山大兄》和《精武门》打响了招牌,不仅创下了当时香港的票房纪录,甚至也让好莱坞意识到了自己曾经错过了多么伟大的巨星。

尽管如今回看李小龙早期这些电影,总有观众觉得似乎影片素质也不过尔尔。

可在当时的年代下,香港主要流行的还仅仅是如戏曲一般的老派武侠片。

且不说李小龙以现代搏击为实战动作风格,当时甚至连像样的时装动作片都十分罕有。

而李小龙拳拳到肉的硬派风格,加上对于暴力的直观呈现,让其可以被称作现代动作片的奠基。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尽管如今从影视制作水平的角度来评判,《唐山大兄》很难让新生代观众满意。

但是其成就绝对要高于成龙开创的杂耍式动作风格,以及甄子丹将现代综合格斗引入到动作片拍摄的尝试。

尤其李小龙极为重视在影片中,去输出自己对中华文化和哲学理念的认识。

包括他后来被好莱坞邀请拍摄《龙争虎斗》时,就从多方面影响着电影的制作,统筹动作戏份的制作自不必说,他甚至还加入了许多富有禅机的桥段,向世界展示最纯粹的中华文化。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所以当我们从电影的角度去评价李小龙时,首先他可以被称作是一个不错的演员。

其次是世人都无法否认的,李小龙通过“功夫”的元素,改变了现代电影工业的伟大成就。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原本很多人都有机会成为现代第一武术家,但只有他做到了

近年来,国内传统武术不断被现代搏击动摇其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传武的所谓大师,在真正面对搏击选手时,无一例外的都以极为狼狈的方式被击败。

其实说来有趣,为什么国内常常出现这种对决。

观众爱看是其一,还有一个问题就在于,许多传统武术家傲慢的态度,以及不着边际的吹嘘,引起了现代搏击参与者的反感。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实战行不行不敢说,打嘴仗,历来算是传统武术的保留节目。

作为接受过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李小龙而言,西方的文化让他更乐于学习和分享,东方的文化则让他明白自己要谦逊。

而同时要值得庆幸的是,李小龙最初习武遇到的老师,又恰恰是较为不重视门派观念的叶问,这些都成为了李小龙日后尝试将各种武学融会贯通的先决条件。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说起来,李小龙的格斗能力,算是从小打架打出来的。

他七岁曾经被家人安排学习太极拳,可是太极拳对实战能力有没有提升的作用,大家心知肚明。

14岁那年,李小龙被送到叶问的拳馆学习咏春,此后他开始醉心于武术,并学习了很多传统拳法。

来到美国之后,李小龙开始设馆教拳。

要知道在当时美国传武的圈子里,禁止教导外国人中国武术算是一个不成为的规定。

可李小龙就偏偏打破了这个潜规则,不仅教导外国人武术,还从其他各种搏击术中学习其精华,并将之融会贯通。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短短四年时间,他就整理完善了自己的搏击理论,并著书《基本中国拳法》;而又过了四年之后,李小龙已经在“国际空手道大赛”上,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功夫将如何被运用到实战之中,并同时创立了“截拳道”。

这时候,李小龙仅仅27岁,正式习武才不过13年时间。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而看看其他所谓传武大师,用这些时间都在做些什么?

守着几年前的套路不革新,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学习拳法的核心理念如何,拿什么去跟人家现代搏击碰?

单手破裸绞,可别闹了!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所以当外国人以武术家的身份谈论起李小龙时,那无一不是万分的敬重。

即使他不能在无差别的徒手搏击中战胜阿里或者泰森,但是李小龙提出的先进且包容的武术理念,帮助很多武术走进了新的时代。

李小龙始终被外国人认为是综合格斗理念的创始人,无论这是不是搏击组织有意蹭名人流量。

但真正熟悉现代搏击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就是在最近这数十年里,包括柔道、空手道、跆拳道、拳击、柔术、摔跤等领域的格斗术,都开始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着完善。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用电影和武术弘扬中华文化,李小龙也是争取种族平等的先驱

李小龙其实算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人。

他一方面非常适应以西方的方式交友和生活,几乎完全融入到了那个文化环境之中。

可他一方面,又因为亚裔的身份,切实明白西方社会对于亚洲人不友善的种族观念。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李小龙可以明白好莱坞电影公司,不能接受亚洲人作为电影的主角成为主流文化;也能明白因为自华人劳工,到第二次大战,甚至后来的越战,美国人对亚洲人多年来养成的惯性偏见。

好莱坞丑化亚洲人形象他无法改变,亚洲人被差别对待他也不能制止,但是这种无奈,并不代表他不会为此而愤怒。

所以实际上当他回到香港掌握了拍摄影片的主导权时,最先被他拿出来进行影视化的题材,就是他对于种族问题的不满。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精武门》这部电影大家都知道,可他的英文片名,叫做《Fist of Fury(愤怒的拳头)》。

结合影片的故事,以及影片拍摄时,又正好赶上当年香港反英大游行。

李小龙想要表达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这部电影几乎同时引起了当时观众内心最大的共鸣,开始强烈的反抗种族歧视。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当然,这样具有暴力色彩的表现方式,仅仅是处于电影商业层面的考量。

实际上,在李小龙接受的众多采访中,他始终以一个谦虚克制的心态,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

在文明人的世界里,证明真理如何,不一定非要用武力来解决。

而对于如今正被种族运动闹的焦头烂额的欧美国家,他们其实也早就开始正视这种陋习。

包括ESPN就多次指出了美国社会对于亚裔的偏见和丑化,可见无论任何群体也都存在理智的人群。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结语

这就是ESPN视角下的李小龙,他完成了对现代武术的改革,留下了几部传世的电影,也成为了代表亚洲(东方)文化的标志。

抛开所以性格、行为、商业,李小龙就是这三个领域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所以当我们看到李小龙的人物介绍,就是清楚的标注着:武术宗师、功夫巨星、世纪英雄。

李小龙被定义为种族运动家,老外对他的评价真的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精武门   种族   好莱坞   拳法   亚裔   香港   中华文化   美国   武术   老外   外国人   观众   定义   影片   评价   动作   文化   时尚   电影   李小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