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世界500强的它,是如何8年时间破产倒闭的?

渤海集团:从世界500强到破产倒闭,到底经历了什么?

曾是世界500强的它,是如何8年时间破产倒闭的?

要说我们国家最盛产什么?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是煤矿和钢铁。是的没错,虽然我国在建国后很多年才实现了工业化转型,但勤劳踏实的中国人却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无数的奇迹,在钢铁行业闯了享誉全球的名声。

由于历史沿革、自然环境和矿藏资源,我国的东北华北两个大区位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钢铁的生产制造中心,不过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其实这几年不管是大众媒体还是主流媒体,我们几乎很少再在每天海量的新闻中看到有关我国钢铁的资讯,这是为什么呢?

曾是世界500强的它,是如何8年时间破产倒闭的?

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产能过剩,所以中央前几年一直在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解决产能过剩带来的一些列负面问题。当然这些年有关我国钢铁的资讯变少并非只有产能过剩这么一个问题,也存在着国有重工业企业改革、经济形势等等诸多原因,我们今天想要讨论的并非这些事情,而是从另一个角度跟大家阐述我国钢铁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曾是世界500强的它,是如何8年时间破产倒闭的?

振兴钢铁的“四万亿”计划

说到我国的钢铁集团,最出名的是哪几个?宝钢、鞍钢和武钢绝对是第一时间就能想到的名字,以这些大型国有企业为代表的钢铁企业确实在我国这70多年的发展中功勋卓著,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开放,这些老国有制企业也面领着许多的问题。

首先,是人员结构冗杂。钢铁冶炼这种行业并非是几个工厂就能解决的事情,他包含了矿石开采、运输、冶炼加工、生产成形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因此一个国有钢铁企业能够养活的人数基本都得按“万”这个计量单位来计算。不管是宝钢、鞍钢还是武钢或者其他大型给钢铁企业,为了养活“钢厂圈”里的人以及生活便利,从职工幼儿园、子弟小学、子弟中学、职工大学、职工医院等等生活功能单位基本都是配齐的,有些老一辈的人可能从出生到死亡一辈子都内有离开过“钢厂”,与其说是企业,倒不如说更像是一个半封闭式的小社会。

曾是世界500强的它,是如何8年时间破产倒闭的?


如此庞大的结构导致一个“钢厂”实际每年的支出有相当一大部分已经超过了一个重工业生产企业的开销,因此不管是宝钢、鞍钢还是武钢,都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尾大不掉。

为了养活这数以万计的职工及家属,单纯依靠传统的钢铁生产和出售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在其实际上这些大型国有钢铁企业除了做本职产业以外,很多也同时开设有“民品”商品的制造,比如自行车、缝纫机等等家用产品。这样的多元化产品结果看似能够增加厂里的收入,但更多只是作为“附属品”的存在,在商业竞争中缺乏市场决断力和产品前瞻性,所以很多这种“民品”后期基本都被砍掉了,但是当年花的钱可是一份都没有收回来。

曾是世界500强的它,是如何8年时间破产倒闭的?

因此种种因素导致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虽然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钢铁生产总值坐火箭一般的向上攀升,甚至一直稳坐全球第一的宝座,但实际上任何一个地区都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钢铁企业——规模倒是大,但是确实都不怎么精

我国的大部分三线厂矿和军工重工集团基本在2000年前后都已经完成了国有制企业改革,但钢铁行业的行动却异常缓慢,偏偏这时候好死不死赶上了由美国主导引发全球性紧急危机,全球经济下行,原本就尾大不掉的我国钢铁行业也遭遇出口寒冬。因此在北京奥运会的那一年,我国发布了一个总价值“四万亿”的扶持计划想要把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钢铁行业给拉一把,并且在第二年的2009年还出台了详细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计划,一场轰轰烈烈的钢铁行业振兴由此拉开序幕。

曾是世界500强的它,是如何8年时间破产倒闭的?

4年时间冲击世界五百强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钢铁行业弟子并不差,只是大家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因此在国家出台了钢铁振兴计划以后,企业重组强强联合成了各地政府共同的一个选择。

在这场席卷全国的钢铁行业重组中,各地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其实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天津市的钢铁产业。天津的钢铁行业如果放在整个华北和东北地区其实并不是很抢眼,但矮子里拔高子还是能拔出天津钢管、天津钢铁、天铁冶金、和天津冶金四大钢铁产业集团。因此在政府部门的促成下,这四家集团最终重组合并成了一个大集团——渤海钢铁

曾是世界500强的它,是如何8年时间破产倒闭的?

了振兴老工业产业,政府不仅仅动动嘴皮子促成了集团重组合并,并且还拿出了真金白银来刺激产业复兴,在渤海钢铁集团成立以后,一共由八家银行及金融机构为渤海集团提供了价值一千亿元人民币的贷款授信

政策到位、钱到位、人到位,三位一体的刺激下渤海集团不做出点成绩就太对不起观众了,所以我们看到渤海钢铁集团在重组成立以后仅仅只用了4年时间,于2014年就进入了世界五百强的序列,2015年排位三百零四名。

如果剧情顺利发展,渤海钢铁成为我国钢铁行业的金字招牌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偏偏世事就是这么难料,冲击进世界500强的渤海钢铁实际上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曾是世界500强的它,是如何8年时间破产倒闭的?

面和心不和的渤海钢铁

从纸面上和新闻报道中,渤海集团的重组合并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但实际上这些都是表面繁荣,内部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

在前文我们提到过,这种重工业企业里的人员结构非常冗杂,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既得利益群体和组织,四大集团合并重组站在决策者角度是件利好的事情,但是细分到了既得利益群体,他们可是有一万个不愿意——毕竟愿意为了大我牺牲小我的始终并非多数,更何况渤海钢铁合并前的四家钢铁集团本身自己也曾经是“天之骄子”,合并重组必然有些人会升上去有些人会降下来,有些部门会重新成立有些部门就会划掉撤裁,因此从渤海集团最初成立就有很多强烈的内部反对声音,一直到渤海钢铁最终挂牌这些声音和反对力量也从未消失过。

所以,尽管渤海钢铁成立了,但实际上这四家企业依旧是各顾各的,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有效合力。那么2014年成功进入世界500强又是怎么做到的呢?很简单,临评选之前的前一年四家企业把财务报表合并,做出了一份真实但实际上没什么卵用的好看的数据而已!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渤海集团真正的重组时间是2013年而不是2000年的最主要原因。

但,渤海钢铁所面临的还远远不止“人心不和”这么一个问题。

曾是世界500强的它,是如何8年时间破产倒闭的?

盲目借贷扩张终酿苦果

“人心不和”的强行合并会造成什么后果?那就是各家公司以及子公司都疯狂的进行攀比,谁也不服谁!

所以在2013年四家集团合并了财务报表之后,为了证明自己才是集团的最大功臣,各子公司都趁着政策和信贷宽松大搞借贷扩充产能扩大生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整体的数据和产能确实很好看,但实际上银行借出的钱并没有真正发挥出该有的价值,甚至很大一部分借贷投资都是在做重复的事情。

如果行业一路顺风顺水,这种靠借贷扩大规模的方式或许不会很快暴露问题,但偏偏钢铁行业本就是一个弹性的供求关系市场,在渤海钢铁下属的子公司纷纷靠着借贷扩充产能的时候,直接把我国钢铁推向了产能过剩,加上过去十年全球经济一直在下行阶段,国内钢铁价格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瞬间跌倒了谷底。

曾是世界500强的它,是如何8年时间破产倒闭的?

从时间轴来看,也就是渤海钢铁冲入世界五百强的第二年,国内钢铁市场就已经开始出现了下跌,而此时渤海钢铁的子公司已经陷入了越干越亏越亏越干的恶性循环,到2016年渤海集团的负债已经堆到了两千多亿元,不仅自身日子不好过,还拖着一众金融机构一起趟浑水

万般无奈之下,这时候必须壮士断腕断臂求生,天津政府只能又把渤海集团给重新拆成四家公司让他们各自自负盈亏,以求及时止损,但这样的做法也只是让渤海钢铁苟延残喘罢了,到2018年第二季度,曾经一度名噪一时的渤海钢铁最终还是落了个破产的凄惨结局。

曾是世界500强的它,是如何8年时间破产倒闭的?

结语

从成立到辉煌到最终落幕,8年时间国有资产被浪费了多少,这些损失难以估量。而渤海钢铁也仅仅只是我国中国重工业企业改革失败中的沧海一粟。这一切的最终结局能怪谁?恐怕没有任何一方能够独自扛下所有的责任,因为这是我国产能升级和国有制企业改革的必经之路,在没有前人经验的前提下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区试错,才能调整出最合适我们自身发展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东北地区   渤海   华北   重工业   鞍钢   年时   天津   产能   子公司   钢铁企业   钢铁行业   钢铁   事情   我国   集团   时尚   世界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