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的理想已经陨落了

共享经济的理想已经陨落了

2010年,《共享经济时代》的作者雷切尔·博茨曼在TedxSydney上做演讲,当她问到谁家有电钻时,在座听众几乎全部举手。面对此景她说:“电钻在整个生命周期里会被使用12到15分钟……你为什么不去租个电钻来用呢?或者把你自己的租出去赚点钱?”

花300元买个电钻,用15分钟后扔在储藏间任它生锈,花10块钱借一把电钻,用完再还给别人,让物品流转。两种方式你选哪个?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当然是后者更好,共享经济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诞生了。

我在《真正的共享经济没死,它只是遇到了困境》一文中说,共享经济的理想从来不是Uber也不是Airbnb,它开端始于2007年成立的Ecomodo,2009年成立的NeighborGoods、2010年成立的SnapGoods,它们都是基于社区物品共享的平台。这是共享经济最初的伟大理想,它让物品实现充分利用,增进邻里的感情,让人们更有人情味。

但是真正的共享经济已经死了。

共享经济理想的陨落

如今再次看一下NeighborGoods的官方视频,你依然会为此动容。他们跟邻居借吸尘器、自行车、咖啡机、电钻、吉他、夹克……他们在拿到物品时总会握手,拥抱,相互微笑。这是一个温暖的,充满人情味的世界。

然而,宣传视频只是宣传视频,这些基于社区物品共享的平台终究敌不过商业的冷漠逻辑,如今进入NeighborGoods的官网,显示的是如下信息,域名过期。

共享经济的理想已经陨落了

而NeighborGoods的Facebook主页最新状态则停留在了2015年3月份。

共享经济的理想已经陨落了

另一家社区物品共享平台Neighborrow的官网网站已经打不开了,它的Facebook主页的最新动态也停留在了2015年,主页分享了《快公司》的一篇文章《共享经济死了,是我们杀了它》,讽刺的是他的创始人Berk曾在这篇文章中说:“我永远不会关掉Neighborrow。”如今他已经是一家精益创业公司的顾问。

共享经济的理想已经陨落了

共享经济最初的伟大理想已经陨落,我在《真正的共享经济没死,它只是遇到了困境》将它们的陨落归于两个原因,对物品出租人:高频的东西没法借,低频的东西没多少可借,对物品借用者:不需要的时候明明有,真正需要的时候却找不到。当需求和供给总是对应不上的时候,它的结局就注定了暗淡。

NeighborGoods们的接班人,离共享越来越远

在社区物品共享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时候,Airbnb和Uber先后于2008和2009年诞生,不过那时候它们丝毫没有得到关注,媒体在说到共享经济时一致以NeighborGoods为例,似乎没有人认为它们代表共享经济的伟大理想。事实是,理想主义者死了,现实主义者活下来了,不过现实主义者离共享经济的理想越来越远。

以专职司机为主的网约车平台并不是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短暂出售闲置资源和时间。就是需要拥有空闲时间的人、产品或者服务,他们并不是时时处于忙碌或使用状态,而是能空出时间为正好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这种经济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了闲置的资源,一方面填补了市场对于某些产品或服务的巨大需求的不足,用一句经典的话来说叫“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是不管是Uber还是滴滴,它们都离这种初衷越来越远。理想状态下,滴滴上的司机应该是平时有工作,只在休息或者上下班的时间顺路接人赚点外快,但实际的情况是滴滴平台上的司机大部分都是全职司机,他们每天8个小时以上的车以保证每个月的稳定收入。另一方面,滴滴越来越倾向于自己对于司机的强掌控性来降低不确定性,比如推出以自营为主的专车,豪华车等业务。滴滴看起来越来越像传统出租车公司了,所不同的只是它的业务更加多元化。

在我看来,滴滴唯一与共享经济沾边的就是顺风车,我曾在上下班期间乘坐过几次顺风车,车主大部分为附近的上班族,兼职顺路接人。不过顺风车的约束力相对最弱,河南空姐遇害就是一例,这也为顺风车这种真正的共享经济的未来蒙上阴影,更强的约束力会让顺风车离共享经济更远吗?可能只有时间带来答案。

Airbnb,越来越像酒店集团

Airbnb的两位创始人Brian Chesky与Joe Gebbia为了赚点外块抵房租,在客厅里放了三张充气床垫出租,并为租客提供早餐, Airbed and Breakfast(气垫床和早餐)简称Airbnb由此诞生。出租闲置的气垫床或沙发是Airibnb的共享经济理想,但现在看来他们越来越不愿意这么做了。

Airbnb的入驻者打扰社区邻居的事在美国时有发生,也有不少租客毁坏房主房子,或者利用房子从事非法活动的案例。总之作为一个平台,Aibrbnb对于用户的控制力是极其弱的。

共享经济的理想已经陨落了

网友@ Jingly静投诉租客毁了她的房子

去年年底,Airbnb宣布推出自有品牌公寓,它与美国迈阿密开发商Newgard Development Group合作推出名为“Niido Powered by Airbnb”的住宅区,这是一个专为Airbnb而设计的住宅区。这就与酒店没有什么区别了。

现在Airbnb在大力推广一个优选房源体系 Airbnb Plus,这种房源的审核更加严格,要求房源优质,WIFI,吹风机、咖啡机等是必备。Airbnb Plus能获得平台优先推广,上门摄影等服务。这些房源让Airbnb的可控性更强,服务也更标准化,这怎么看也越来越不像共享经济了,这让它离创建时气垫床+沙发的理念越来越远。

共享经济的理想已经陨落了

(Airbnb Plus在Airbnb上获得优先展示)

Airbnb的CEO Brian Chesky曾为共享经济代言,他对《纽约时报》说:“在美国总共有8000万台电钻,平均每台只被用到13分钟,大家真有必要自己买电钻吗?”现在他也许不这么认为了,他或许觉得买一个电钻要比借一个更快也更方便。

Berk认为共享经济的核心问题在于人情冷漠,他说的没错,商业本就是冷漠的。共享经济死了吗?在我看来,理想主义的共享经济已经死了,假的共享经济还活着,它们越来越像传统的公司了。


延伸阅读:

共享经济没死,它只是遇到困境

共享经济将颠覆的10个行业


寻空:商业观察者,社会化营销探索者。

欢迎关注“寻空的营销启示录”,与他探讨商业、营销以及任何其他有价值的问题。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咖啡机   理想   电钻   经济   约束力   年成   房源   困境   司机   物品   时间   商业   时尚   平台   公司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