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5月22日,

袁隆平院士去世了。

在这全国痛哀的一天,

有人前往湖南长沙湘雅医院,

自发献上鲜花表示悼念;

有人追着灵车哀嚎,十里相送;

有人拍下了稻穗云,

喊话上天是不是也缺粮食了。

这一次,

再也没有官方辟谣了,

眼泪也无法唤醒袁老。

终于,“他可以在天上像个孩子一样,

骄傲地将万顷良田指给妈妈看”。

我们感谢那些与袁老相遇的日子,

在饭桌,在人间,在镜头前,

可惜这凡间俗世终究留不住“神”,

只能盼着天堂满满都是稻花香。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在全国人民心中,

那个想让所有人远离饥荒的中华拓荒人,

是民族的骄傲,是人民的英雄。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皆心存良知。

在袁老逝世那天,

网络上出现了不少人,

为了昙花一现的热度,

借袁老的影响力,

硬生生吃起了人血馒头,

试图引起一场乌合之众的狂欢。


当袁老逝世被证实时,

有人欢呼,

感慨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有人诋毁,

转基因老贼是赚取私利的罪犯;

有人质疑;

批判其贪天之功,据为己有......

总之,

在他们口中,

为人民做出无数贡献的袁老,

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死了也是活该。

试问,

当他们躲在屏幕前,

敲下这些污浊的文字时,

有没有想过自己吃的粮食从何来,

有没有想过自己为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

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何成了网络蛀虫。

好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网络亦不是法外之地。

那些发出污耳声音的人:

天津的“胜者为王”,

北京的“南望山下”,

江苏的“世外桃源”,

厦门的“社会专门投诉微博”

......

在短时间内就被抓获了。

人终究还是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生而为人,

可以懵懂无知,可以选择沉默。

但我们的心中要有一把称,

心怀感恩,学会敬畏,

明白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

感恩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

不能为了一时的快感,

以诋毁、中伤英雄为荣,

成为大众眼中的跳梁小丑。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袁老一生为民,

以稻杆为笔,

将论文写遍了祖国大地。

可谁又能想到,

这位大半生都面朝黄土,背朝天,

将全身心投放在解决人民粮食问题的老人,

生前曾遭受过无数次误会与网络暴力。

而那些活跃在网络上的喷子,

他们在饭桌上吃饱喝足,

转身便翻脸不认人,

将“双面人”演绎得淋漓尽致。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曾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对话:

“袁老师,工程院给你发了第一季度的津贴。”

“两千块钱?”
“那不止,一万五,一季度。”

袁老脱口而出的“两千块钱”,

足以表明,

对于物质他并没有多大的追求。

根据袁老的自述,

他的月薪在6000元左右,

加上其他的奖励、补贴,

月收入大概在三万左右。

相较于那些日薪百万的明星,

袁老的收入只能用接地气来形容。

可就是这样一位接地气、朴素的老人,

却因为使用华为手机而被辱骂,

甚至被诅咒会在“几个月内暴毙”;

因为摸了一下豪车,

被指责生活作风不良;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因为住进了国家奖励的豪宅,

被批评存在腐败问题,

即使袁老将豪宅改成了研究水稻的办公室。

这种种迹象表明,

在网友眼中,

院士就是要“清高”,生活清贫,

才能体现其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坚定之心。

倘若一个搞科研的,

生活质量超过寻常百姓的话,

那就是拿纳税人的钱挥霍,

是可耻的腐败行为。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明星可以开豪车、住豪宅,

科研人士却只能与清贫捆绑。

如此偏斜的天平,

请大家扪心自问,

这对一个将大半生奉献给国家的老人公平吗?

“我们不可能全都做英雄,

总得有人坐在路边,

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叫好。”

让英雄心寒的民族,

只会造成一个时代的悲哀。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事实上,除了袁老,

还有很多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在网上遭到众多喷子的诋毁。

而获得“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院士,

也难逃一劫。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在新冠疫情局势不明朗,

病毒仍存在许多未知性时,

是钟老踏上逆行的征程,

告诉全世界:
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

可某些不领情的“搅屎棍”,

却总想着让全国乱成一锅粥。

他们指着钟老的鼻子骂,

称其为“不学无术的骗子”。

骂完钟南山院士,

他们还觉得不过瘾,

便将“战火”引至钟老的家人身上。

在一段视频里,

钟老一家人聚在一起,

聊琐事,诉家常,

看起来十分幸福。

但很快,

这一幕幕阖家团圆的幸福刺痛了某些人的眼。

因为一段英文采访,

他们指责钟老女儿崇洋媚外。

接着有人说她嫁给外国人,

是赤裸裸的背叛行为。

他们就像捉住了叛徒的“小辫子”,

一边说着狠话,嘴里还喷着唾沫星子。

在此之前,

钟老的儿子也曾因为一条爱马仕皮带,

遭到全网的嘲讽辱骂。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一场无知的、低劣的道德绑架,

成了他们眼中正义的惩奸除恶。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袁隆平院士去世,却被侮辱:别等到英雄都不在了,才说一句对不起


罗翔曾说过,

“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

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和自豪感,

因为知识越贫乏,

你所相信的东西越绝对,

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

诋毁英雄的现象,

在现今社会上并不少见。

我们要做的,不是纵容,

而是将心理扭曲的蛆清除。

偏见不应该成为判断一个人的标准,

辱骂也不应随口而出。

我们不能因为愚昧无知,

而让为人民谋福祉的英雄流血又流泪。

他们值得被呵护,

就像他们呵护我们一样。

文章来源:北驿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院士   贪天之功   英雄   大半生   清贫   块钱   贫乏   饭桌   豪宅   侮辱   眼中   老人   贡献   社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