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举鼎被砸死,他为什么要这么干?绝非鲁莽地意气用事

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即使是皇帝君王,也依然逃不开这最终的结局。历史上的历任君王,有病重而死的,比如刘邦;有兵败身死的,比如杨广;有以身殉国的,比如朱由检……但是因为逞能举鼎失手把自己砸死的,千百年有如此奇葩之死法的, 还就仅仅只有一人,那就是秦武王——嬴荡。

秦武王举鼎被砸死,他为什么要这么干?绝非鲁莽地意气用事

《史记》记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

这就是说,秦武王嬴荡从小力大无穷,喜好角力,因此任鄙、乌获、孟说三个大力士都因为气力出众而当了大官。有一天,秦武王跟蒙说举鼎的时候,不小心大鼎滑落砸断了膝盖,最终伤重不治,离开了人世。

在著名电视剧《大秦帝国》当中,对秦武王嬴荡之死,基本上也如上面这段文字的表述一样。剧中嬴荡之母惠文后还责备他,说身为大王,怎么能意气用事去干举鼎这样的傻事呢?可是,嬴荡真的就是这样一个冲动莽撞的人么?

秦武王举鼎被砸死,他为什么要这么干?绝非鲁莽地意气用事

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根据现在学界对秦武王的研究,发现秦武王的确勇武“好戏”,但却并非是一个粗枝大叶、有勇无谋之人,而这一点以下两点就能够看出来。

首先,秦武王十分善于用人,而且志向远大。他年少之时就眼界颇高,其余六国都不被他放在眼里。公元前311年,秦武王嬴荡即位之后,很快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设立丞相。

秦武王举鼎被砸死,他为什么要这么干?绝非鲁莽地意气用事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当时其余六国都设有相国一职,秦武王耻于与他们为伍,因此将相国改称为丞相,以表示自己的远大志向。随后,他就任用历史上著名的宰相甘茂作为丞相,又任樗(chū)里疾作为右丞相,随后便命甘茂开始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和建设,包括改革土地法律,建设水利设施、桥梁道路等等。

而嬴荡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他眼中所看到的,一直是凌驾于六国之上的天下共主之位,而不愿意偏安西北做个地方诸侯。

《史记》记载,嬴荡曾经跟甘茂说:“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意思就是,嬴荡想要乘坐着车辆去到三川,三川乃是渭水、黄河、洛河相交之地,正是周王室所在的洛阳。他想要去到三川之地,夺取周朝王室之位,这样就能死而无憾了。而这,就是嬴荡终身的目标,是他在治国之上做一切事情的动力,由此足见,嬴荡绝不是一个鲁莽之辈。

秦武王举鼎被砸死,他为什么要这么干?绝非鲁莽地意气用事

而能够体现此言的第二点,就是嬴荡在位时的政绩。嬴荡在位时,先是平定了蜀国叛乱,稳定了秦国大后方,随后联越制楚,压制楚国。后来更是连横魏齐,攻破韩国,取得三川之地,兵抵洛阳,初步完成了他一生所愿,从政绩上也可以看出,这嬴荡绝非是等闲之辈。

也正是在嬴荡夺得三川之地时,他举起了那尊要他命的巨鼎。但根据研究,这尊巨鼎可不是普通的鼎,而是龙文赤鼎,是夏朝大禹建国之时所铸造的巨鼎。但是夏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因此便铸造了九只巨鼎,每只巨鼎上都写上对应的州地,其中龙文赤鼎就是雍州鼎,正对应这秦国所在之地,因此后来也称之为“秦鼎”。

秦武王举鼎被砸死,他为什么要这么干?绝非鲁莽地意气用事

这九只鼎在夏商周的千余年里,都被当做传国至宝传了下来,其象征的乃是天下至高军权,在周朝时,就是周王室权力的象征。战国时期虽然周皇室已经衰微,但到底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秦武王举这龙文赤鼎,可不仅仅只是为了举鼎,而是为了拿起大周的江山呐!

因此,虽然嬴荡明知这巨鼎沉重,自己可能举不起来,但是获得大周江山,凌驾六国之上可是嬴荡的人生夙愿,而巨鼎就是实现这夙愿的其中一步。因此,他还是强撑着把鼎举了起来,可惜的是,可能是因为手滑之类的问题,这巨鼎却不慎掉落,砸在了他的膝盖上,导致嬴荡早早离开了人世,年仅22岁。

秦武王举鼎被砸死,他为什么要这么干?绝非鲁莽地意气用事

人之一生,能够有一个理想让人终其一生为之奋斗,其实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为着这样的理想,即使付出生命又有何惧?嬴荡举鼎,并非是意气用事,也并非不自量力,事实上他真的举了起来,可惜却发生了意外,致使巨鼎滑落,身死鼎下,但这般气概,却是常人无法相比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意气用事   连横   秦国   史记   周朝   相国   洛阳   大官   夙愿   丞相   鲁莽   王室   君王   政绩   志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