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有“心理基因”,后天有“心理健身”—人生永远可选择可改变

《可塑的我》作者:陈婕君

解读:大公主小媛宝

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近四十年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资充足,安居乐业。

往往越是物资充裕,一些社会问题就愈凸显,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规律。因为仅物资层面的充足已不能满足大家更深层次的需求,人们会更渴望心理和精神的满足。

我们常听到老人说:“这就是命中注定,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命中不带,都是徒劳。”

我们常见到一些社会青年,整日低着头刷抖音或捧着手机打怪升级,面无血色,毫无生机。他们情愿得过且过也不会为看不到的明天或不确定的下一分钟去奔波和改变,甚至还美其名曰:“不想和命运抗争。”

命是什么?谁又在操控这所谓的命运?是否这只是在没有达到心理预期时找到的最能让自己心安的借口与说辞?

我们又是否老是在羡慕别人取得的成就,艳羡别人家的小孩出类拔萃,慨叹别人的人生如此多姿多彩,而自己太平凡,永远不可能成为那样的大咖。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停滞的心理状态,才是带来原地打转现状的罪魁祸首。

《可塑的我》这本书就从心理阶段、事业管理、人际关系、高情商、心理健身等各方面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理论依据及切实可用的训练工具,让我们达到内心认同后还有章可循。

心理成长有努力的路径,进行持续有效的锻炼和查补短板后才能获得成熟的人格,随之得到高情商,这之后才会有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才会有通往成功的沉稳与掌控,才不会在自我的世界中迷失,像陀螺一样原地转圈。

本书作者陈婕君,美国麻省心理咨询师,曾于哈佛附属麻省综合医院精神科工作,受训于波士顿精神分析高等研究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系,明尼苏达大学心理系,执业时间14年,被壹心理评为201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心理学家之一。

作者强调:你就是自己的全世界。手头有工具,内心有信念,人生永远可选择可改变。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重点从三方面来介绍:心理发展与重要关系的管理工具;坚定发展心理管理工具的内心信念;提高熟练运用内心信念的能力。

(一)心理发展与重要关系的管理工具

容纳焦虑。一听到焦虑,很多人的脑海里就联想出随之而来的病痛、抑郁,甚至不断上演的跳楼悲剧,总之不好的事情似乎都是从焦虑开始的,压根不会把焦虑与好事联系在一起。

的确,在各大综合性医院里都有专家门诊接待焦虑综合症患者,患者依靠药物缓解和抑制病情的发展。

但本书却提出观点:有焦虑的冲击是好事,如同发烧能杀死病毒进行自我保护一样,虽感觉难受点,但经历这一过程后便可获得免疫。这如同身体的防御机制,一旦启动就代表出状况了。

我们应充分发挥焦虑的积极作用,不能一直陷入焦虑的状态中,被情绪吞噬,而更应该积极训练情绪的耐受度,避免成为“温水煮青蛙”式的油腻中年。

最终我们能通过感知焦虑和训练情绪耐受度去提升个人积攒,从而发挥能力,理解事情,解决问题,将人生智慧融会贯通,成为厚积薄发的能力与见识。

了解和尊重自己。浮躁的心态和快节奏的生活已成了现代社会的标签,身在其中的人们都很容易迷失自我。久而久之容易变成牵线木偶,都不知道自己的暂停键在哪里。

如此大环境中的孩子们也实属可怜。成长本就有自身的规律,身体和心理都需要慢慢呵护着静待花开。成长的烦恼不就是试错纠错吗?

可大人们不但害怕自己犯错,尽可能不做勇敢尝试,也同样不允许孩子探索和实践,只允许孩子按照定好的路走一遍,揠苗助长,稍有失误就厉声相向,甚至拳脚相加。

因为我们总觉得没有时间再来一次,只许一次成功。于是只能拖着往前奔跑,哪怕头破血流……这就是畸形的成长带来越来越多轻生悲剧的根本原因。悲剧揭示着成年人的无奈更透出孩子们的无助。

作者提出,当耐受度提升后应允许试错,尊重自己的状态并锻炼独立存在社会中的能力;允许产生困惑,明确了解内心想法,不刻意压制,不限制成长方式,不为更大爆发留伏笔,做到真正了解和尊重自己,由此得到人与人的良好互动,这才是稳定情绪的后盾,这才是健康发展的路径。

管理有限精力。每个人自身资源和精力都是稀缺的,面面俱到的能力只存在于神话故事中。

特别是人到中年,力不从心的感觉扑面而来,这时就更要懂得取舍和管理。尽可能只投入最重要的事情得到最大的效率和最平衡的状态。

作者强调切忌休克式重建。因为精力的容量大多不能支撑从头开始。我们都明白试错是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法宝,虽然不刻意压制,但那也是基于同一个大方向中的尝试和经验的积累。

不少人误以为此条路走不通就完全舍弃,看着别人干得热闹的事情就盲目跟风,做直播,做微商,做地摊货源,做课程,做销售代理,每个行业都有成功者,但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别人成功的风光,却看不到背后的坚持与积累,所以无头苍蝇一般做一些跟自己完全不着边际的尝试,老是在失败中打滚,最后心力交瘁,只能越走越糟,备受打击而彻底绝望。

(二)坚定发展心理管理工具的内心信念

心理韧性。韧性是前进必备的坚毅和弹性。近年来,智商、情商、财商都被捧得很热,特别是网授课程賺得盆满钵满。男女老少都积极参与相关课程的培训,自发进行训练。但还有一项重要的模块——“逆商”已经被忽略了很久。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人生几起几落,考入大学但工作不顺,中年创业却困难重重,公司近年来遭受打压起诉甚至抵制,但华为却在掌门人的带领下一路冲锋,创新突破,成就今天的大业。这就是高逆商的代言,是心理韧性的强大。

逆商的培养是锻炼心理韧性的最佳途径。有的人在不顺时只是恐惧担忧,陷入情绪不能动弹,整日混沌逃避,有些人却可以想办法度过难关并且还能获得突破。

坚持心理韧性的锻炼是发展心理管理工具的基础。心理韧性的差距带来的将会是人生的天壤之别。

有能力自我整合。信息爆炸的时代,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资源整合能力强的人。

同样的道理,人的心理也极其复杂又多样,如何将自我心理能量最大化利用起来,首先要做的是开始描述自己,接受自己,深刻认识心理长处与短板,聪明地越过短板,绕过短板,让长处更长。

成为大咖不是梦,因为大咖也是人。他们不是无所不能的孙悟空,而是自我整合能力特别强。

记者采访央视一姐董卿:“您的文学素养如何积累那么深厚?”她说自己坚持每天晚上睡前阅读一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会刻意将手机关闭并放在卧室外,因为心不静则不安。

她明白何时该干何事,何时该舍弃何事。摒弃心理短板,浮华年代难得清净。内心有能力自我整合,将长处发挥到极致,这是发展管理心理工具的支撑。

共情能力。先理解和了解自己,后理解他人想法和动机,在乱花丛中过,能犀利洞悉当下发生的事情,背后真实的原因,找到漏洞或痛点,自然能够顺利处理当下的各种问题。

金星是娱乐界出了名的铁嘴,但她在节目中说出的话总让人深思,从不觉得矫情。她将自己置身其中,发力精准狠,这也是让人艳羡的高情商人士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他们说出的话和做出的事总让人觉得舒服的根源所在。

共情的能力取决于情商的培养,这是发展心理管理工具的核心。

(三)提高熟练运用内心信念的能力

68岁韩国时尚老奶奶Milanonna,花45年的时间去坚持做时尚这一件值得且有意义的事情。她曾是韩国第一位去米兰留学的人,更是一位时尚买手也是时尚设计师。年轻时伴侣的极力阻止和清苦生活的磨难并未让她放弃自己的道路,内心信念的锻炼让她有更自律的人生。

美国80岁模特卡门,被评为世界最老的职业模特。她小时候被父亲抛弃,老年时又遭遇毕生积蓄被骗走的重大挫折,她的一生堪称“磨难重重”,但依然保持着一成不变的魅力和优雅。这是强大的内心信念让她的人生从未一蹶不振。

对世界的理解源于个人的经历,过往的经历凝结为信念,信念决定了看世界的眼界,眼界越高才能更好规划系统性转变,并且能规避转变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一切皆有可能。内驱力,成熟的人格魅力,自信与稳定,从容与活力。我们需要这些美好的词汇支撑我们的人生。如何达到这样的人生?我们需要提高熟练运用内心信念的能力。

提高熟练运用内心信念能力的基础是人生不停地升级。这就必然加强对自我的探索和改变。自我探索越深,对人生的掌控越大。作者认为,只要我们愿意,人生永远可改变可选择。

提高熟练运用内心信念的能力更需要不断地训练。作者强调我们应从小处入手,用书中提到心理管理工具梳理生活,更应从大处着眼,对经历有理解,获得更深的见识。

总结起来,本书的三个要点环环相扣,从介绍心理发展与重要关系的管理工具入手,层层分解,全面讲述,将人生所面对的各种情况都囊括罗列。

接着提出坚定发展心理管理工具的内心信念,不断训练且不断增强心理容纳的深度和广度,为人生道路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

最后强调提高熟练运用内心信念的能力。我们才是自己的最大靠山,最了解自己内心的没有别人,我们才是自己的全世界。

用管理工具,用内心信念,在人生长河里,不断实践、训练、改进,进而积累、突破、创新,让先天的“心理基因”加入后天的“心理健身”,最终你就会发现人生真的是永远可选择可改变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心理系   麻省   心理   人生   韧性   管理工具   先天   焦虑   基因   熟练   情商   后天   信念   内心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