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体征文大赛首篇:父亲的抗美援朝

看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新闻报道,88岁的父亲,又向我们讲起了他的抗美援朝往事。


老干体征文大赛首篇:父亲的抗美援朝

水兵时照片


那是1953年,为了扫除美军在朝鲜半岛西海岸布放的水雷,海军青岛基地组织所属的扫雷艇,在青岛浮山湾外的海面上开展大练兵。父亲当时在其中一条艇上任过雷技手,让他难忘的往事,就发生在那时的日日夜夜。

当年扫雷要对付的主要是锚雷,所谓锚雷就是水雷战斗部下面有条锚链,通过锚链将水雷固定在水面以下,并且不会随波逐流。为此每条扫雷艇都配备了切割式扫雷具,首先要割断锚雷的锚链,使之浮出水面,然后再进行引爆处理。父亲他们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在海上训练布放、收回扫雷具,训练多条艇之间的协调配合。天气炎热,海上训练强度大,回到岸上还要擦干扫雷具,给割刀和钢缆涂油以防锈蚀,以致他们的工作服整天都泛着碱花,还油乎乎的,岸上的战友见了他们就打趣说:“你们哪是水兵啊,就是个油工。”

说这话的战友多少有些瞧不起他们,父亲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不过在随后基地组织的实兵扫雷演习中,他们就大显身手,让人刮目相看。演习那天正值国庆,出海前的部署会上,艇长宣布父亲担任雷技手,负责引爆扫出的水雷,这是演习前,父亲多次写请战书争来的任务。宣布后,艇长问父亲有没有信心,父亲刚毅地回答,一定坚决完成任务,要用胜利向“国庆”献礼。受父亲的感染,全体艇员都振臂高呼:坚决完成任务,向“国庆”献礼。随后,他们奔赴战位,整装出航。


老干体征文大赛首篇:父亲的抗美援朝

在旅顺时


演习地点仍是在浮山湾外的海面,除了用汽油桶代替了锚雷的战斗部,其他完全和实战一样。四条扫雷艇“一”字排开,平行搜索航行,大约有半个小时,父亲所在艇的扫雷具钢缆突然抖动,一个黑乎乎的东西窜出水面,大家一阵鼓掌欢呼,初战告捷。随后,艇长命令父亲与另外两名战友携带炸药包前去把水雷引爆。他们三人划着小舢板,从下风处接近了水雷,瞅准时机父亲把炸药包绑在水雷上,反复确认无误后,拉响了导火索。然后,父亲迅速指挥划桨撤离并在心中默默读秒,估计爆炸时间快到了,父亲大喊一声:“卧倒。”随即他们三人俯卧在舢板内。只听轰然一声巨响,舢板开始剧烈摇晃,父亲和战友赶紧爬起来向引爆处观察,水雷被彻底摧毁了,扫雷艇上的战友兴奋地向他们大声呼喊:“成功了,成功了。”他们三人也非常高兴,呼喊着向艇上的战友挥手致意。顿时,海面上欢声笑语一片,激动、兴奋就如同爆炸后海面上的涟漪,一圈圈在大家的心中荡漾开来。

演习非常成功,父亲因为表现突出,受到了上级的通报表彰。受到表彰,自然令人高兴,但父亲最开心的是,经过“国庆”节的海上演习,证明了年轻的人民海军扫雷艇部队拥有了战斗力,他们终于摘下了“油工”的帽子,为祖国生日献上了赤诚的厚礼。随即,父亲和战友投入到参战前的各项准备中,许多人还偷偷写好了遗书,渴望以身报国,而我父亲也正是在那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终于,扫雷艇编队奉命出航,驶向了战场……然而,航行途中突然接到了返航的命令,原来因形势变化作战任务予以取消。父亲说,当听到这个消息后,半天没反应过来,总以为自己听错了,许多战友和他一样,难受的好几天没吃不下饭。


老干体征文大赛首篇:父亲的抗美援朝

提干后照片


虽然只差一步没上战场,让父亲心存遗憾。但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往事,深深刻进了父亲的脑海,成为了父亲难忘的记忆。




作者为海军潜艇学院退役教员,高级工程师

媒体和高校联合主办的家传记忆全国征文,欢迎参加

稿件邮寄地址:杭州市文一西路83号浙江财经大学学博楼6楼家传 310000

电子邮箱:jz@ibailemeng.com

微信发稿:1306570651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浮山   扫雷艇   艇长   钢缆   舢板   锚链   父亲   水雷   炸药包   体征   海面   战友   海军   海上   水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