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社会流动指数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关于世界各国在工作和教育等方面提供平等机会的指数化排名,并将榜单公布在其报告书《Global Social Mobility Index 2020》中。

该报告书以世界82个国家和地区为对象,对在工作、教育、技术等方面能够自由改善社会地位的尺度(社会流动性)进行了评价。

排在榜单第1名的是丹麦,众所皆知丹麦社会保障丰厚,看护、医疗服务全部免费,地方政府也有义务保障所有孩子的教育服务;工作方面完善了产假和育儿假的法律制定,因此丹麦以生孩子和育儿为理由辞职的人很少。

第2名是挪威,挪威在1993年率先导入父亲有义务取得一定育儿假的制度,还实施了很多考虑到性别残疾等问题的政策,保障全体国民有平等参加和贡献的机会。

而在亚洲国家中,日本排名第一,且排在世界第15位。这意味着在亚洲国家中,日本的教育和工作机会都是比较平等的。

全球社会流动指数是什么

社会流动性是指该国当前这一代公民生活得比前一代更好的能力。

全球社会流动性指数是基于十个社会经济参数进行排名的:卫生保健质量、受教育的可及性、教育质量和公平性、继续教育机会、获得技术的机会、就业机会、工资合理性、工作条件、社会保障、公共机构的效率和开放性。

提升社会经济水平需要几代人的时间,但是一些国家的提升速度要快得多。

如果你出生在丹麦的贫困家庭中,那么至少需要两代人的时间能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而在瑞典、芬兰和挪威则需要三代人。在法国需要六代,而在巴西或南非则需要九代。

社会流动性最高的20个国家中,有17个位于欧洲,两个位于亚洲(日本:第15位,澳大利亚:第16位),1个位于北美洲(加拿大:第14位)

报告称,北欧国家提供了高质量且公平的教育体系、强大的社会安全网和包容性机构,以及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工作条件。

这种经济模式被称为“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换句话说,它考虑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非公司股东的利益。

日本是怎么做的

日本政府将教育放在基础性的地位,并认为教育是国家走向强盛的关键点,因此教育质量一直都很高,在1953年9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就已经达到了99%,而且政府在教育方面十分舍得花钱,教育经费长年占据国家预算支出的35%以上。

在日本是没有“学区房”的说法的,因为日本的教师资源会流动,一般教师会每3~7年换一次学校,校长也要每隔5年跨区换校,所以学校不会有重点非重点之分,无论学生在哪个城市哪个地方都可以享受到一流的教育,这不仅保证了教育公平,也推动了师资力量的均衡化和高质量化。

除了师资力量的公平外,日本还重视各方面课程的公平,除去正常的文化知识,素质教育和体育也同样是重要的课程,日本学校认为素质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人格形成的重要部分,体育则可以充分锻炼孩子的意志。

促进男女平等

由于日本老龄化严重,职场用人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大大推动了就业公平,越来越多的女性和老年人进入/返回职场,甚至成为公司高层。日本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大量的托婴中心、保育园等,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社会机构加大投入,以此来减少职场女性的后顾之忧。

NHK8月27日新闻表示,内阁人事局对去年4月至6月间有孩子的2929名男性雇员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 99%,即2900人在一年内休了育儿假。其中,88.8%的员工休假超过一个月,平均休假50天。男性休育儿假对促进男女职场公平、分担育儿压力的意义不言而谕。

日本的社会流动指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日本   挪威   丹麦   指数   社会   报告书   就业机会   流动性   平等   公平   利益   孩子   机会   美食   国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