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里有乾坤,杯中藏世界——共话酒德、酒礼、酒风

据有关资料记载,地球上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所以,可以这样认为,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


酒里有乾坤,杯中藏世界——共话酒德、酒礼、酒风

酒 德

酒里有乾坤,杯中藏世界——共话酒德、酒礼、酒风


中国古代的酒道,精髓就是中和二字,主张对酒无嗜饮。


酒可以饮,但要饮而不过,饮而不贪;饮似若未饮,绝不可太过,故谓之和。和就是平和谐调,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饮酒要饮到不影响身心,恰到好处;有乐而不误事,才能被称之为和。


酒有舒筋活血的功效,只要控制到位对人的健康是有益无害的,所以古人把饮酒视为一种养身之道。那么,古人是如何以酒养身的呢?


首先是勿强饮,即不过量。古人饮酒,遵循温克。也就是说要多喝酒,但是也要能把持住自己;要保证不失言、不失态。三爵不识是古人饮酒必须要遵循的礼仪,就是正人君子喝酒三爵就好了;喝完三爵,就应该很自觉放下杯子,退出酒筵。三爵也就是适量,量足就好了。


其次是勿空腹饮。中国有句古语叫空腹盛怒,切勿饮,认为饮酒必佐佳肴。酒进入人体后是靠肝脏分解的,肝脏在分解酒精时需要各种维生素维持辅助;如果此时胃肠中空无食物,容易造成肌理失调、肝脏受损。因此,饮酒时应佐以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菜肴、水果等食物。


再次是勿混饮。混杂饮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使人感觉胃不舒服、头痛等,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酒里有乾坤,杯中藏世界——共话酒德、酒礼、酒风


酒里有乾坤,杯中藏世界——共话酒德、酒礼、酒风

酒 礼

酒里有乾坤,杯中藏世界——共话酒德、酒礼、酒风


酒桌上的礼仪很多。


要先给长辈斟酒。如果有客人的话,先给客人斟酒再给长辈斟酒。斟酒不宜太满也不宜太少,最好八分满。


跟别人碰杯应该是左手放在杯底,右手拿着杯子;端酒杯与别人碰时要低于别人的酒杯,这是一种尊重。


敬酒要注意顺序,不要乱敬酒。一般是按照主人敬主宾、陪客敬主宾、主宾回敬、陪客互敬的顺序敬酒。


可以多人敬一人,不可一人敬多人。敬酒要有说词。劝酒要适度。酒桌上不要窃窃私语。拒酒要有礼节,有方法。


酒里有乾坤,杯中藏世界——共话酒德、酒礼、酒风


酒里有乾坤,杯中藏世界——共话酒德、酒礼、酒风

酒 风

酒里有乾坤,杯中藏世界——共话酒德、酒礼、酒风


李白曾言: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饮酒之乐尽在其中也。别人称他为诗仙,他却自比酒仙。独酌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群饮时,“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得意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失意时,则“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更有《将进酒》里千古绝唱:“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酒里有乾坤,杯中藏世界——共话酒德、酒礼、酒风


相比而言,生于饮酒世家的文学大家苏东坡却非常节制。他每天都喝,一天总量却不超过五杯,总是保持微醺的状态,可谓深得小酒怡情的真谛。苏轼的酒歌中,不但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放,更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厚重。同样是杯中之物,东坡居士所参悟的天地世界,似乎要比青莲居士醉眼所见的颠倒乾坤更有意味、更富于哲理。


懂酒的人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喝酒不是追求喝高了之后短暂的快感,而是喝好了之后的感悟与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天工   东坡   杯中之物   颠倒乾坤   酒筵   陪客   养身   肝脏   居士   酒杯   乾坤   长辈   分解   杯子   古人   明月   美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