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创作转载 | 越图导读 ∣ 怎么“吃透”大湾区?庄臣告诉您

转载自 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

《越图导读 ∣ 怎么“吃透”大湾区?庄臣告诉您!》



在广州,有这么一句俗语

牛杂滚三滚,神仙都企唔稳

牛杂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威力?

居然连神仙都招架不住?


新的创作转载 | 越图导读 ∣ 怎么“吃透”大湾区?庄臣告诉您

在广州的大街小巷里,总会存在着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辆简易的手推车,车上有两口铁锅,里面的东西一锅炖,老板手里拿着一把大剪刀,周围还站着很多顾客。如果这样的景象恰好让你碰上了,那就恭喜你,你很有可能找到了一家地地道道的正宗牛杂店。

新的创作转载 | 越图导读 ∣ 怎么“吃透”大湾区?庄臣告诉您

牛杂给人的误会是:这本来只是一些廉价得甚至无法放上餐桌的下脚料。然而,广州人运用他们的饮食智慧,混合了各种香料和药材,新鲜的食材,配上充足的火候,将平平无奇的牛杂变成了一方特色小吃。

新的创作转载 | 越图导读 ∣ 怎么“吃透”大湾区?庄臣告诉您

此外,广州人还将那锅牛杂汤利用到了极致。广东牛杂的首选吃法便是萝卜牛杂,不容易煮烂的萝卜在锅里煮上了些时间,牛杂汤里的精华全都给煮进了大大的萝卜块里,甜软的萝卜加上了牛杂汤的香味,可谓一绝!再配上各家各店秘制的酱料(甜辣酱、花生酱……),牛杂就这样成为广州人的乡愁。

新的创作转载 | 越图导读 ∣ 怎么“吃透”大湾区?庄臣告诉您

听越图君介绍到这里,您是否也想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牛杂呢?

在您想要打开外卖app之前,越图君想先给您来一场“灵魂拷问”——

您是否可以清楚说出每一种牛杂用料的真正名称呢?

您是否已经尝遍所有种类的牛杂了呢?


哈哈,今天不妨让我们一起跟随著名美食家庄臣先生,学习关于牛杂的硬核知识吧!


专家介绍

新的创作转载 | 越图导读 ∣ 怎么“吃透”大湾区?庄臣告诉您

新的创作转载 | 越图导读 ∣ 怎么“吃透”大湾区?庄臣告诉您

新的创作转载 | 越图导读 ∣ 怎么“吃透”大湾区?庄臣告诉您

庄臣:世界美食大使(ihra颁发)、中国饭店业国家级评委(证书号码:HNAC2007039)、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民政厅)、中国小吃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烹饪协会)、广州旅游美食形象推广大使(广州市政府,广州文旅局)、著名美食家庄臣,荣获法国国际美食会授美食博士,国际烹饪艺术大师等殊荣。

庄臣出生于西关粤剧家族,热爱文学和美食,曾参加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穿越海上丝绸之路》的拍摄。自1996年以来,他出版了15本食品和饮料书籍例如《庄臣食单》系列丛书、《葡萄酒佐餐艺术》、《寻味广州》,合作编写《生命之水:苏格兰威士忌品鉴指南 汉英对照》等书。



专家著作介绍





1、《寻味广州:广州美食地图》


新的创作转载 | 越图导读 ∣ 怎么“吃透”大湾区?庄臣告诉您

作者:庄臣著,扬眉绘

索书号:TS971/218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9-6305-5



推荐理由

《寻味广州:广州美食地图》点评了广州及周边近100家餐厅和大小食肆。这种点评不是人云亦云泛泛而谈,而是高浓度的亲尝体验,有针对有范围的推介。

此外,作者还对岭南美食进行挖掘研究,列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美食作为广州名片,配合大量活色生香的美食图片和一批描绘街头美食的温馨漫画,作者把自己的心得、对美食的感悟和盘托出,勾起我们遥远、甜蜜的舌尖记忆。

怎么“吃透”一座两千多年的城市?请跟庄臣走。一位有着30多年试吃经验的资深老饕,电视、报纸、杂志“三栖”美食家,凭借一股大快朵颐的热情,在琳琅满目的食林中穿梭,登高楼窜小巷,既不放过高级别的大店名门,更注重寻找偏于一隅喧嚣之外的美食隐蔽乐园,让星级餐厅与穷街陋巷的美食珠玉纷呈,济济一堂。

为了让大家吃得更靠谱更舒心更无遗漏,庄臣先生为广大食客推荐了“我最喜爱的餐厅”、“特色粤菜”、“外邦菜”、“异国菜”等,精准描绘一幅广州觅食地图,为各方食客同道指点迷津。






2、《舌尖上的中国:庄臣•味道》

新的创作转载 | 越图导读 ∣ 怎么“吃透”大湾区?庄臣告诉您

作者:庄臣著

索书号:TS971.2/7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ISBN:978-7-80766-385-0



推荐理由

该书是央视(CCTV-1)美食题材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后,该书详细记录了该片走红的背后故事,拍摄的幕后发生了哪些趣事?中国八大菜系正在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纪录片中删减了哪些故事?以及第六集中现身的广东美食家庄臣先生同你一起分享中国菜的“味道”——文化味、文明味。

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3、《庄臣食单:私房菜》


作者:庄臣著

索书号:TS972.182/205

出版社:广州出版社

ISBN:978-7-80731-864-4



推荐理由

《私房菜》所列菜肴并非鲍、参、燕、翅等高档食物,大多为平民百姓之家常菜。每道菜都没有花哨的装饰,即便有所装饰,也都是以可以食用为原则,突出的是菜肴的原汁、原味与原貌,这也是本书所要表达的一种美食态度,即以最自然的手法烹食,删繁就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以取返璞归真之效。记得有位佛学大师曾经说过:“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过多的环节常会弄巧成拙。

三十多年来,作者对饮食的学习、实践和研究,可谓全身心投入,几近痴迷。作者常把在全国各地和欧洲、拉美、澳洲、亚洲和非洲交流访问时的所见所闻记录在案,作为研究、学习的素材积累。这些年来,作为葡萄酒文化的传播者,作者几乎遍游南北半球的葡萄酒产国。在享受精彩纷呈的美食、美酒之余,作者的美食素养也在不断提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的创作转载 | 越图导读 ∣ 怎么“吃透”大湾区?庄臣告诉您

新的创作转载 | 越图导读 ∣ 怎么“吃透”大湾区?庄臣告诉您

新的创作转载 | 越图导读 ∣ 怎么“吃透”大湾区?庄臣告诉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民政厅   美食   广东省   舌尖   食客   广东   广州   纪录片   中国   萝卜   餐厅   理由   出版社   地图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