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凤翔县 为何被称为苹果之乡

秋意渐浓的八月,走进凤翔广袤而丰饶的原野,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一群群果农在地里谈笑风生采摘着早熟苹果,一辆辆卡车满载而归,从田间地头把凤翔苹果运往全国各地。

陕西凤翔县 为何被称为苹果之乡

8月中旬,记者在凤翔县绿宝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苹果基地看到,该公司员工正在采摘 “华硕”、“嘎啦”苹果。“华硕”的个头很大,记者从刚刚采摘的“华硕”苹果里拿一个到公司办公室称重,竟然有1.6斤!“人哄地一年,地哄人三年。”这是凤翔县绿宝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曹儒一直遵循的苹果种植理念。作为一家以果品种植、试验研究、示范开发、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绿宝果业自成立以来,坚持高质量发展,现有2600亩苹果种植基地,其中核心示范区150亩。

在果园管理上,坚持绿色、生态、环保、优质、高效、安全的指导思想及先进、实用、实效、动态管理的技术路线,全面落实矮砧集约高效栽培16项配套技术,注重精品果生产,种植的 “曹儒牌”SOD精品苹果,果个均匀、色泽艳丽、风味浓郁、果肉酥脆,深受消费者青睐。曹儒为凤翔苹果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担任凤翔县果业中心主任期间,把矮化苹果种植作务技术引入凤翔,退休后,成立了凤翔县绿宝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华硕”、“嘎啦”、“红富士”等苹果,并发挥余热,到田间地头给果农讲课,手把手传授苹果作务技术。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他仍然在凤翔为果业发展出谋划策,发挥着能量和智慧。

陕西凤翔县 为何被称为苹果之乡

说起凤翔苹果,凤翔县汇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峰农业)总经理刘海峰非常自豪,他说:“凤翔苹果个大、形美、色艳、多汁、酸甜可口,在北京、上海等地口碑很好。”他正是看中了这些特点,他才义无反顾放弃北京的事业,回家乡种植苹果。北京的日子西装革履,是光鲜的,他在苹果地里踩踏泥土与苹果树枝打交道的日子虽然邋遢,但他有成就感。他去年苹果销售额达1300余万元。而且,以“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采取土地流转、扶贫建园、吸纳就业、科技培训、苹果收购等多种形式,共帮扶带动百余户贫困户增加收入,好多贫困户因汇峰农业的帮扶带动而脱贫。他的苹果基地被授于“宝鸡市嵌入式扶贫基地”称号,汇峰农业被授于“宝鸡市产业扶贫优秀企业”称号。记者采访他那天,他正在组织员工给一个拉苹果的卡车装苹果。他告诉记者,那是给重庆一个大蔬果市场装的第二车“华硕”苹果,前几天已给供应了一车。

陕西凤翔县 为何被称为苹果之乡

据了解,汇峰农业在范家寨镇张家店村、柳林镇宋村累计建园1100余亩。今年早熟的“华硕”、“嘎啦”主要通过京东电商平台批发给电商企业、各大水果市场。公司聚力电商销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方式,在京东开设“凤飞翔旗舰店”,并与京沪浙等地水果连锁超市进行合作,现已成为凤翔苹果在京沪地区的一张靓丽名片。苹果产业一直是凤翔县的主导产业,也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凤翔县为陕西省人民政府确定的优质苹果基地县,属国家级苹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也是全国矮化苹果生产大县。按照苹果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现已建成以范家寨镇、柳林镇、横水镇、南指挥镇为核心的双矮优质苹果基地22万亩,建成国家级苹果标准园2个,省级优质苹果示范园15个,百亩以上高标准示范园43个,5万亩苹果通过了绿色果品基地认证。按照“北部苹果产业带、中部乡村休闲观光产业带和南部农业产业园区经济带”的产业布局,凤翔县立足大产业、大板块,以做大做强苹果产业为核心,重点围绕兴产业、建园区、抓项目、强科技等措施,强力推进果业产业发展。目前,凤翔苹果面积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递增,全县挂果面积14万亩,2019年苹果产量约27万吨,实现产值14亿元以上。目前全县主栽品种为“红富士”、“嘎拉”等。如今,苹果产业已成为凤翔县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果农人均果品纯收入突破8000元,苹果成为凤翔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在凤翔,苹果种植已成为广大贫困群众发展脱贫产业的首选,苹果产业带动了不少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全县6510户贫困户种植苹果12300亩,大部分贫困户由于种植苹果而脱贫。苹果种植企业、合作组织在园区务工方面优先招聘当地贫困群众,部分合作社还吸纳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成为股东,共享苹果产业发展红利。陕西金苹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南指挥镇白家凹村流转807亩土地发展苹果产业,该村贫困户为其流转土地达200亩,每亩每年900元。平时在该园区务工的贫困群众不下10人,农忙时有20多人。公司还通过激励机制鼓励贫困户多出工,月干够16天奖100元、干够22天奖200元、够28天的奖300元。

凤翔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亚海说:“凤翔苹果是全县果农脱贫致富的支柱经济,是一个既有品质、又有品牌的产业。”凤翔县果业中心主任魏生强告诉记者,为全力扶持凤翔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县从2014年起,始终坚持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苹果产业发展,扶持项目涵盖了育苗、建园、物资配套、绿色生产、品牌建设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全面推动扶持。五年来(到2019年)累计投入苹果产业发展县级专项资金5000万元、争取苹果产业建设项目支持3000万元,吸引商业投资超过1亿元。争取其他涉农(果)项目6000万元,极大地推动了全县现代果业的发展,为全县苹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打造苹果全产业链,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凤翔一直在行动。

陕西凤翔县 为何被称为苹果之乡

目前,凤翔苹果产业逐渐形成了果品储运、果品初加工、规模化苹果产业园、果品交易市场、包装等细分行业,并快速发展壮大,探索出“园区+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即“大园区、小业主”,由园区提供技术支持、农资供应、标准化管理,农户负责种植、日常管理,由园区依据市场价格进行分级分类收购,真正形成园区与农户利益共同体,充分调动果农发展苹果产业的积极性。

据了解,凤翔农业区海拨750-1150米,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雨量622.3毫米,日照总时数2536.8小时,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区。这些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凤翔县成为发展苹果产业的适宜区。凤翔果区已全部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富饶的土地、丰沛的雨水、温润的气候,加上勤劳的人民,使“凤翔苹果”成为宝鸡市第一个国家级苹果地标认证保护产品,先后荣膺首届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全国现代苹果产业30强、最受欢迎的十大水果品牌。自家的馒头好,但不能光给自己吃,要把它卖出去。

为了让凤翔苹果产业走向全国,实现品牌效应,凤翔县委、县政府组织团队2018年北上北京,2019年东进上海、南下福州进行凤翔苹果营销推介活动,使凤翔苹果名声大噪。由于凤翔苹果果个均匀、果面光洁、色泽艳丽、果肉酥脆、酸甜可口,声誉纷至沓来:凤翔县绿宝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曹儒牌”、凤翔县南务红苹果专业合作社的“雍翔红”、凤翔县范家寨张家沟村乖绪农资店的“傅阳果业”同时登上“2018中国果品商业品牌”榜单,分列第64、94、130位。2019年10月15日,在中国好苹果大赛上,凤翔苹果共获得9个奖项,其中绿宝果业荣获总决赛金奖;2019年11月12日,在第十二届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上,“凤翔苹果”荣获2019年中国最有价值的20大水果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11月16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遴选结果公布,凤翔苹果榜上有名。2019年11月22日,在第五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上,“凤翔苹果”位列第55位,品牌价值跃升至14.99亿元,品牌价值增1.45亿元,连续四年荣登中国水果品牌价值榜。

凤翔,“苹果之乡”的称谓名副其实。为了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步伐,凤翔县委、县政府提出加快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实施意见,聚力抓好“2551”工程(即年内新栽苹果20000亩,改造老果园5000亩,打造精品示范园50个,完成果农技术培训1万人次),凤翔果农也在为提质增效撸起袖子加油干,“凤翔苹果香飘九州”的中国梦正在变为现实。

来源《农业科技报》

编辑:清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凤翔县   凤翔   宝鸡市   华硕   苹果   贫困户   果农   陕西   果品   农户   全县   中国   美食   产业   基地   农业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