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它,有些人300万、500万的年薪都不要了

为了它,有些人300万、500万的年薪都不要了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为了它,有些人300万、500万的年薪都不要了

这几天,金融圈炸了,北大毕业的基金经理,考上了公务员,辞职走人了!


嘉实基金恒生科技ETF的基金经理高峰,任职才17天,考上公务员就走了,没一点迟疑。


为了它,有些人300万、500万的年薪都不要了


即便是在基金公司,干到基金经理也不容易,高峰在嘉实已经待了6年,先任指数投资部指数研究员,后任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


简历上看非常优秀,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在工行干过外汇及衍生品交易员,2015年加入了嘉实基金。


他这一走,手里管理基金统统都要换人,有很多都是今年内新发行的,管理了还不到半年。


他历任管理基金数19只,最好的业绩为90.83%。


为了它,有些人300万、500万的年薪都不要了


那么这样的业绩,在行业内是个什么薪酬水平呢?


不同的公司还是有差别的,比如猎头网站上,公募基金的指数基金经理月薪是5-7万,但是要看仔细了,不是12个月,是豪横的36薪:


为了它,有些人300万、500万的年薪都不要了


所以这行当百万年薪只是个起步价。


不久前,另外一家前十公募基金的权益基金经理招聘信息更高,要求五年经验以上,业绩稳定在市场前三分之一的分位值,年薪在300万元-500万元之间。


这么高的薪资,难怪一到高考季,基金圈一水的高考状元发出各种凡尔赛的朋友圈:


为了它,有些人300万、500万的年薪都不要了


但说来说去,年薪几百万的基金经理岗位还是不如公务员吃香。


为了它,有些人300万、500万的年薪都不要了

有人说,这是因为基金公司的业绩压力实在是太大:

“对于同行要受到排名的压力,对于投资者和公司需要我这边业绩回报,同时还要时刻受到监管层和與论的监督压力。都没有宣泄的地方。”


其实这也只是猜测,高峰也没出圈,去的地方是监管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的证监会,这以后打交道的,多半还是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的那波人,圈子没咋变。


他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今年内,除了高峰,还有三家知名公募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也辞职考公去了证监会:


为了它,有些人300万、500万的年薪都不要了


也有人评论,市场的人进了衙门,要抓出市场里的小动作小猫腻,还不是小菜一碟?


薪水也不是大问题,就算不干到退休,辞职出来依旧会是香饽饽,年薪百万也根本不叫事儿。


举个例子吧,机构里都有合规岗位,我们随便抓一个头部券商看看吧:


为了它,有些人300万、500万的年薪都不要了


因为前景不错,所以像去年的银保监会国考,排在前三的职位,过审人数均超越一千人。


位列榜首的是“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西藏监管局综合部门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竞争比高达719:1,位列第二的职位同样来自西藏,也是人气最高的职位,竞争比为639:1,竞争力度也非常大。


为了它,有些人300万、500万的年薪都不要了

话说回来,最近这些年无论是金融圈,还是顶尖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对公务员岗位都是越来越爱了。


就拿高峰毕业的北京大学来做个例子吧。


北京大学学生现在最喜欢的毕业去向是哪里?


就是体制内:公务员,老师,医生。


2019年北京大学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校本部共有2822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其中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49.79%,去国有企业的占27.14%。也就是说,选择就业的毕业生里,超过四分之三进入体制。


就在上个月底,北京大学在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举行2021届选调生出征仪式。根据官方数据,2021年北京大学选调生签约人数首次突破800人,较2020年增加近60%,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


选调生是啥意思呢?


其实是组织部门特地挑选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干部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


清华的情况,跟北大也差不了多少。


大家还记得去年火爆的两则新闻吗:


深圳南外高级中学招教师,招进来20个人,有19个都是北大清华的硕士博士。


杭州市余杭区的招聘公示名单,48个人,全是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其中有8个岗位,还是街道办事处的。


现在的顶尖人才,已经在持续不断优先选择体制内。原因大家都懂,就不多说了。


为了它,有些人300万、500万的年薪都不要了

大学生们对体制内的趋之若鹜,带来了考公生意的火爆。


这些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都在百万左右,录取率比高考低多了:


为了它,有些人300万、500万的年薪都不要了


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考公补习班也成了一门火热的生意,带头大哥就是中公教育。


去年,报名公考、事业编的学员人次从140多万涨到了230多万,连带着中公教育的实控人鲁忠芳、李永新母子直接超越新东方俞敏洪,成为教育行业的全球新首富;而中公的很多老师也早早实现了财富自由,四处买房投资。


为了它,有些人300万、500万的年薪都不要了


今年3月份,李永新还大笔一挥,给北大捐了10个亿,成了北大建校以来最大的一笔校友捐款。


去年很多在线教育、K12公司都拿了资本市场的钱在盲目扩张,结果新一轮的改革一出台,股价纷纷大跌,好点的跌60%,差点的跌90%,但细一看,受影响最小的还是中公教育,可以预计,公务员考试规模会越来越大,业绩还是有保障的:


为了它,有些人300万、500万的年薪都不要了


前两年,中公教育直接分红了28.99亿,其中有21.8亿都到了李永新母子俩兜里。


这生意,才真的是爆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年薪   北京大学   西藏   北大   毕业生   体制   业绩   硕士   公务员   岗位   去年   指数   经理   基金   美食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