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分享|人性的善意,就是最大的潜能

——《激发潜能》读后感

作者:张海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不确定性、复杂性日益增多,你的竞争对手除了同行,更多的跨界竞争对手悄然而至,企业的健康发展越来越需要更加灵活的运作与管理,《激发潜能》这本书不仅对企业的生长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还从组织与人力资源的角度,给出了在组织结构、激励、赋能等方面的新兴设计,书中的很多观点让人颇受启发。

《激发潜能》这本书指出了科层制组织结构的一些缺点,比如部门墙、隔热层等,致使部门间协同不顺畅,推诿扯皮等现象的发生。针对这种金字塔型组织的弊端,提出了平台型组织发展思路,通过强有力的激励来激发员工潜能,这个观点我比较认同,之所以说比较而不是完全,是因为我觉得现阶段企业人员素质层次不齐,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各有不同,如若形成合力,依然需要一定的层级进行管理。当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组织结构也会千差万别,但都有其存在的必然,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企业灵活运作,健康发展,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组织结构,适合的、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就是好的。

前几天,看到了不同年代人谈辞职的段子:60后:什么是辞职?70后:为什么要辞职?80后:有更高收入的工作就辞职;90后:领导骂我就辞职;95后:感觉不爽就辞职;00后:领导不听话我就辞职。从这个段子可以得出:等级观念在年轻一代的心目中越来越弱化,科层制组织结构这种靠权力和指令来进行管理和影响的效果,对90后和00后这些神兽们会越来越低。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赋能每一位员工,能够让他们进行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以此来激活每一位员工的潜能,达到提高人效的目的呢?

《激发潜能》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启示,潜能,我理解就是自驱力,企业除了具备有效的激励机制外,最关键的一点是导向问题,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实现自我?如何实现自我?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在内部营造适合年轻人发展的氛围,在不违背原则的问题上,把他们的“自大嚣张”看作是自信的表现,包容他们展现给我们“脾气暴躁”不虚伪、最真实的一面,用成功者的心态,激励他们,时时分享他们个人或是团队的成功,要将他们的所想,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联系,将想象变成积极的行为,逐渐形成自觉的行为,以此来撬动他们的创造力,从而点燃团队积极工作的意愿,实现组织目标。

文化分享|人性的善意,就是最大的潜能

书中提到了“如何激发人性的善意”,并引经据典,总结了不少的方法。2020年新冠疫情的出现,年轻的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战场,不正是人性善意的表现吗?还有人会说90后、00后不作为,不担当吗!作为企业,激发人性的善意,事实上就是引导员工“向上向善”,激发他们正向的个人意愿,通过强有力的激励来追求企业和个人双赢。我们大家也应该清楚,人效与员工幸福感是相辅相成的,人效的提高,意味着员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不仅实现了员工的自身价值,获得了更多的回报,也使员工获得了幸福感,而高幸福感的员工,自然拥有了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多的工作创新热情和更高的忠诚度,这些均有利于促进企业人效的提高。

文化分享|人性的善意,就是最大的潜能

管理的趋势一定是激发人性的善意,而人性的善意就是最大的“潜能”的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潜能   善意   人性   目的   疫情   段子   强有力   意愿   幸福感   灵活   员工   组织   美食   更多   文化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