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辣子鸡、过桥米线

从刚懂事时起,凯儿就喜欢用竹筷吃饭,而很少用勺,说到底,这都是外公、外婆的功劳。

如今,要去加拿大读法学研究生,临行前,凯儿偷偷地把在家时常用的那双,不知留下过他多少齿痕的筷子装进了行李中,只为不忘记自己是云南的男子汉。

在国外读书,吃的是西餐,用的是刀、叉、勺,哪里像在昆明,吃得随意味道又好,说实话,馋的就是用筷子夹的辣子鸡和过桥米线。

筷子、辣子鸡、过桥米线

筷子、辣子鸡、过桥米线

凯儿小时辣椒吃得不多,可有次随我和他外公去玉溪北城,恰好遇到五外公家的刺桐关辣子鸡店开业,便多吃了一些,回来后常闹着让我炒刺桐关辣子鸡给他吃。

长大后,凯儿去哈尔滨理工大上大学,每逢假期,从飞机上、列车上回到家前,必须要带他去吃厨禾园,在他心中,似乎只有厨禾过桥米线才是最地道的。

筷子、辣子鸡、过桥米线

确实,自从那年我应红河州有关方面邀请回家后,给凯儿讲了厨禾过桥米线由来,他幼小的心田中便充满了秀才、秀才娘子、过桥烫米线这类传奇故事,甚而有时会讲述给同学们听。

而与厨禾过桥米线相关联的往事,如老一辈厨禾大师曾为周恩来、刘少奇、陈毅、西哈努克亲王及夫人亲手制作过桥米线等,更是被他添油加醋后经常述说。

当然,听凯儿喜欢并传承中华美食文化我也甚为高兴,一双竹筷、一碗辣子鸡、一套厨禾过桥米线,其实也仅只是浩如沧海的中华文明中的一滴水而已。

筷子、辣子鸡、过桥米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过桥   米线   刺桐   筷子   玉溪   装进   周恩来   竹筷   辣子鸡   读法   添油加醋   秀才   外公   吃得   美食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