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梨就是菠萝,但“车厘子”却不等价于樱桃

网络热搜的出现规律不可捉摸,不知哪个犄角旮旯的扑棱蛾子扇了一下翅膀就能带动一波流量,这两天“车厘子”和樱桃之争又开始热炒,引得各路大V纷纷发声。大V说得,难道小V说不得?今天本砖家也来掺和一下,车厘子先按下不表,先从菠萝开始捋,顺带谈谈其它。

凤梨&菠萝

凤梨就是菠萝,但“车厘子”却不等价于樱桃

图① 凤梨

凤梨/Ananas comosus,凤梨科凤梨属草本植物,《中国植物志》钦定“凤梨”为正式中文名称同时收录作为别名的“菠萝”和“露兜子”;“露兜子”之名已被广大群众抛弃,余“凤梨”、“菠萝”并行于世,二者本是一体,并无争议,只是流行的地域不同而已,似乎台湾省更多使用“凤梨”。

凤梨于明末传入中国,因和波罗蜜相似,故曰“番波罗蜜”,后简称“菠萝”,潮汕过去则呼为“番梨”,台湾“凤梨”叫法极有可能即源于此。凤梨≠菠萝,只是商家的营销话术,将空腔较浅的所谓“无眼菠萝”品种包装成与菠萝完全不同的“凤梨”,借以提升自家商品的咖位而已。这玩意儿再不同又能差到哪里去,不还是那个德行嘛,且比藏獒吉娃娃的差别小多啦。

结论:凤梨=菠萝。在某些商家的语境中,“凤梨”特指台湾产的“无眼菠萝”等品种。

樱桃&车厘子

樱桃和车厘子的关系,不像凤梨菠萝那么单纯,争论略多一些。有人认为,既然“车厘子”为英文“cherry(或其复数形式)”的音译,而“cherry”又可以意译为“樱桃”,则樱桃=车厘子,我觉得此说欠妥。

凤梨就是菠萝,但“车厘子”却不等价于樱桃

图② 樱桃

凤梨就是菠萝,但“车厘子”却不等价于樱桃

图③ 欧洲甜樱桃(未成熟)

我国本土的樱桃指的是蔷薇科樱属的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其果实较小,口感软嫩,不耐储存运输,只有身处产地才能有幸吃到品质绝佳的樱桃,故而名声不彰,市场占有率较低。“车厘子”主要指樱属的另外一个种,欧洲甜樱桃/Cerasus avium,果实的个头较大(是前述樱桃的2-3倍),口感脆硬,无惧于舟车劳顿,市场占有率高。只要亲自尝过,就一定会认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水果。

凤梨就是菠萝,但“车厘子”却不等价于樱桃

图④ 毛樱桃

另有樱属的毛樱桃/Cerasus tomentosa,它是部分东北老铁话语中的“樱桃”,和中原的樱桃又非同种。青岛即墨部分地区的习惯说法和东北略同,称毛樱桃为“樱桃”,而将樱桃本尊叫做“樱珠”;这说起来有点乱套,因为多数青岛人是将欧洲甜樱桃称为“樱珠”的。

结论:樱桃≠车厘子。可以将樱桃、欧洲甜樱桃和毛樱桃都笼统的叫做“樱桃”,但不能说车厘子等同于樱桃,更不能说樱桃都是车厘子。

猕猴桃&奇异果

猕猴桃和奇异果,也是一个容易引战的话题,超市售货员或水果摊主最喜欢强调二者的区别。怎么说呢?它俩有联系,也有区别,关系和前面樱桃&车厘子差相仿佛。

凤梨就是菠萝,但“车厘子”却不等价于樱桃

图⑤ 中华猕猴桃

我们平常所食用的水果猕猴桃乃是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产自新西兰的“奇异果”也是中华猕猴桃的直系后裔,20世纪早期引入引入新西兰经选育而成的品种,以新西兰特产几维鸟的名字“kiwi”命名,音译过来就是‘奇异果’。奇异果当然也是猕猴桃,但性状和国内栽培的中华猕猴桃有较大的差异,有的观点甚至认为,奇异果应该提升为独立的物种,即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

结论:猕猴桃≠奇异果。猕猴桃包括奇异果。

山楂&山里红

争论这个话题的朋友比较少,盖因山楂并非主流水果,啊呸,它根本不能算是水果,只配用于二次加工,山楂罐头、冰糖葫芦啥的。然而在冯晓泉的《冰糖葫芦》中却有这么一句词:山里红它就滴溜溜的圆,圆圆葫芦冰糖儿连。问题来了,山楂和山里红到底有没有区别呢?

凤梨就是菠萝,但“车厘子”却不等价于樱桃

图⑥ 山楂原变种

凤梨就是菠萝,但“车厘子”却不等价于樱桃

图⑦ 山里红

有区别。据《中国植物志》,山里红乃是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的一个变种,拉丁文名写成C. pinnatifida var. major,区别主要在于:山里红“果形较大,直径可达2.5厘米”,而山楂原变种则要小得多,“直径1-1.5厘米”。当年我部营区两种都有,就算不放在一起对比,也能明显地感觉到大小的差异。平常供食用的山楂,都不是山楂原变种,而是山里红。

结论:山楂≠山里红,但日常语境中通常不予区分。另,辽宁等地的习惯叫法和《中志》所载恰好相反,个头小的叫山里红,个头大的才是山楂。

葡萄&提子

葡萄和提子,也和凤梨菠萝的关系相似。

凤梨就是菠萝,但“车厘子”却不等价于樱桃

图⑧ 葡萄

我国的葡萄/Vitis vinifera栽培史始于西汉时期,“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中的“蒲桃”即今日之“葡萄”,但最早引入的葡萄已全部死绝或淘汰了,目前国内所栽培的葡萄全都是后来又二次进口的。另,我国出土过比西汉更早的葡萄酒,那是用本土的葡萄科其他种类如蘡薁/Vitis bryoniifolia的果实酿制的。

凤梨就是菠萝,但“车厘子”却不等价于樱桃

图⑨ “提子”

“提子”是“菩提子”的缩略语,粤语中借以指代葡萄,本来和葡萄无分彼此,就像粤语的“鲩”和草鱼一样。但随着经济发展,粤风北上,和粤语词汇一起出现在北方人民生活中的却是葡萄中不易剥皮、果形细长的品种,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很自然地就把“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葡萄和“提子”联系在了一起,和北方本来就有的那些品种区分开了。

结论:葡萄=提子。“提子”有时候特指不易剥皮、果形细长的葡萄品种。

总而言之,我中华上国幅员辽阔,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的现象比比皆是,有历史原因,也有翻译问题,有些则纯属于方言土语。关于这方面的种种争执,日常生活中当个谈资可也,且不可过于当真,以上内容也只是简单说说,谈不上什么勘误辟谣。有分教:牛屎谢逊,俱是泡影;我相人相,好不懵懂。会吃就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凤梨   菠萝   樱桃   山里红   粤语   猕猴桃   欧洲   山楂   变种   中华   葡萄   结论   区别   品种   水果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