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黄天天(黄悠悠)”到底是什么植物?

东北的“黄天天(黄悠悠)”到底是什么植物?

图①

偶尔浏览到喜剧演员贾冰微博晒图,他吃了一斤,我吃了一惊。我很难理解这玩意儿也能吃得下这么多!然后手贱在某宝搜索了一下,更惊诧了,居然100多块钱一斤!这吃的不是野果,而是昂贵的情怀。

东北的“黄天天(黄悠悠)”到底是什么植物?

大部分朋友都认识它,龙葵/Solanum nigrum,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浆果未成熟时青绿色,有毒;熟透呈紫黑色,微酸甜,可食。俗称“黑天天(或悠悠)”等。不过并没有多好吃,童年时见到必摘,多半出于“我来过,我看到,我吃掉”的仪式感。万万没想到,如今乌鸦变凤凰,竟然比猪肉都贵。

东北的“黄天天(黄悠悠)”到底是什么植物?

图③

关于龙葵,我写过多次,有人在评论中提到东北还有一种黄色的“天天”,当时觉得也许是黄果龙葵,并没有在意。但昨天发现FOC中收录的黄果龙葵/S. diphyllum是木本植物,和普通龙葵大相径庭,倒有点像同属的观赏植物珊瑚樱/S. pseudocapsicum;关键这是近年来才从国外少量引种的,不可能出现在东北的野外。

东北的“黄天天(黄悠悠)”到底是什么植物?

图④ “黄天天”

“黄天天”到底是个啥呢?很奇怪,某宝上有,《中国植物志》却没有。《中志》编撰年代较早,只收录“龙葵”4种:龙葵少花龙葵、红果龙葵木龙葵/S. scabrum。木龙葵是木本植物,可推倒不表,问题是如果严格按照书中的形态描述来比对,另外3种也无一种和“黄天天”。

据《中志》,龙葵/S. nigrum原有一个叫矮株龙葵/var. humile的变种按照FOC的说法,该变种似已改宗在少花龙葵/S. americanum门下),其成熟果实黄绿色,但它却是多分枝匍匐草本,仅见于云南四川等地。显然,这也不是东北的“黄天天”,东北西南相距万里之遥,它怎么能窜访过去呢?

太阳底下无新事。虽然“黄天天”的身份似未被官方认可,看上去有几分神秘,但事实上也早有结论。经网友提示以及本砖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有多篇论文涉及“黄天天”,一般都命名为“黄果龙葵”(加引号以区别图③的黄果龙葵)/S. nigrum var. flavovirens,是为龙葵/S. nigrum的变种。

东北的“黄天天(黄悠悠)”到底是什么植物?

图⑤ 红果龙葵,林建摄于宁夏

《中国龙葵复合种细胞学分析和地理分布的研究》一文指出,少花龙葵、龙葵、红果龙葵和“黄果龙葵”亲缘关系很近,染色体数目不同:少花龙葵是二倍体,红果龙葵和“黄果龙葵”是四倍体,龙葵是六倍体,它们都属于同气连枝的龙葵复合种S. nigrum L. Complex系统。就这么神奇。

东北的“黄天天(黄悠悠)”到底是什么植物?

图⑥ 左边龙葵,右边少花龙葵

在“龙葵复合种”中,少花龙葵龙葵最像,乍看几无区别,然“魔鬼在细节中”:①前者为近伞状花序,花梗集中在一个点上,后者为短的蝎尾花序,花梗不集中在一个点上;②前者成熟果实亮黑,后者乌黑。据研究,少花龙葵和龙葵的距离系数为6.987,“黄果龙葵”和龙葵仅为3.6383,亲疏可知也。

东北的“黄天天(黄悠悠)”到底是什么植物?

图⑦ “黄天天”

“中国龙葵复合种”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我国从南到北可分为三个分布区:南部二倍体种分布区、六倍体和二倍体种交叉分布区、六倍体和四倍体种交叉分布区。“黄果龙葵”属于小种群,仅见于我国东北、内蒙和河北局部,而且其果型最大,口味最佳,确实是“东北稀有品种”。有机会我也想尝一尝。

哦,还有一个问题。既然“黄果龙葵”和红果龙葵都是四倍体,为啥不四四归一,偏偏把“黄果龙葵”列为六倍体的龙葵变种呢?我觉得这也不用太较真,分类的事儿有时也很难说清楚。大概因为“黄果”和红果各自演化已久,逐渐貌离神也离,二者之间反而不如“黄果龙葵”和龙葵更相似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红果   尾花   花梗   同气连枝   分布区   木本植物   内蒙   地理分布   细胞学   草本   变种   中国   果实   悠悠   区别   成熟   植物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