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泰被融创收购:有解和无解

彰泰被融创收购:有解和无解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4月16日,中国证监会修改公布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上交所同步修订发布了《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

文件中,引人注目地规定:“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创新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禁止房地产和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类业务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房地产类企业,试图在科创板上市,短期是没有可能了。

监管部门为防范房地产金融化和泡沫化,在全方位围堵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将是又一个并购的年份。


4月16日,广西地产一哥彰泰,以99.1亿元的价格将80%股权转给融创,彰泰物业也以8亿元,将80%股权转给融创物业。

在此之前,彰泰和旭辉磨了半年,4月14日宣布合作终止。有人怀疑彰泰是否度过了资金困局,不再卖了。毕竟彰泰的实力在广西是首屈一指的,已经连续三年销售金额破200亿,2020年彰泰以224.5亿全口径销售额位列广西市场第一。

令人意外的是,仅仅过了两天,彰泰和融创的交易就正式达成了。

这样看来,彰泰不是卖不卖的问题,而是在多个买家间周旋,最后选择出价高的买家。

彰泰最终出售了股权,令业界唏嘘不已。


1、房地产金融收紧后,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快得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彰泰在2020年上半年还宣告要进军房企前三十强,并挖来蓝光前总裁张巧龙,随后开启一系列全国扩张。

一年时间,就拱手出让了80%股权。包含54个开发项目和3个代建项目。


2、地区性的本土开发商,抗风险能力有限。

企业做不大,最终就会被大的吃掉。

广西的地头蛇彰泰,成为了一个新典型。


3、三道红线全部达标,企业就一定健康吗?

引人注目的是,据彰泰官网信息显示,该集团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2%、净负债率为15.7%、现金短债比为2.4,“三道红线”全数达标。2020年,彰泰于广西市场的全口径销售金额达到224.5亿元、权益销售金额达到161.4亿元。公开数据表明,彰泰财务指标十分健康。

彰泰出售股权的原因,官方没有直接说明,业界只是猜测。

这是一个有解又无解的问题。

透过这桩交易,金融机构或许有点担心了,开发商华丽的报表后面,可能藏着看不见的黑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同创   泰和   广西   红线   口径   引人注目   股权   开发商   金额   买家   房地产金融   业界   物业   资金   美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