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进入沈阳“新乐文化遗址”,一座干草装饰的三角门里赫然写着“老祖宗故居”几个大字。

在这处半地穴的建筑遗址里,给人一种宽敞的感觉。透过玻璃窗罩着的近百平米的地下,可以清晰地看到有泥陶瓦罐以及破碎的洒落地上的薄的泥陶片。

这是沈阳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就在这个高台上,一个村落悄然诞生,并在7200多年后,被人们发现发掘出来,成为人们慕名凭悼的“老祖宗”居住地。

是呵,“老祖宗故居”,这名头不小。

我从课本上知道“元媒猿人”,距今约170万年前。我猜想,他们是流浪者,没有也不会想建居所;我知道距今约3万年前的山顶洞人,他们的容身地是山洞。

时代渐渐地往前走,我们发现了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山西丁村文化遗址、陕西半坡文化遗址、还有最近央视直播挖掘的四川三星堆文化遗址等等,历史的脉络慢慢清晰。

猿人演变为直立人,一代一代繁洐生息,并有所创造,是因为有了思想。

有想法,就要动手。沈阳新乐文化遗址博物馆展出的在遗址发掘出的石斧、石针等等石器就是我们祖先逐磨出来的,也是他们思想智慧的结晶。

有了工具,这种因地制宜遮风挡雨的半地下居建筑的建成就成为了现实。

放眼中国,新疆喀纳斯湖畔的木屋,内蒙草原上的蒙古包,东南沿海贝壳垒就的房屋,黄土高原人们挖出的土窑洞,云贵高原上人们用石头修砌的房屋等等,哪一个不是蕴含着一代一代先人们就地取材、辛勤探索的思想结晶?

我在“老祖宗故居”内转了三圈,犹如参拜一个圣地。我想到塞罕坝第一代造林的人们,他们有的也住过这样的半地下室;我想到第一批的大庆石油工人,他们有的也住过这半地下室的窝棚。

这些都是历史。

假如没有这些思想行动的历史,我们今天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图片均为手机所拍)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我看我们共同的“老祖宗故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老祖宗   云贵高原   故居   黄土高原   新乐   石斧   圣地   内蒙   猿人   地下室   遗址   结晶   思想   美食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