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为什么简称“鄂”,这还得从4000年前说起

4000多年前,在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生活着大量的鼍龙,又长江鳄,于是在当时的黄河流域山西宁县一带便产生了一个以捕鼍为生,鼍龙为龙图腾的部落,称为“噩”族部落,后来形成鄂国。

因为鼍→鮀/咢→噩→鳄→鄂,这几个字,古时音义转承相通,属于一个字族,所以鄂国由鼍得来。

至周成王时期,鄂国土地被晋国吞并,鄂国遗族便向南逃亡到今河南洛阳鄂里板,因此地临近成周,鄂国人仍有危机感,于是继续南迁到今河南南阳一带,仍然称为鄂国。

虽鄂国颠沛流离,四处逃亡躲避周王朝,但仍难逃此劫。至周夷王时,周鄂再次交战,鄂国都城“噩墉”被周占领,鄂国再次南迁至湖北梁子湖畔的“鄂城”(今大冶西畈李角)。因这里山川河流交错,森林茂密,所以盛产鳄鱼,又因此地远离周朝,是鄂人认为的安全之所,所以他们便在此地定居下来。

多灾多难的鄂人怎么也没想到,躲过了周国又碰到了更为凶悍的楚国,楚国熊渠势力强势,很快灭亡了鄂国,并仍以“鄂”为国名,封其儿子熊挚红为鄂王,同时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鄂王城。自此,鄂王城作为楚国的国都持续了200多年,直至楚文王熊赀迁都至郢(今湖北荆州江陵县)。

湖北为什么简称“鄂”,这还得从4000年前说起

秦统一六国后,将鄂王城遗址所在地设为鄂县。

三国时期,孙权在此建都,因鄂王城东南约10千米处有座“武昌山”,遂将鄂县改为武昌县,喻“以武而昌”之意。

隋开皇九年,设置鄂州,下辖江夏(今武昌区)、武昌(今鄂州市)、永兴(今阳新县)、蒲圻(今赤壁市)四县,治所首次设在江夏,也就是今天的武昌。这是“鄂”字首次用为湖北政区名之始。今湖北简称“鄂”即源于此。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一年,设荆湖路行中书省,省会在“鄂州”(今武汉市武昌区),所以又称鄂州行省,简称鄂省。至元十八年,鄂州行省改为湖广行中书省,省会仍在鄂州,故简称鄂,鄂的简称便由此固定下来。

“湖北”二字的由来源于宋朝,宋朝曾在自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流域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地名便由此而来,元明两代设湖北道。

清代设置湖北省,清朝时,湖北的行政中心在武昌,因隋朝时武昌为鄂州治所,所以湖北简称“鄂”。

由此可见湖北简称鄂与历史文化无关,而是因为鄂州(今武昌)这块地自周朝开始就已成为了历朝历代该区域的行政中心,所以鄂的简称便由此得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江陵县   阳新县   湖北   开皇   至元   晋国   黄河流域   楚国   鄂州   武昌   中书省   行省   周朝   国都   宋朝   年前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