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老街巷之府后路,因地处原登州府衙门之后而得名

烟台市蓬莱区,在明清时期曾是登州府的驻地,历史底蕴相当深厚。如今,“登州府”这个概念虽然早已成为往事,但不少与之相关的古迹和地名仍存,比如下面要介绍的“府后路”。

府后路,是蓬莱老城区的一条东西向的街巷,全长约五六百米。从地图上看,它位于西关路和钟楼北路之间,总体在画河的西边,东面与之相对的道路叫做“县后路”。

府后路、县后路,命名的方式其实相同,都是以古代衙门的方位为参照物。府后路因在原登州府衙门之后而得名,而县后路的“县”,指的则是蓬莱县衙。以钟楼南北路为中轴线,两者分处老城区的西和东。

蓬莱老街巷之府后路,因地处原登州府衙门之后而得名

在明清时期,蓬莱为登州府驻地,除了短暂的登莱巡抚时期之外,这里大部分时间的常设最高文官就是登州府知府。而知府衙门自然也就是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地方。

根据《登州府志》的记载,登州的级别本是“州”,明洪武年间升为“府”。因此,原本的知州衙门就改为了知府衙门。位置大体没有变化,规模后来逐渐增益。从府志的绘图来看,府衙周边还有三官庙、黄公祠、三贤祠等建筑,如果看作一个整体的话,占地面积也不小。

沧海桑田,如今府衙的位置早已不复当年的模样,而府衙前面的钟楼西路也很有现代化的感觉。相对而言,府后路上保留的历史味道则更多一些。

蓬莱老街巷之府后路,因地处原登州府衙门之后而得名


蓬莱老街巷之府后路,因地处原登州府衙门之后而得名

如果想游览这条老街巷,建议从画河西边的那个路口走进去,向西依次前行,慢慢品味。

听当地的老人介绍,府后路的区域大部分都属于西关村,往北过了画河,就是石岛村的地界。作为城中社区的一部分,府后路两侧也主要都是民居,有的是老宅,有的相对新一些。

不用说,值得一看的,自然是老宅。这组图片的主要内容,也就是老宅。

蓬莱老街巷之府后路,因地处原登州府衙门之后而得名

蓬莱老街巷之府后路,因地处原登州府衙门之后而得名

蓬莱老街巷之府后路,因地处原登州府衙门之后而得名

蓬莱北部的老建筑,多习惯用途中这种颜色的青石砌墙,不仅民居如此,登州府城墙的墙基也多见这种石头。其色调古朴,很有历史感。

蓬莱老街巷之府后路,因地处原登州府衙门之后而得名

蓬莱老街巷之府后路,因地处原登州府衙门之后而得名

蓬莱老街巷之府后路,因地处原登州府衙门之后而得名

两侧的老宅门面造型都大致相仿,不少都是已经挂牌的历史建筑。

蓬莱老街巷之府后路,因地处原登州府衙门之后而得名

一般都是石基、砖墙、木头门,门的下方包裹着一层铁皮。如此样式的建筑,再贴上一幅红彤彤的对联,相当有意境。

蓬莱老街巷之府后路,因地处原登州府衙门之后而得名

蓬莱老街巷之府后路,因地处原登州府衙门之后而得名

作为一条老街巷,府后路并不宽,因此也算是一条天然的步行街。到蓬莱旅游的朋友们,在逛完那些知名景点之后,不妨也到这里来走走,换种方式,感受一下登州古城的历史底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蓬莱   街巷   衙门   后路   西和   东西向   钟楼   知府   民居   驻地   底蕴   明清   时期   美食   建筑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