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历史上有位名士叫董樵,相传曾是栖霞于七的军师

近来,笔者在查阅栖霞于七的史料时,偶然看到一位叫做“董樵”的名字。不少资料记载说,于七第一次反清时,谋主(相当于军师)就是董樵。此前笔者对这位历史人物了解不多,得知这段渊源之后,才专门查找了一下他的资料,发现“董樵”其人颇有传奇色彩,值得一书。现就根据史料的记载,简要梳理他的若干逸闻,与诸君共享。

莱阳历史上有位名士叫董樵,相传曾是栖霞于七的军师

1、出身莱阳董氏

董氏,与张赵左宋相仿,亦为明清时期的莱阳文化世家。民国版《莱阳县志》载:“董,贡士时达之族,其先藁城人,明初徙。有孝廉嗣朴、明经应雷、茂才樵,凡散居一区鹤山后、朱省,二区田格庄、黄崖底、吴格庄,三区石水头、五龙,六区冯北诸村,其族裔也。”

在这段记载中,不仅提到了莱阳董氏源自河北藁城,在代表人物中也以董樵举例。

根据莱阳董氏网的介绍资料,董樵为莱阳董氏的九世祖,生活于明末清初,为大淘漳村人。县志中提到的明经应雷,就是他的父亲董应雷。父子二人相比,父亲曾入仕为官,而董樵虽没有入仕,但在文学上的名气要更大一些。

2、曾在登州见海市

董樵生长于明末乱世,在科举方面只考取到生员(秀才)的身份。不过,他当时去登州府考试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还亲眼看到了一次海市蜃楼。此事记载在清初刘献廷的《广阳杂记》当中,内容为:

莱阳董樵云:登州海市,不止幻楼台殿阁之形。一日见战舰百余,旗仗森然,且有金鼓声。顷之,脱入水。又云:崇祯三年,樵赴登州知府萧鱼小试,适门吏报海市。盖其俗遇海市,必击鼓报官府也。萧率诸童子往观,见北门外长山,忽穴其中,如城门然。水自内出,顷之上沸,断山为二,自辰至午始复故。

也就是说,崇祯三年董樵去登州府应试,正好遇到了海市蜃楼,当下属将此消息报知登州知府之后,知府就带着学子们一起去海边观看,董樵也因此留下了一段生动的回忆。

莱阳历史上有位名士叫董樵,相传曾是栖霞于七的军师

3、单字一个“樵”

关于董樵的名和字,有不同版本的记载。根据《国朝山左诗抄》的说法,董樵,字樵,一字鸎谷,号东湖。

众所周知,古人有名有字,“字”一般都是两个字。用一个字作为“字”的情况,比较少见。

清代山东名人王士祯与董樵有来往,他就曾注意到董樵以一字为“字”的情况。在《池北偶谈》中,他曾专门介绍过“一字字”,说道:

《笔记》云:钱勰字穆,范祖禹字淳,本皆一字。……今文士有宝应陶澂字季,莱阳董樵字樵,二人皆以布衣游于都门,初不相识,予为介之曰:「二君非但诗笔相当,即一字字亦绝对也。」二君遂赋诗定交。

按照王士祯的说法,莱阳的董樵和宝应的陶澂都是用一个字作“字”,两人同在京师,但并不相识。后来王士祯进行引荐,两人一见如故。

而根据《董樵传》(作者是另一位莱阳名人姜埰)的记载,董樵初名震起,因为生逢乱世,羡慕古人樵采耕读之意,才改名为“樵”。

莱阳历史上有位名士叫董樵,相传曾是栖霞于七的军师

4、朋友遍布文坛

董樵以文章而闻名于世,他的朋友也遍布文坛。除了刚才提到的王士祯、姜埰之外,董樵与宋琬、宋继澄等文化名人都有来往。

古代结亲讲究门当户对,莱阳这些世家大族之间也多有联姻。董樵其实与不少人都有亲戚关系。比如宋琬就曾写过一首诗,题目叫做《喜表弟董樵书至》。既然称董樵为表弟,显然是亲戚无疑。只不过笔者没有详细查阅他们的族谱,暂不知具体是何姻亲。

明末清初江苏籍文坛名人陈维崧也与董樵意气相投,他有一首诗叫做《方竹杖歌为莱阳董樵赋》,显然也是为董樵而作。

这首诗的前几句就可以看出他对董樵的评价和欣赏,诗曰:

“山东董樵忽见访,入门手持方竹杖。我亦生平屠狗人,对此苍然屹相向。董樵董樵真吾徒,胸中豪气无时无。谈兵肯事东诸侯,作骚直学屈大夫。”

莱阳历史上有位名士叫董樵,相传曾是栖霞于七的军师

5、参与于七反清

在清代,于七属于禁忌话题,因此在正式文献中很难找到董樵参与此事的记载。《国朝山左诗抄》等对此也是绝口不提。

但在民间传说以及后世学者考证中,都认为董樵曾经为于七出谋划策。在古代,起兵举事并非只是在战场上打打杀杀,草拟檄文、联络盟友等“宣传”工作也很重要。于七相传为武举出身,文非其长,找一位有名的文士作为“军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于七起义》等著作,都持此观点。

其中,《于七起义》(作者李恩浦)引用了董樵写过的一首诗作为论据,诗的名字叫做《田家》,开头就写道:

“年来造丧乱,骨肉死锋镞。里中半流亡,存者日露宿。”

《于七起义》书中认为,这是描述了清初胶东乡村的悲苦生活,交代了于七反清的社会背景。

莱阳历史上有位名士叫董樵,相传曾是栖霞于七的军师

6、隐居荣成

栖霞于七先后发动过两次反清起义,研究者多认为,董樵参与的是第一次。后来,于七被清廷招安。董樵有些心灰意冷,就此隐居到了荣成(时无荣成县,史料多称成山或文登海滨)。明清改朝换代之后,莱阳不少名士心怀故国,就采取了隐居不仕的态度。从这一点来看,董樵等人的气节风骨值得称赞,这也是后世人敬重他的一个原因。

隐居期间,董樵的精力主要用在修身属文上,与世无争。《国朝山左诗抄》记载说,起初他经常上山砍柴然后背着到附近的集市上卖,自食其力。当时文登县有的士绅听闻董樵大名,想见而没有机会见,就专门等在他赶集的半路上。不过,董樵也借故推辞,仍然过着隐居的生活。

他隐居的地方,据说就是现在荣成市俚岛镇的王家山村。这段隐居的经历,不仅在清代道光版《荣成县志》中有记载,前些年荣成市电视台还曾专门做过一期节目,听闻董樵当年的部分遗迹,至今仍存。(本文作者:耳左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莱阳   栖霞   荣成市   崇祯   文登   宝应   诗抄   藁城   明末清初   县志   知府   清初   名士   军师   文坛   史料   清代   美食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