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乡村影像:卧龙堡,烟台威海交界线上的小山村

开春宜踏青,在胶东半岛,昆嵛山就是一处热门的踏青目的地。

去过昆嵛山无染寺景区的朋友都知道,如果走大路从烟台市区到无染寺,中间需要经过威海市的地界。而常走这条路的话,对于“卧龙堡”这个地名应该不会陌生,因为它就在烟威两市的交界线附近。

按照区划,卧龙堡属于烟台市牟平区龙泉镇下辖的村庄。而从这里再往东、向南,则是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的地界。省道上泽线,自北而南,连接在两者之间。烟威两市的界牌,就树立在这段公路的一个大坡上。

胶东乡村影像:卧龙堡,烟台威海交界线上的小山村

胶东乡村影像:卧龙堡,烟台威海交界线上的小山村

胶东乡村影像:卧龙堡,烟台威海交界线上的小山村

说是烟威之间的交界线,其实也是牟平和文登之间的分界线。就历史而言,烟威两个地级市,不过只有几十年的时间。而牟平和文登,则都有成百上千年的底蕴。

从牟平城向东,经龙泉、旸里到文登城的这条线路,是一条很古老的官道。明清时期的史志资料中就多次提及。在古代,官道上都设有急递铺。铺有时也写作“堡”,这应该就是“卧龙堡”名字中“堡”的由来。

不过,因为建村年代较晚的缘故(《牟平县地名志》记载卧龙堡是在清乾隆年间建村),设在附近的急递铺并不叫“卧龙”。

胶东乡村影像:卧龙堡,烟台威海交界线上的小山村


胶东乡村影像:卧龙堡,烟台威海交界线上的小山村

民国版《牟平县志》载:“(出牟平城)东十里曰杏林,又十里曰石老翁,又十里曰枣园,又十里曰龙泉汤,又十里曰石子岘,抵文登界。”

而清光绪版《登州府志》载:“(自文登城)抵宁海(牟平)曰曹家,曰管山,曰板桥,曰旸里。”

结合双方的记载来看,卧龙堡村附近的这处急递铺,可能就是龙泉汤和旸里之间的“石子岘”吧。(注:龙泉镇现无“石子岘”村,乳山北部有一个“石子岘”,过去属牟平县。但名称相同,方位却不一样。)

胶东乡村影像:卧龙堡,烟台威海交界线上的小山村

急递铺处在交通要道上,官民商旅往来较多,按说应该比较容易形成聚落。但卧龙堡迟至清代中期才建村,多半是与这里崎岖的地形有关。

这里地处山坡上,鲜有平地,在古代难以养活太多的人口,并非理想的建村场所。实际上这个村庄的规模至今也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不用几分钟就能转一圈。

胶东乡村影像:卧龙堡,烟台威海交界线上的小山村

胶东乡村影像:卧龙堡,烟台威海交界线上的小山村

胶东乡村影像:卧龙堡,烟台威海交界线上的小山村

胶东乡村影像:卧龙堡,烟台威海交界线上的小山村

听村里老人说,古代来这里落户的,大多是从牟、文两县顺着官道逃荒过来的。此处虽然山多地瘠,好在荒野较多,也没有强势的坐地户,外来人容易落脚。因此,来这里定居的人也逐渐增多,就形成了卧龙堡村。“卧龙”两字,据说指的是附近山脉的形状,但多少也蕴含着先民对未来的期盼吧。

因为这种特殊的建村史,卧龙堡村的人口虽然不多,但姓氏却种类繁杂,如孙、曲、赵、耿、吕、林、王等十余姓。大家共同生活在这个小山村里,倒也怡然自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卧龙   胶东半岛   枣园   乳山   文登   胶东   威海市   龙泉   威海   官道   烟台   地界   地名   界线   石子   村里   村庄   乡村   影像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