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平度有不少姓“生”的人,民国初期还出了不少名校生

“生”是一个很常用的汉字,在字典当中,它有众多的含义,可以用作名词、动词,也可用作形容词。

当作为名词使用时,“生”的主要解释就是特定的人(角色),比如“学生、生员、医生、老生、小生”等等。在此之外,它还有另外一个含义,那就是姓氏。不过因为“生”姓相对少见,这个含义也鲜为人知。

笔者此前也并没有见过姓生的人,一直到两年前才在烟台开发区结识一位生姓朋友。第一次看到这个姓氏,笔者很感兴趣。一打听才知道,这位朋友老家在平度市张戈庄镇(现在是白沙河街道)的东沙沟村。东沙沟村里有不少生姓人,但具体的渊源,这位生姓朋友说不上来。

青岛平度有不少姓“生”的人,民国初期还出了不少名校生

后来又打听了其他一些朋友,得知不仅平度有生姓人,在莱州、胶州、莱阳等地,也能看到有生姓人聚居的村庄,如莱州市平里店镇的罗台村。总体来说,在胶东半岛范围内,主要分布于中西部的县市区。

由于没有查阅到生姓族谱,半岛西部的这些生姓人的渊源,暂时不得而知。网上可以找到的资料,大多讲述的是生姓在春秋时期的由来,这段历史与现代相隔久远,参考意义不大。

在查询民国时期修撰的《续平度县志》的时候,虽然也没有找到关于当地生姓渊源的记载,但却也有了别的收获。县志收录有清末民初新式学校毕业生的名单,其中就有不少姓生的人。这多少能反映出,当时的生姓家族也是平度有名的书香门第了吧。

青岛平度有不少姓“生”的人,民国初期还出了不少名校生

在民国初期,平度“生”姓的新式毕业生不仅数量多,而且不乏就读于名校者。比如,有位叫做“生贝堂”的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而有位叫做“生宝堂”的人,则是法国巴黎大学政治系、比国(比利时)鲁文大学(现在一般译为鲁汶大学)政治外交系的双重留学生。两者的姓名当中都带有一个“堂”字,多半是同辈的兄弟。

此外,生姓的名校毕业生还有:生明(北平大学医学院毕业),生荣庆(齐鲁大学文科毕业)。而生民(青岛私立明德中学毕业)、生刚(胶州瑞华中学毕业)虽然只是中学学历,但在那个年代,中学毕业也算是不多见的知识分子了。

青岛平度有不少姓“生”的人,民国初期还出了不少名校生

《续平度县志》修撰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上面提到的这些名校毕业生当时正处盛年。修史志有“生不立传”的传统,因此县志当中只提到了他们的学习履历,而没有专门的传记,不知后来发展如何。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清时期的平度州科贡名录当中,鲜闻有“生”姓人。但进入民国之后,生姓人就读名校者众多,这也是一个比较值得琢磨的现象了。在那个年代,读大学尤其是出国读政治外交专业,通常需要家境殷实方可。以此推断,平度生姓或许在清末时就有人取得商贾乡绅之身份了吧。(本文作者:耳左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平度   胶东半岛   平度市   莱州市   名校   胶州   县志   清末   青岛   姓氏   渊源   民国   初期   含义   毕业生   中学   美食   朋友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