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那年去海阳朋友家,他的老父亲做了一道红烧鲅鱼

民俗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少过去的讲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已逐渐淡化。不过,“无鱼不成席”这条传统规矩,在三面环海的胶东半岛,至今却也遵行地相当严格。无论宴席大小,不管贫富如何,只要不是揭不开锅,但凡来了客人,主人都会备鱼招待。换句话说,其他的菜可多可少,鱼至少是要上一道的。

大概在2018年时,笔者曾跟随一位海阳朋友前去其老家做客,当时他的老父亲就做了一道红烧鲅鱼。

三年前的往事,之所以如今又提起,是因为前段时间整理资料,偶然又看到了当时拍的一张吃饭图片,在图片正中,就是朋友老父亲做的红烧鲅鱼。

记忆:那年去海阳朋友家,他的老父亲做了一道红烧鲅鱼

(为了对应正文内容,此次就只配这一张图)

这位朋友的老家,在海阳市朱吴镇的一个山村。那一次,我们前往周边探访。本来说好的是,中午他回家探望父母,我们剩下两人在附近乡镇寻找摔面馆吃个快餐,下午再汇合。没想到的是,热情的朋友在给老父亲打电话时,直接告知还有两位朋友一起吃饭。我们虽想推辞,但也不便打断他们父子俩的对话,加上彼此之间比较熟悉,就恭敬不如从命,驱车前往。

当时也是春天,乡间风景宜人,我们一路上走走停停,不知不觉过去了一段时间。忽然间,朋友的手机铃声响起,接起电话,那头的老父亲告诉他说:“鱼做好了,快点回来趁热吃吧。”于是,我们赶紧加快速度,来到朋友家中。

百善孝为先,这位朋友不仅热情,而且孝顺。当时,他的老母亲卧病在床(他之所以有空就回家,也主要是为了看望母亲),因此有客人登门,只能由老父亲操持接待。虽然老父亲的手艺不错,可为了让他少忙碌一些,这位朋友提前就带了不少方便加工的物品,以便中午食用。而那天我们另外两人因为没有准备,匆忙之中只是买了一些水果上门,至今思来,仍有愧意。

自我们进屋之后,这父子俩就忙个不停,老父亲负责下面条,朋友则负责切凉菜。辛苦了一阵之后,就呈现出了图片上的情形:一热四凉摆放在老式的长条矮桌上,当中的热菜就是朋友父亲做的红烧鲅鱼。由于没开车的另一位朋友陪着老人小酌了几口,作为主食的打卤面并没有立即摆到桌子上。

这道红烧鲅鱼虽然是提前做好的,但因为一直放在“锅叉”上保温,口感并没有太大影响,吃着相当不错。对于老人的厨艺,我们由衷地称赞,称赞中带着感慨;老人听了也感到高兴,高兴里带着感伤。倘若他的老伴身体健康,这顿午饭就会更完美一些了。

其实,如果不交代上述的背景,而仅看一张图片的话,不少朋友或许会觉得:“这顿饭只有一个热菜,招待得有些简单”。但了解了这背后的故事,你应该就能猜得出来:“如果那天我们没有去做客的话,他们父子两人的餐桌上,可能就只有凉菜和面条了。”

一道红烧鲅鱼的热菜,数量虽少,但心意不少。三年之后再看到这张图片,笔者依然感慨。(本文作者:耳左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海阳   鲅鱼   海阳市   胶东半岛   红烧   朋友   凉菜   面条   老家   笔者   感慨   客人   中午   老人   记忆   美食   图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