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米:水稻分蘖期稻田管理

6月份,北方地区水稻已逐步进入缓苗分蘖期,水稻分蘖期是水稻移栽后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6月上中旬是水稻分蘖盛期,科学管理促进有效分蘖是水稻高产高收的关键。 分蘖是水稻固有的生理特性。水稻分蘖实质上就是水稻茎秆的分枝,分蘖发生的早晚,节位的高低,对分蘖的生长发育和成穗与否均有显著的影响。

水稻分蘖期时长

水稻从移植到幼穗分化为分蘖期,这个过程约经30天左右(因品种、植期和育秧方式不同,时间上可能存在偏差)。分蘖期又可分为返青期(移植的)、有效分蘖期和无效分蘖期。

返青期:移植的秧苗,由于在拔秧、运秧和插秧过程中受到损伤,叫作植伤。因此,在插秧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复原返青而长出新根,这段时间就称为回青期。回青期的长短与植伤的大小有关,植伤小的回青期短,植伤大的则回青期长。一般在插后5~7天可回青。

有效分蘖期:回青后如条件适宜,即可从假茎基部叶腋的腋芽伸出新株,这就叫做分蘖。当全田有10%的植株发生分蘖时,为分蘖始期;有50%的植株发生分蘖时,为分蘖盛期;有80%的植株停止分蘖时,为分蘖终期。当分蘖的茎数与分蘖长成的穗数相等时,称有效分蘖期。在一般情况下,分蘖开始后的10天左右,长出的分蘖多数能成穗。

无效分蘖期:一般在插秧后20~25天以后所发生的分蘖,多数在中途停止生长而不能出穗,实际是浪费养分,所以叫做无效分蘖。此时称为无效分蘖期。因此,在栽培上要在有效分蘖终止期以前,即插秧后20天以内,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早分蘖、多分蘖;在有效分蘖终止之后就要控制无效分蘖。这样才能使水稻穗多、穗大和减轻田间荫蔽现象,实现稳产高产。

水稻分蘖期是确定有效分蘖的关键时期,是获得高产的基础。管理技术的重点是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土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全苗、壮苗。前期以“促”为主,促进前期有效分蘖增多;分蘖后期以“控”为主,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确保穗多粒大。

新浪米:水稻分蘖期稻田管理

科学管水

移栽成活期应保持田水3~4厘米,使田间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保温、保湿环境,促进新根发生、迅速返青活棵。返青后,秧苗进入分蘖期,应进行浅水灌溉,一般保持2~3厘米水层。当水稻分蘖达到预计产量要求的分蘖数量时,要排水晒田。晒田对土壤养分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对控制水稻群体、促进水稻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培育大穗多粒有较好的作用。晒田一般掌握胶泥田、低洼田、过肥田重晒;砂质田、瘦田轻晒。晒到田面开小裂,脚踏不下陷,叶色褪淡,叶片直立为止。这样可控制无效分蘖的产生,增强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为满足水稻生理需水要求,利用水来调节稻株的生长发育,返青分蘖期水分管理应做到“寸水返青”、“薄水分蘖”“适时控蘖”。

①寸水返青 稻移栽后7~8天正处于返青阶段,此时稻田不能缺水,以防发生干苗,不利于成活,这时田面水层应保持在3~3.5厘米左右为宜。

②薄水分蘖 稻田在分蘖期宜浅水勤灌,保持薄水层。水稻分蘖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以满足叶面蒸腾的需要, 使代谢作用能正常进行,促进分蘖和叶的生长。另外薄水能使秧苗基部和土壤接受阳光,提高土温和水温,增加土壤含氧量和有效养分,以利根的生长和分蘖的发生。薄水还有利于低位蘖芽萌发,降低分蘖节位,使叶鞘变短,分蘖能迅速伸出,提早抽穗,有利于提高分蘖成穗率。

③适时控蘖 一般每亩稻田的分蘖数控制在40~50万个。主要做法是把握好“前促、中控、后攻”的施肥原则,控制无效分蘖的生长。撤水晒田是最好的方法,其主要作用是更新土壤环境,增强根系活力,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有利于形成壮秆,增强抗倒力,减少病虫害。

新浪米:水稻分蘖期稻田管理

新浪米水稻种植基地

早施分蘖肥

水稻返青后需肥量逐渐增加。分蘖肥是在栽秧后7~10天施的追肥,此时,根系多分布于表层土中,养分供应不足,应及时施用分蘖肥。施分蘖肥的目的,是促进长根,出叶,早发分蘖,形成足够的壮蘖。施肥应掌握肥田少施,瘦田多施。

施肥方法:一是要早施分蘖肥。一般返青后立即施用。二是要看苗施肥。长势好的地方少施,长势差的地方多施。这样全田长势能达到基本一致。施肥后,田间要保有水层,不能排水,自然落干后灌水。

若第一次分蘖肥施后还觉得肥力不够或长势不均,可在第一次分蘖肥后7天酌情补施。

分蘖始、盛期高,肥田采取强度间歇灌溉,中肥田采取轻度间歇灌溉,也可视苗情在分蘖始期浅灌、分蘖盛期间歇灌溉。分蘖期浅湿灌溉,可使氧化层加大,氮化,有机磷及纤维分解菌增多,促进了有机肥料分解与养分释放,改善了水稻营养条件,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促进水稻早分蘖,多分蘖,提高有效分蘖率。

新浪米:水稻分蘖期稻田管理

稻田杂草

新浪米水稻种植基地采用绿色除草方式:人工为主,鸭子为辅。鸭子是杂食性动物,不仅吃水稻田里的杂草,还可以捕捉田间的害虫。发挥鸭子"解毒禽"、"杀虫禽"、"除草禽"的作用,实现稻鸭双丰收。

新浪米:水稻分蘖期稻田管理

病虫害预防

防虫:稻田里虫害主要为水稻螟虫、稻飞虱。新浪米水稻种植基地采用生态驱虫方式:物理驱虫和生物驱虫。

物理驱虫:灯光捕杀、人工驱虫、二化螟诱捕器、特定音乐音波等;生物驱虫:鸭子、青蛙等。

新浪米:水稻分蘖期稻田管理

新浪米水稻种植基地

防病:肥量和密度大的地块,如果长期淹灌会造成水稻根系缺氧,根量小,长势弱,抗病、抗倒伏能力低,易发生纹枯病、稻瘟病等。纹枯病是造成倒伏和减产的重要因素。防治方法:坚持“浅—湿—干”灌溉法,即前水不见后水。每次要待田面落干至有微裂时再上新水,才能排出有毒气体,恢复根系活力,提高抗病、抗倒伏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有效分蘖   稻田   水稻   水层   秧苗   肥田   植株   根系   驱虫   长势   田间   养分   新浪   生长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