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中学点地质思维(一)

在旅行中学点地质思维(一)

(文:寻漫溯)

暑期旅游即将开始,相信好多有孩子的家长会有一定的旅行安排,大学生们也可能有自己的旅行计划,在旅行过程中走入户外,接近自然,顺便也能学点地质知识,中学生们能提高对地理学科的感性认识,理解书本上晦涩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成年人也能开拓视野,发散思维。专业的地质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如同著名美剧《越狱》里的麦迈克尔,看建筑是一张张的图纸,一个个的结构、部件,逐渐锻炼自己空间思维,地质思维,发散看问题,将助力你的个人成长,打开不一样的视角看世界。

古代的郦道元、徐霞客、沈括等都是这样的人,"老驴友"徐霞客从22岁开始,花了34年的时间,行程万里,足迹遍及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16个省区,凡游踪所经的古洞、名刹、温泉、飞瀑、奇峰、深林、幽篁等灵境奇观,无不舍身而趋,饱览而归。他以惊人的毅力,非凡的胆识,"闻奇必探,见险必截"。终于写下了一部宏大的地质、地貌的考察著作——《徐霞客游记》。

在旅行中学点地质思维(一)

徐霞客

那怎样做怎样让你的旅行和地质学结合呢?

凡地质旅行,一般总不会选择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地区,大多数情况是选择在地势起伏的山川地带进行,因此,首先要遇到的就是比较复杂的地貌问题。

什么是地貌?先从地形谈起。所谓地形,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诸如山脉、丘陵、河流、湖泊、海滨、沼泽等均归属之。假如以图形表示,也就是用等高线绘制出来的地形图。如果要进一步追究,这里的山岳为什么如此高耸?那里的山丘为什么显得低矮?为什么河流会从这里通过,而且弯弯曲曲?湖泊的边岸为何如此平直?诸如此类的问题,仅仅停留在对地形的观察上是解答不了的。

在旅行中学点地质思维(一)

等高线地形图

而必须进一步研究高山和低山内在的岩石特征和差异,或者研究地质构造有无控制之类;湖岸的平直,是否有巨大的断层通过;河道的弯曲,是否在流域范围内有软硬不同的岩层控制所致。总之,我们研究了地表形态的差异原因或成因以后,才能解答这些问题,这就是地貌的具体内容。所以,地貌是在地形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须探究其前因后果。

下面我们就说说怎样从山水特征看地质地貌

许多区域地质的特征表明:山脉的走向往往与区域构造线(断层或褶皱轴向)方向大体一致,像我国东半部多见北东方向延伸的山脉即所谓震旦走向,就与构造线的"华夏方向"一致。又如山坡的陡峻或平缓,与岩层的产状有关。

在旅行中学点地质思维(一)

"华夏方向"的山脉

如山坡方向与地层倾斜方向一致,常呈缓坡;反之,则呈陡坡。

在旅行中学点地质思维(一)

地层同方向缓坡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地形,则系平整的厚层石灰岩地层在热带气候环境中侵蚀所形成;

在旅行中学点地质思维(一)

桂林山水地形

峻拔尖削,紫气生光的林立悬崖削壁,如黄山、雁荡山的山水风光,往往是花岗岩、火山岩类构成之地形。

在旅行中学点地质思维(一)

黄山花岗岩地貌

顶平如桌,垅岗逶迤的丘陵,往往是玄武岩组成,并构成特殊的火山景观。

在旅行中学点地质思维(一)

玄武岩火山丘陵

山坡突然而止,陡崖如劈,成排的"三角面"山定向延伸,往往是新断层通过之处,即所谓断层崖地貌现象,如昆明的滇池边岸就是如此。

在旅行中学点地质思维(一)

滇池断崖

凡此上述种种地形与地质特征均有密切联系,也是地貌学要研究的内容。

现代人大多在城市工作生活,各类地貌现象除了在旅游中见到,平时接触不多,所以在平时要多加观察,多想想是否我们讲到过,是哪种类型,下一讲我们说说地层和地质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玄武岩   边岸   地质   山脉   等高线   缓坡   旅行   地层   断层   丘陵   地貌   山坡   地形   特征   思维   方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