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书《山海经》从何而来?

千古奇书《山海经》从何而来?

提及历史上十分玄奥的奇书时,许多人都会联想到充满传说的《山海经》。然而,现在的人阅读《山海经》时,势必感觉里面的故事十分古怪,无论是提到的怪兽、神话、动植物等,根本都是不可能存于世的,是不可采信的。其实里面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只不过随着岁月的变迁,有些开始出现变化,而有些又存在于一些不可思议的空间。种种因由,导致后人不相信《山海经》里面讲述的故事及物件并不虚妄。那么,《山海经》是从何而来的呢?

《山海经》的来处

汉武帝时,曾经出现过独脚鹤,人们不知是什么鸟,认为是一种奇怪的禽类。东方朔向武帝上奏说,这是《山海经》中所说的毕方鸟。

经过验证果然是这样。于是,汉武帝下诏书,命令上臣们都学习《山海经》。《山海经》是伯翳所著的,西汉刘向按次序编辑并作序言。伯翳也叫伯益。《尚书》上说,伯益的《山海经》让我快乐。因为伯益曾跟随大禹治水,遍采山川河海的奇异之处,写成了此书。 (出自《尚书故实》)

神迹在人间的消失

在古代,有一段时间是人神同在的,这是今人完全无法想像的。所以,当时的神迹几乎算不上神迹,因为实在是太普遍了,这也是古今巨大的差异。

在此举出一个大家都知晓的例子来谈谈吧!我们都知道当年的大禹治水,在所谓的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大禹是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呢?即使我们所谓科技发达的今天,想治理一条河都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大禹面对的是全国的水患,对今天的人来讲,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大禹治水真正靠的并非人力,而是神力。有很多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其中就有大禹有“搬运神通”的传说。治水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神迹。当时的伯益把其中的见闻记录下来,就是我们看到的《山海经》。

可惜的是,时光变迁,人们越来越不相信神佛了,神迹也逐渐在减少,到今天几乎是看不见了。那么,在讲究科学、讲究眼见为实的现代,就让人们更加不会相信了。

一个谚语的真相

中国有个谚语叫“信则有,不信则无”。这句话对于无神论者来讲,就是荒谬的。其实这句话蕴含着一个巨大的理。一个人不信神,神就不会给他显现;信神者,神就会显现出来。这就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真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山海经   大禹   山川   水患   玄奥   大禹治水   奇书   汉武帝   神迹   尚书   谚语   千古   讲究   真相   古代   人力   故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