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大草原,虽远犹近,千百里的追寻只为了你

很早就想走一趟甘南,就是想看一看那里的大草原。

五月的下旬,已是春夏之交,我们一行自驾从家乡出发,行程800余公里,经兰州到了达甘南藏族自治州。这时,所看到的草原已从冬眠中完全苏醒过来,草儿由黄变绿,有的已变得深绿。虽然不甚茂盛,花儿还未到盛开的时节,但在蓝天白云相映下,足以能展现大草原的妖娆与壮观。

甘南大草原,虽远犹近,千百里的追寻只为了你

看到的第一个草原叫“桑科”,据说是格萨尔王烟祭铸神以及赛马称王的地方。“桑科”是藏语,意为“达久滩”即跑马滩的意思,顾名思义,又延伸为宽广博大之意。

甘南大草原,虽远犹近,千百里的追寻只为了你

正如其名,桑科草原地势起伏,辽阔无际,好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与蔚蓝色的天,洁白如棉的云,星星点点的牛羊,红白相间的藏族民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美轮美奂的高原风光。大夏河由南向北缓缓而来又飘然而去,流经草原,滋润了牧场,养育了肥壮的牛羊。山坡上,小河边,草地上,到处星星点点或者连成一片,白的是羊,黄的是牛,黑的是牦牛,与绿的草揉在一起,就像是绿色地毯上绣花,绚丽而又多姿。桑科草原,看一眼就令人欲罢不能,陶醉不已。

甘南大草原,虽远犹近,千百里的追寻只为了你

坐落于桑科草原10公里的拉卜楞寺,是一座有着东方梵蒂冈之称的恢宏寺院。褐红色的围墙,洁白色的佛塔,金黄色的庙宇,晨钟暮鼓,梵音袅绕,经幡飘舞,与桑科草原相得益彰,构成了甘南特有的藏族民俗风情。

甘南大草原,虽远犹近,千百里的追寻只为了你

占据着夏河县城半壁江山的拉卜楞寺,因草原而生,因草原而兴,走过了300多年历史岁月,如今依然香火旺盛,僧侣云集。尤其是保留完备的藏传佛教体系,使之成为藏传佛教徒们心中的圣地。街道上三三两两身披僧袍袈裟的僧人,以及琳琅满目的僧侣用品,是在告诉人们,拉卜楞寺与这座县城与生俱来的历史渊源。

甘南大草原,虽远犹近,千百里的追寻只为了你

从桑科往南,草原更加纵深辽阔。当置身于此,不由得会心情放飞,人世间的一切烦恼杂陈,也会顿然消失。

在接近郎木寺小镇40公里的草原深处,看到一片偌大的湖泊,这就是著名的尕海。尕海是何之意,至今也没弄得太明白,但却知是甘南最大的淡水湖。在无数人的心目中,尕海就是镶嵌在青藏高原东部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尕海依然处于原始状态,至今还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湖。搭眼看去,尕海波光粼粼,珍禽遍布,水天一色,静静地仰卧在海拔3000多米的甘南高原上,是甘南草原生命之源和藏族同胞心中的圣湖。

甘南大草原,虽远犹近,千百里的追寻只为了你

走过鸡鸣三省的郎木寺小镇,进入了川西北广袤的若尔盖草原。若尔盖草原没有了此起彼伏的丘陵沟壑,有的是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牧场,还有看不到边际的绿洲湿地。若尔盖草原平均海拔3500米,平坦开阔,一望无际,享有中国最美湿地和川西北高原绿洲之美誉。

甘南大草原,虽远犹近,千百里的追寻只为了你

春夏之交的若尔盖大草原,虽说还未进入盛夏黄金时节,但天高气爽,风光旖旎,绿草茵茵;草地中的大小湖泊,或星罗棋布,或连成一片,或细流相通,或宛如丝带;又如天空之镜,与蓝天白云揉在一起,构成了甘南川西北罕见的草原湿地奇观。置身于广袤的若尔盖大草原,会浮想联翩,甚至会联想到大海,也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地渺小。然而,胸怀却突然会变得无比宽阔。

甘南大草原,虽远犹近,千百里的追寻只为了你

从若尔盖草原北上,经迭部过腊子口,进入了重重叠叠的岷山山脉,然而草原却从未有消失过。岷山草原虽然没有了桑科草原那样的纵深,也没有了若尔盖草原那样的辽阔,但依然壮阔伟岸。其中岷县境内的狼渡草原,至今还是一块尚不被更多人涉足,保留着更多原生态的草原净地。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藏族同胞,日出而牧,日落而息,繁衍生息,守护着这片美丽而宁静的家园。

甘南大草原,虽远犹近,千百里的追寻只为了你

甘南大草原,虽远犹近,千百里的追寻,只为了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甘南   夏河   若尔盖   梵音   梵蒂冈   藏语   藏族   僧侣   星星点点   纵深   湿地   牧场   辽阔   百里   高原   草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