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深秋季节,我从青藏高原来到了江南水乡苏州。我真高兴,三十八年以后,我有机会再访苏州。从古到今,许多人向往江南水乡,千百年来,苏州水乡几乎成了江南水乡的代名词。苏州就是江南水乡最美的地方,那里的美景如烟如雾,如诗如画。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在苏州逗留期间,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金鸡湖了,尤其是清晨和傍晚时分的金鸡湖。记得到达苏州的第一天已是傍晚时分,约上同事老张和小李,乘坐地铁3号线出东方之门站4号出口,就到了金鸡湖西岸。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迷人的灯光彩带,这便是金鸡湖了。俗话说,有湖的地方,多半是有美景的。夜幕下的金鸡湖有着别样的韵味。看惯了青海湖的我觉得金鸡湖不是很大。微风轻拂,月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银光闪闪,就像一面巨大而又神奇的铜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象。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水是金鸡湖的韵律。金鸡湖的水在月光的映照下美得很特别,说她纯净,她不及青海湖的水那么清澈见底;说她迷离,她不及秦淮河的水那么旖旎醉人。可她那一副妩媚动人的娇态让人惜香怜玉,月光下极其艳丽,极其温柔,让人不忍离去。岸上四周的树叶,映着 五彩灯光,一丛一丛地倒影到水中来,在微风的吹拂下,变得那么生动活泼。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早上五点,来到了金鸡湖边,只是想看一看江南水乡的日出。这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在一处僻静开阔之所,静静的望着它。渐渐地,东边天空泛起了点点鱼肚白。深秋的晨风,缓缓掠过我的脸庞,犹如一位美丽的仙子用她的芊芊细手温柔地抚摸着我,带了点点湿意,凉丝丝的。又过了一会儿,鱼肚白渐渐地转成粉红色,东方的天际出现了橙色的彩霞。忽然天边出现了一道发亮的光,是那么的耀眼。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太阳终于露出了半个脑袋,像一个害怕陌生人的小孩,躲在金鸡湖的湖面上。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一颗完整的太阳,太阳似乎猜到了我的心思,用力地向上一跃,跳出了湖面。多么壮观呀!天空顿时变得亮堂堂的,几朵彩霞围在太阳身边,就像几位贴身保镖,整个金鸡湖就像换了一件衣服,在阳光下,湖水顿时变成了金黄色,远远的望去就像金色的地毯,这美丽的景象,让我久久沉浸其中。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在茫茫的夜里,看月光下的金鸡湖,千家灯火汇成古城的安详温馨,东方之门就是镶嵌其中的一颗明珠。比起其它城市,苏州显然少了一份浮躁之气,多了几份清幽之气。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月光下的金鸡湖,是五彩灯光的世界,每一座桥、每一条大道、每一艘游船、每一处建筑,直至每一棵树、每一个花坛等都发出绿的、黄的、红的、紫的、蓝的、白的光芒,不是银河落九天,胜似银河落九天。灯把金鸡湖之夜演绎得温馨而柔美,迷人而芬芳;灯把所有游人的目光浸染得如醉如痴,如梦如幻。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我在苏州小住一周,慢慢地体会姑苏古城千年风姿。去小桥人家做一回水乡之客;去寒山寺读一读张继《枫桥夜泊》的诗句。苏州分古城区和新城区,古城区保留着浓郁的本土文化,新城区展示了现代时尚。来苏州就想感受姑苏园林的柔美,感受古城人间烟火的缭绕,感受古运河小桥流水人家的宁静,感受这江南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夜晚的金鸡湖空气特别好,夜晚的苏州,是光与影优美的魔幻,真是喜欢苏州,完好地保存了老城区,又有现代化的美丽,古典又摩登。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夜晚悄悄地来临,月色中的山塘街,夜色中的金鸡湖,古老江南的符号随处可见,怀旧与创新共存,现代与遗韵辉映,传统而奔放,文明亦开放,正如苏州人内敛,散淡,平和的性格一样,这才是苏州的城市魅力所在,看似山水韵灵,实则天人合一。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苏州古城里,路面把这小巷衬得玲珑剔透,意味深长,小桥流水的苏州,宛若含苞的白莲,质朴而雅致地静静盛开。小桥,流水,人家这般清新宁静是从古城骨子里传出来的,在我的记忆里,苏州城到处是桥,五步一登,十步一跨,谁也不清一路上经过多少座桥,在水陆频繁割据的地方飞起一道道彩虹。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踏进苏州小巷,我感觉到了一种静,一种深入骨髓的静。是的,比起其它城市,苏州显然少了一份浮躁之气,多了几份清幽之气。这清幽之气就来自苏州小巷,来自小巷里散发清韵的青石板,来自小巷里简洁的石库门,来自小巷那“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民宅。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苏州的刺绣,沉静的创造。苏州的菜肴,明亮的喜悦。苏州的歌曲,不设防的温柔。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苏州的街道,宁静的幻梦。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苏州自古以来就是许多文人墨客笔下的仙子,每天清晨亦或者傍晚传来的寒山寺钟声宣告着一天的开始与结束。如果说青藏高原的美来自于巍峨的高山,磅礴的河流的话,苏州无疑是以其特有的小家碧玉吸引着无数的游人。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苏州古城的建筑多以粉墙黛瓦的徽派风格,古城区内没有高大建筑,房屋最高不超过四层楼,街道古朴干净,处处流露出古老文化的印记。当你漫步在观前步行街,苏州《乾泰祥》的丝绸一定会让你动心;外脆内鲜的百年老字号《哑巴生煎》会让你赞不绝口;松鹤楼的樱桃肉会让你回味无穷;地铁上那柔美的苏州方言声,会让你倍感古城的亲切;七里山塘运河的夜景,那小桥流水、蓬船会把你的思绪带到很远很远;乘坐黄包车到古城转一转,那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没有城市的喧嚣,有的只是自然的宁静与超脱,看着船桨荡起的波纹,也许历史就像河水一样越荡越远。这就是水乡,毫无疑问,苏州的魅力是独一无二的,“窈窕淑女”是对这座城市最好的评价,现代与古典的完美结合,犹如茉莉花的淡雅,清香,却让人回味。苏州的美在于她的含蓄,在于她的底蕴,在于她的小家碧玉,苏州的美是需要人慢慢体会的。纵使时光散去,繁华依旧。烟雨苏州永远像古老的书卷向世人展开。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在茫茫的夜里,看月光下故苏城,千家灯火汇成古城的温馨。记忆中的苏州,风是古风,水是遗韵,远眺虎丘塔,古意绵深,近赏拙政园,别致清幽。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如果说青藏高原山水的美像一杯烈酒的话,那毫无疑问苏州的美就像一杯才沏好不久的茉莉花茶,清丽,淡雅,令人回味。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去虎丘最想看的是中国的第一斜塔,这是一座砖石古塔,历经千年岿然不动,真是让人膜拜啊!最喜欢虎丘的佳木葱茏,很高很高的树,还有茶园与竹林,清风徐来,伴着星星点点的雨,好似人间仙境,快活似神仙。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虎丘塔依山而建因为地势的原因它是一座斜塔,素有‘东方比萨斜塔’的比喻。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寒山寺为何广为人所知,皆因为一个失意的秀才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写出了他的失意,也让世人记住了寒山寺。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寒山寺的魅力在于它的古朴,文雅,书卷气息。仿佛这里不是宣扬佛法的寺院更像是书院,一切皆因张继。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苏州就是以古城古韵而占优势,以古风文化而具底气。苏州湖光山色,山环水抱,见了苏州的山水,就能领悟文征明等明清山水画师的画意了。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拙政园简直就是我想象中的大观园,一进门感觉就和《红楼梦》书中描写得很像。有些名字甚至都一样,藕香榭、秫香馆与稻香村,卅六鸳鸯馆,都让人浮想联翩。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鸡脚旮旯、狐狸家的酸奶、梅菜扣肉饼、苏妃奶酪、糖粥铺子的糖芋艿和红豆沙小圆圆,在来苏州之前就背熟了网友们推荐的小吃,如此美的风景,不如边吃边走吧!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当我看到观前街、太监巷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辉煌的彩灯装饰得得月楼、松鹤楼的姿影,看到那些街上的游人,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闻到闻名海内外的苏州佳肴的清香的时候,不禁为苏州的太平盛景而万分感动。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说到山,天平山便是苏州最典型的一座山,她以“怪石、清泉、古枫。”为“三绝”而著称。天平山“秀在千山有草木葱茏,万壑有碧水争流。”值得一游。登上山顶,往下眺望,俨然一幅明清山水画。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历史的苏州是风雅的,而今的苏州是浪漫的,风雅是因为文化,浪漫是因为现代化的发展。

苏州,就如同一幅山水相印、画意深远的明清山水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苏州   姑苏   彩霞   青海湖   金鸡   青藏高原   斜塔   画意   彩灯   小桥流水   清幽   画卷   小巷   明清   深远   古城   山水   月光   城区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