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苦再累,也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在当今社会,很多家庭有太多无奈,父母不得已放弃陪伴在孩子身边外出务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着。孩子认知上的缺陷也是这样造成的。

再苦再累,也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在一个长假期,我回到了农村老家,在镇子上看到了很多孩子,他们都是跟在爷爷奶奶身边年龄普遍都还很小,衣着不是很整齐也并不那么干净,仔细观察的话能看到皮肤上那一层污垢,他们天真烂漫四处玩闹,男孩子翻牌,女孩子跳皮筋。一些年龄大些的初中生,混入社会,在朴素的小镇上表露出唯我独尊的画面。这大部分都是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孩子嘛,开心就行了,所以爷爷奶奶会认为这些无可厚非。但是小编觉得,孩子过得开心自在是很好,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也会让孩子的眼界很窄,生活的世界就这么小,限制了孩子宏伟未来的可能。

再苦再累,也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我的周围也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都在各不相同的环境中成长。

小李同学,十六岁的妙龄少女,离异家庭。打小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所以除了爷爷奶奶,对外人并不亲切。爸爸在外务工,每年也就回家一两次,在16岁这个年龄,对并不熟悉的父亲有很强的排斥,不喜欢父亲碰自己,自我保护感很强。

小巩同学,今年10岁,妈妈生了个小弟弟,可是他对家里这个新成员并不友好,他觉得爸爸妈妈会更加地疼爱弟弟。小巩很有脾气,不写作业,玩手机看电视,只要自己喜欢便会从别人手里抢玩具,面对父母的责骂也会顶嘴。

再苦再累,也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小韩今年17岁,父母外出务工,生活中没有父母的陪伴,久而久之她变得很没自信、胆小、怯懦的性格,大部分事情会藏在心里,不喜欢与家人沟通。

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烦恼和无法避免不好的习惯,试问,孩子这些毛病都是他自己一个人造成的么?

回答:当然不是!!!所有父母需要认真对待。

再苦再累,也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人之初,性本善。坏人不是天生的,都是后天成长的环境养成的,身处不同的环境也会给孩子不一样的心理变化。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是孩子第一位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在我们眼中很小的一件事就可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巨大挫伤,严重的也许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和行为习惯。

那么,如何合理地规避这类问题?

根据经验以及当今社会的现象总结出下面4点。

再苦再累,也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一、孩子的自主性要从小培养。

自主性的意思是指行为主体按照个人意愿行事的动机、能力或特性。

现在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孩子的生活环境也变得温暖,在舒适宜人的环境里就容易养成惰性,在这时候,爸爸妈妈的教育就很关键了,在孩子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后期就容易游走在妈宝、啃老之间。所以,要从小时在适当的时机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让他自己做思考,自己辨别事物的对错,在到自己决定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苦再累,也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第一步我们让孩子在一些小事上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心性并不成熟,孩子也许会选择错误,这也不要紧,爸爸妈妈千万不要有过激的回应,要以理性和孩子分析,然后负责和承担结果。

第二步我们要教会孩子劳动。劳动不是说一定做家务,可以是手工,可以是写作业等,要让孩子感受到劳动要付出,付出后能有回报。孩子喜欢上劳动,而且自己主动去劳动,自己的衣物自己洗,自己的玩具自己整理等。

再苦再累,也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最后,要让孩子慢慢学会独立,没有哪个孩子可以在父母的怀抱里待一辈子,因此早一些让他们明白人情世故以及生活技能对他们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孩子放学后不喜欢写作业。培养好孩子的自主性,这一点也会慢慢改变,他们会明白作业是他们自己必须要完成的事情。

再苦再累,也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2.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想要多了解孩子的一些情况,那必定少不了沟通交流,该如何与孩子进行友好的沟通呢?

首先要放下自己的威严,与孩子平视,此时更多的应该是你是他们的知心朋友,若依然保持着一种长辈的架势,以咄咄逼人的语气进行提问,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待审问的犯人,那么这些事情就不应该告诉你们。

其次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先冷静下来客观地跟他分析所发生的事情,让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能直接去否定和批判孩子,如果孩子最终换来的是责备和惩罚,那么孩子以后遇到事情会因为胆怯而选择隐瞒。

再苦再累,也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如今很多有矛盾的家庭大多都是没有进行沟通而产生的误会,年龄稍长的父母没有了解孩子所生活的社会可能理解不了孩子的一些做法;孩子思绪还未成熟,可能还处于叛逆期,他们想要自己理想的生活,逃离父母的禁锢,也体会不到父母的用心良苦。

通过交谈,父母试着去相信孩子,孩子懂得理解父母,如此一来家庭和睦,何乐而不为呢?

放下沉重的包袱与孩子来一段内心深处的谈话吧!

再苦再累,也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3.要正确与孩子相处。

如何与孩子相处呢?

首先,确定好身份,有时可以像孩子的朋友一样在开心的时候陪他开心,在难过的时候开导他,有时要像老师一样在做错的时候纠正他,在气馁的时候鼓励他。找好合适的角色,能更好的融入孩子的内心,与他相处。

再苦再累,也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其次,不能过于溺爱孩子,要是非分明,不能明知道孩子错了却还是一再纵容他,如此非但不是爱他反而还害了他。会使孩子的内心过于强势,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在孩子以后自身的交涉圈会受到阻碍。

但是最最重要的就是陪在孩子的身边。据了解,在二零一六年,中国留守儿童约九百零二万人。这么多的孩子都在没有父母的参与下长大。都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又如何谈相处呢。无论如何孩子都是爱自己的父母的,她们在还没有成长起来的时候也渴望有父母的陪伴和照顾。

再苦再累,也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4.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很多时候孩子都是跟着家长在一起,因此,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从孩子开始牙牙学语,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

当孩子在身边时,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不要使用不文明的语言。多带动孩子做一些积极向上的活动。 比如在公交车上给年龄大的爷爷奶奶让座;在遇到弱小事物时能够给予一些帮助;爱护公物,同情小动物等。让孩子的感情更加丰富,懂得体会冷暖。

再苦再累,也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有时父母需要在孩子面前隐藏一下自己的情绪波动,成年人的世界很辛苦,常常会因为生活的琐事而造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崩溃,但是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还是不要选择将脾气发在孩子身上,或者告诉他们你的负面情绪,因为情绪有时像病毒一样具有传染性,在孩子的面前爆发会给孩子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当前生活状态,不要把自己的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多一些积极思维。

孩子的生活不一定要很富足,只要温馨;孩子的生活不一定要很出彩,只要平安幸福!当他们长大后能独当一面了,就会发现:家里永远是个温暖的地方!

再苦再累,也不能让你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陪伴,不论生活如何,只要父母在身边陪伴,

家——便是最好的港湾!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孩子   作业   情绪   面前   爸爸   年龄   事情   父母   错误   身边   妈妈   老师   儿童   环境   家庭   社会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