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用心教育的孩子,结果还是比不过“放养”的孩子?

首先我希望她的世界,永远不存在,跟别的孩子“比”,因为她只需要做她就好,我的用心同别人的“放养”无关。

我一直用心启蒙用心教育孩子,是因为我希望能知道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从而让她能做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事。

为什么家长用心教育的孩子,结果还是比不过“放养”的孩子?

我希望点燃你对知识的兴趣之火,于是能快乐地去探索世界;

我希望她有自己的梦想,知道自己要什么,想做什么样的人;

我希望她不要小瞧自己的力量,只要足够努力,小小的肩膀一样可以扛起大大的梦想;

我希望她对自己充满信心和期待,对每一个明天都充满着希望;

我希望她内心充满爱和温暖,在受伤的时候能有自己的办法为自己疗伤,在摔跤的时候能努力爬起来,坚强往前走;

我希望她善良诚实,勇敢地去面对这个世界的不光彩并且努力去改变;

我希望她每一天都比昨天的自己更棒—点点,不断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每个人智能类型不同,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学霸的料。

加德钠多元智能告诉了我们这点:有的人就是天生音乐家,有的人就适合当领导。

莫扎特读再多的书也当不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喉咙说破也做不了马丁路德金等等,所以,这有先天的差异。

孩子之间没有可比性。我不建议对孩子做横向比较,但建议你多纵向比较,关注孩子成长。

为什么家长用心教育的孩子,结果还是比不过“放养”的孩子?

学习好坏除了先天气质差异,还受后天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风格等影响。

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就在于最优化孩子的这些方面,这也是家庭和学校需要着力的地方。

为什么家长用心教育的孩子,结果还是比不过“放养”的孩子?

圈养与放养

家长所谓的“用心教育”如果是事必躬亲面面俱到安排好孩子的一切,反而损坏孩子的“自我决定需要”,不利于激发动机和培养孩子真正的学习力。

而且如果孩子缺乏自主玩耍的机会,也不利于发展好奇心和兴趣,不清楚自己的目标,这对于“内驱”却是至关重要的。

一些放养的孩子可能正是因为“放养”,具有更多自我决定的机会,更加清楚自己的目标,因而也更加具有内在动机~当然如果放养过头,对孩子不管不问,也不利于孩子成长。

所以,“圈养”和“放养”都要适度。

如果是你,你会有这样的想法么?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点赞评论关注我,私信免费领取《正面管教:实用养育工具,高效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力》电子版+音频课程(32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路德   莫扎特   马丁   爱因斯坦   用心   孩子   先天   动机   差异   家长   自主   兴趣   适合   自我   目标   努力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