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殖民地的二当家?印度海外移民说


英殖民地的二当家?印度海外移民说

相识


14年的最后一天,踏上去飞往坦桑尼亚的航班。第一次出国,不知道怎么填写入境单的入住酒店信息。求助邻座的印度人帮忙填写,第一次接触海外印度人。

在非工作将近两年时间,遇到形形色色的印巴裔坦桑尼亚工商主。后来在菲律宾工作期间也经常遇到骑着摩托放高利贷的印度人。印度人的外貌特征和抱团倾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印度人移民海外历史和文化经济输出丝毫不逊于华人华侨,在不少国家移民数量远超华人华侨。

印度作为英国女王王冠上一颗明亮的宝石。印度裔移民是伴随着英帝国殖民扩张而进行的,属于帝国内部流动。因温顺的性格和相对部分土著较高的素质,被英国作为廉价高质劳动力和以夷制夷的筹码带到世界各地。因印度人的英语流利程度和对教育的重视,印度人常作为工商业主和律师医生等中产阶级,英国也有意扶持印度人压制土著,印度人也时常以二当家和殖民地管家身份自居。

我们从印度、印度人、印度移民说起。


印度简史

英殖民地的二当家?印度海外移民说

谁是印度人

英殖民地的二当家?印度海外移民说

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三个国家主要民族在印度均有广泛分布。印度的官方语言印地语和巴基斯坦官方语言乌尔都语是一种语言的两种拼写方式。


印度数千年的历史,分裂割据时间远超统一时间,统一王朝也没有中国古代王朝长久的中央集权。印度人是随着不同民族的入侵而发生种族更替与融合形成的。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佛教相邻共生。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突厥人、蒙古人,你方唱罢我登场。缺乏统一的民族国家认知,印度裔对故乡和宗教的认同大于对母籍国的认同。

印度裔移民来自于印巴未分治前的印度次大陆,来自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不同地区有称呼为印度裔,有称呼为印巴人。


开始

英国1600年入侵印度莫卧儿王朝,1757年逐步占领印度。

英国拥有庞大的殖民地,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殖民地。

1833年英国废除奴隶制。开始引进劳工,作为殖民地的印度,拥有庞大的贫困人口,印度作为文明古国,有成熟的耕作、手工技术和经商传统,并有高于非洲黑人的素质和相对温和的性格,作为劳工备受殖民者青睐。

亚洲

英殖民地的二当家?印度海外移民说

印度裔移民基本遍布每个亚洲国家,入籍并保持独特的文化和身份认知的有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印度裔主要为经商和务工,大部分印度裔不具备当地公民权。


亚洲印度裔的三种面孔

一、公民: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印度移民马来西亚有几个世纪的历史,早期以少量穆斯林为主,到19-20世纪,因大马发现锡矿和橡胶种植园的发展,英国大力引进华人和印度人。

新马的印度裔90%以上为印度南部的肤色较深的淡米尔人(又译泰米尔人),现在新马的淡米尔人主要从事中低端劳动工作。

印度裔马来西亚人210万(占总人口的7.4%),前首相马哈蒂尔有印度裔血统。

印度裔新加坡人约25万(占总人口的7.4%),新加坡第三任总统蒂凡那为印度裔。

马来西亚有独立的淡米尔小学(淡小)教授母语。

淡米尔语是新加坡的四种官方语言之一。新马印度裔的语言文化保存较好。

二、印侨:中东

中东印度裔主要作为劳工和商人,虽人口众多,目前还是客居身份为主,大多数没有公民权。


三、难民:缅甸

作为印度的邻邦,缅甸拥有110万印度裔,大部分为孟加拉罗兴亚人,讲孟加拉语。1824年英国入侵缅甸,1886年,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在英国殖民前后由孟加拉迁入缅甸。缅甸独立后不承认罗兴亚人为缅甸的民族,造成现在的罗兴亚难民问题。目前罗兴亚难民多由同族的孟加拉接纳。


非洲

英殖民地的二当家?印度海外移民说

东非:

1890年,处于瓜分非洲的狂潮期间,英殖民者为巩固殖民地和拓展非洲内陆地区,修建从肯尼亚港口蒙巴萨到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铁路。英国从印度招募了3万多人的劳工。施工完毕,印度人留在东非地区。后来英殖民持续引入印度移民。


南非:

南非拥有130万印度裔,占总人口的2.3%。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本土印度裔群体,即出生在所在国的移民。印度移民主要来自于19世纪的契约劳工,从事制糖厂工作和开采矿物工作。

南非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使用英语。

印度圣雄甘地生活在南非21年。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作为海外印度裔比例最高的国家地区,占比62%。废奴运动之后,英国大力引进印度劳工,从事种植甘蔗和制造业加工工作。现在毛里求斯完全是个印度化的国家,印度裔在各个方面占主导地位。


欧洲

英殖民地的二当家?印度海外移民说

英国:

作为印度的前宗主,英国占有欧洲最多的印度裔。印度裔回流英国,始于20世纪初持续至今,期间接纳从不同国家回流的印度裔,包括被乌干达前总统驱赶的印度移民。


北美洲

英殖民地的二当家?印度海外移民说

美国

印度裔进入美国稍晚,始于20世纪前后,以小商小贩为主小规模移民。1960年后,以中产阶级和受过高等教育为主流。并产生了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和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等高管。


南美

英殖民地的二当家?印度海外移民说

圭亚那:

海外印度裔比例第二的国家,15世纪西班牙入侵,17-18世界荷兰占领。1814年沦为英殖民地。废奴运动之后,英国大量引进印度契约劳工。


大洋洲

英殖民地的二当家?印度海外移民说

斐济:

印度人为第二大种族,印地语和斐济语英语并列为官方语言。

1874年斐济沦为英殖民地。为开展种植甘蔗等劳作引进印度人,1916年,契约劳工制度结束,印度劳工留在斐济。


印度裔的财富与权力


财富:

穆罕默德·德沃基在奥斯特贝:坦桑尼亚首富

苏迪尔·鲁帕拉里亚:乌干达首富

非洲福布斯富豪榜前50名,印度裔占据3位。

印度裔占据东非和南非(国家)数量庞大的大中小型企业。并成为东非和南非最富种族。


权力:

暂时统计印度裔不占优势的国家

英殖民地的二当家?印度海外移民说


颠沛流离的印度裔

乌干达:

1971年,乌干达独裁者阿明上台,鉴于经济恶化,社会矛盾尖锐。黑人贫困,阿明对国内富裕的印度裔下手,1972年开始驱逐境内的8万印度裔,因印度裔主要持英国护照,大部分印度裔移居英国,少部分移居周边非洲国家和加拿大。

1979年,阿明政府倒台。1991年总统穆塞维尼邀请被驱逐的印度裔重返乌干达。

目前乌干达印度裔人数高于被驱逐前的人数并入乌干达籍。


罗兴亚人:

罗兴亚人由英殖民者从孟加拉引入缅甸从事农业耕作,缅甸独立后,不承认罗兴亚人为缅甸公民,缅甸政府和民众与罗兴亚人多次发生冲突并驱赶罗兴亚人,导致罗兴亚难民分布于印度和周边国家。


印度裔真的是英殖民的二当家吗

印度裔是被英国带到世界各地的,有作为军人被带往香港等地,但更多的是作为契约劳工从事种植、开采矿物等工作。同土著一样备受殖民者的歧视,但凭着印度人对教育重视的程度,流利的英语和较高的素质和商业头脑,一代代扎根本土成为中产阶级,逐步受到英殖民者的重视,但远没到二当家位置,充其量是帮助英国开展殖民经济、钳制土著的工具。

印度裔真正崭露头角还是在殖民地独立之后,部分国家白人撤退,当地土著没有经商和建设的经验。印度裔逐步控制经济版图并开始参政。

当英殖民者退出殖民地,毛里求斯,斐济,圭亚那印度裔占据人口多数的国家,印度裔成功翻身成主人。

而在人口不占优的黑非洲,则转身成为当地精英派,经商参政两不误。

英国和美国加拿大,印度裔凭借着流利的英语、较小的文化隔阂和较高的参政热情,逐步接近权力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印度   殖民地   东非   毛里求斯   斐济   乌干达   米尔   孟加拉   土著   缅甸   移民   南非   印度人   英国   劳工   海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