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政策来了

2021年6月6日 星期日 晴

五月的最后一天中央宣布了三孩政策,几家欢喜几家愁,总体而言,这是一项利好消息,为许多有意愿生三孩的家庭带来了福音。为什么中国的计生政策在8年内从单独二孩走向全面三孩呢?这是根据新形势做出的新战略决策,这个新的形势主要是中国出生人口减少,老龄化趋势加强。



“三孩”政策来了




根据2018卫生与健康的数据,中国老龄化社会现状是:60岁以上人口2. 4949亿,占总人口17.9%;65岁以上人口1. 6658亿,占总人口11.9%。而2018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同比2017减少200万人。2020年预计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人,成为超老型国家,2040年我国老龄化程度将达到峰值3.5亿人。

老龄化是问题,但它不是能够导致国家灾难或者个人严重不幸的危机。它是可以调整的,国家正在积极调整这方面的政策。老龄化的问题是我们实现了小康和富裕后的副产品,贫穷不可能带来长寿,只有经济发达的国家才会出现这个问题。中国做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生这个问题也不足为怪。

现在有条件了,我们发现孩子少了,应该多生一些,国家也开始倡导,但下一辈的孩子有他们的想法和压力,不太愿意像上一辈那样越生越穷或者成为所谓传宗接代的机器。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富裕阶段,生育欲望降低,这也很正常,总有个转弯或者适应的阶段,要给年轻人时间、物质奖励和政策支持。

当然,这项大的政策还有许多配套措施,比如: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同时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还要提高优生教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而且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试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

国家出台和调整政策的时候,都会征求许多专家、学者的意见,都会有比较完善的配套措施的,从医学、教育、养育等多方面给予“三孩”家庭扶持,绝对不会就是一个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这项政策的出台一定会逐渐引导中国走出目前少子化社会的模式,特别是引导人们对家庭幸福观念的改变,回归中国传统多子多福的家庭模式。很多人说,生育意愿已经没有了,调整了也没用,这只能说是鼠目寸光。



“三孩”政策来了




中国的重大战略之一就是要克服老龄化逐渐加重趋势,这个过程将是国家政策引导下的一个自然而然过程,是人们追求家庭幸福的一个美好结果。这当中肯定会有人继续选择少生甚至不生,还是会有丁克家庭的存在,那的确是个人的自由,没有人能够强迫别人生孩子,但是愿意多生的人将会越来越多,这就是新政策导向的目标,也是新政策配套措施给能够生育的人群一颗定心丸,让人们生得起、养得起、教育得起。

现在生育的主力是80后和90后,80后90后普遍是独生子女,结婚后有四个老人,这四个老人有人可能说成是四个老人需要照顾,另一个角度说就是,这四个老人可以轮流帮忙带娃,所以,这个年龄阶段的赶紧生,趁着老人们身体健康,还能带孩子的时候……


而70后多数已经过了生育年龄了,再生二胎三胎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女人卵巢功能已经衰退了,而且怀孕、生产的过程对于高龄孕妇都是非常危险的。同时,新生儿出生缺陷也会明显增多,因此,这个年龄阶段的许多人即使有生育意愿最好也别生,这是为了母子的健康和平安。

我想这个三胎政策,可能不同的人群反应不一样。有的人可能一个都不想生,有的觉得一个足够啦,还有的,最多两个到天了。但是有些地方似乎是生2个的居多,生育3孩的愿望,似乎比目前网上表现的是要强不少,甚至有少数人已经在渴望办理“三胎”准生证了,只是这个群体不会大张旗鼓地去宣扬。


人口代际更替,需要每对夫妻生育2.1个孩子。政策出来了,有人选择多生,有的选择不生或少生,只要能够大体平衡就行了。目前社会,养活一个孩子还真不难,压力也不大,但是要养好一个孩子,教育好一个孩子,压力真的很大,国家配套政策只要能够切切实实缓解大家的各种负担和烦恼,我想生育的巨大意愿就能够释放出来。



“三孩”政策来了




不过,现在大城市房价太高,生活压力太大,使许多年轻人“为自己而活”,“及时享乐”,不敢生不愿生。当社会富裕了,福利有保障了,使得“养儿防老”显得不那么迫切了,年轻人生儿育女的意愿就减少了许多。但面临人口严重老龄化,社会福利有一天可能无法保障,那么生老病死可能还是像过去一样,只能依靠自己骨肉至亲来解决,这时候,很多人还是会心甘情愿地去生孩子、养孩子了。

要知道一个社会创造财富的主力是年轻劳动力,当一个人老了,失去了创造财富的能力,他需要由青壮年劳动者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任何一个社会,如果创造财富的青壮年比例非常低而消耗财富的老年人比例过高,那压力就会非常大,甚至难以继续维持下去。

很多人指望“国家来养老”,但国家养老所需要的财富依然要由青壮年劳动人口来创造,国家都是老人的话,那谁来创造财富?谁又来养老?我们不能只高兴兴兴的计算省下了多少养孩子的钱,只图自己眼前的利益和享乐,而忘记了等我们老了是需要孩子来赡养和照料。

只要很多人想明白这个道理,他就会想着尽量多生孩子的。这不仅仅是国家的问题,更是关系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前途、命运,关系着我们将来的养老的问题。“三孩”政策来了,给我们也带来了许多思考。



“三孩”政策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政策   青壮年   独生子女   中国   富裕   意愿   人口   老人   年轻人   压力   措施   孩子   家庭   社会   国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