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大讲堂」范藻教授讲述对电影《长津湖》的美学反思

仅有致敬是不够的范藻教授讲述对电影《长津湖》的美学反思

10月12日晚7点,文学与传媒学院2021年秋季“文心讲坛”系列讲座《仅有致敬是不够的——电影<长津湖>的美学反思》在忠孝大楼A207举行。本次讲座由国内知名美学家和文艺评论家,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文学专委会副主任范藻教授担任主讲人。文学与传媒学院宋玲教授与近三百名同学一同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范藻教授通过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来源并进行现场演奏的方式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从而引出了本次讲座的重点——由“致敬”到“反思”。他用结合自己从前所见所感的方式介绍了长津湖战役的具体情况,并引出电影《长津湖》在中国电影史上所取得的纪念性成就。接着通过介绍电影角色的人物定位和剧情,表现出对于保家卫国的战士们致敬的态度。

「锦城大讲堂」范藻教授讲述对电影《长津湖》的美学反思

「锦城大讲堂」范藻教授讲述对电影《长津湖》的美学反思

紧接着,范藻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长津湖战役的背景与成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奋战,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歼灭美军一个整团的记录,收复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范藻教授把电影《长津湖》的美学反思分成了三个阶段:致敬、比较、反思,他从致敬方面为同学们讲述了“保家卫国的人是最可爱的人”,回顾了抗美援朝战争电影,做了《上甘岭》、《英雄儿女》等抗美援朝电影的介绍,并用口琴演奏了《英雄战歌》。范藻教授善用对比,电影《长津湖》与其他抗美援朝电影的不同之处,他从主题、人物、构思、风格四方面一一阐述,让同学们印象深刻。范藻教授还分别从人物、细节、内容、主题歌、情节五方面指出了《长津湖》的遗憾之处,由这个问题引出了抗美援朝类的影片该如何创新的问题。他提出要用美学审视,从美学角度对生命意义进行反思,战士要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崇高精神,导演要有“删繁就简三春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的艺术魅力,观众要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体验效果。

「锦城大讲堂」范藻教授讲述对电影《长津湖》的美学反思

最后,范藻教授提出了两个创新策略:一是依托历史的真实,发挥艺术的想象,表现英雄人物的成长,再现著名战斗经历,走进典型事件的背后;二是实现“三性”的统一,人性的脆弱,党性的坚强,女性的柔情。

晚上8点50分,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锦城大讲堂」范藻教授讲述对电影《长津湖》的美学反思

来源:成都锦城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上甘岭   美学   壮志   删繁就简   教授   保家卫国   战歌   志愿军   电影   大讲堂   战役   讲座   文艺   人物   学院   旅游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