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1881年9月25日,鲁迅在绍兴出生,因为年少时家中遭遇变故,以及对绍兴师爷无甚好感等原因,他总不肯承认自己是绍兴人,自成年就漂泊在外,晚年也不愿归故里。但他作为绍兴人的口味,却是萦绕一生,始终没法改变的。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1935年3月15日,鲁迅收到母亲寄给自己的家乡土产,于是在回信中说:“小包一个,亦于前日收到,当即分出一半,送与老三(指周建人),其中的干菜,非常好吃,孩子们都很爱吃,因为他们是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干菜的。”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这里的干菜就是绍兴特产乌干菜,又叫霉干菜,或许因为“霉”字不雅,所以也被外乡人称作梅干菜,但其实和广东惠州的梅菜是两码事。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过去的绍兴,一到11月中旬,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乌干菜,这种习惯直到现在都有很多人在保持。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从鲜嫩的芥菜、油菜或白菜,到腌缸中的百炼千锤,再到重见天日后的日光暴晒,经历了这仿若涅槃一般的过程,乌干菜才会脱胎换骨,变得乌黑油亮,香气扑鼻。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绍兴人行至五湖四海,只要带着乌干菜,就可以治愈各种水土不服。对于绍兴人来说,乌干菜已经远远超越了菜的概念,这是深入骨髓的乡愁,如同生来就流淌在血脉之中。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用乌干菜烹制出的众多菜肴中,最让外地游子怀念的无疑就是干菜焖肉,鲁迅还做过这道菜给胡适吃,而绍兴籍演员江一燕最想念的味道就是妈妈做的干菜焖肉。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猪肉里的油脂,唤醒了干菜里经由时间转化而来的风味,干菜则吸收了肉的肥香变得甘香润口,两两相互成就,实在是下饭圣品,难怪绍兴俗语道:“乌干菜,白米饭,神仙见了要下凡!”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到了夏天,将时令的河虾、薄切的笋片和一把霉干菜大火煮开,咸鲜爽口的干菜汤就诞生了。暑热没食欲,喝一口干菜虾汤,就又满血复活了。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绍兴人不仅爱“霉”,还嗜“臭”,袁枚于《随园食单》中曾说:“绍兴人喜食臭,吾杭友善率而效之,如苋菜腌之,使溃乃而蒸之,浇以麻油,又若干千层豆腐并取儿霉之,乃花椒麻油拌之,闺阁中嗜者,尤有海滨逐臭之风”。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绍兴三臭,菜梗为王,臭苋菜梗曾被陈晓卿官方认证为“中国最臭的菜”。在三伏天,一年中最燥热的时节,别地的人饮绿豆水、酸梅汤解暑,绍兴人的夏日续命丹却是那臭苋菜梗。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江苏高邮人汪曾祺,对绍兴“臭”食相当熟悉,他在《五味》中介绍了此一极品:“苋菜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入臭坛。臭熟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一吸,芯肉即入口中。这是佐粥的无上妙品。我们那里叫做‘苋菜秸子’,湖南人谓之‘苋菜咕’,因为吸起来‘咕’的一声。”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当一坛霉菜梗捞完后,剩下的卤水也被绍兴人奉若至宝。浸入各种食材,一天之内便可取出食用,臭毛豆、臭芋艿、臭冬瓜、臭南瓜、臭白菜……都似乎得了臭王传艺,变身下饭绝绝子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绍兴臭豆腐可谓“臭名远扬”,曾被美国知名美食杂志《美味》(Saveur)评为“最不寻常美味”,杂志称其“恶臭但纯粹,让人躁动不安同时又无比可口”,这种欲罢不能的矛盾感想必说中了无数吃货的心情。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而最纯粹最正宗的绍兴臭豆腐,至少需在臭苋菜梗卤汁里泡上一天一夜才可制成,所以还是来绍兴本地才能吃到臭豆腐的精髓。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如果你也是“无臭不欢”,可以挑战 “蒸双臭”,这是来自臭苋菜梗和臭豆腐的双重暴击,如果还是觉得未达爽点,还有“蒸三臭”、“蒸四臭”等着你。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但不管是“霉”是“臭”,绍兴人的美食标准必须有的一项就是:下酒!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袁枚曾盛赞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掺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绍兴酒”又称“黄酒”,它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巷子铺里的黄酒棒冰,甜品店里的黄酒奶茶,这是属于绍兴“沉醉”的方式,连日常一碗疙瘩面,也要滴些黄酒进去,酒精蒸发掉之后遗沉的酒香,是绍兴让许多简单的餐食变得好吃的秘诀。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绍兴是天下闻名的酒乡,江一燕曾说:“在我的血液里,一半如水清澈,一半似酒浓烈。”绍兴人家的孩子,从小在千年手艺酿造的酒香,与陆游、王阳明的诗文,以及王羲之的书法中浸染。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美食、美酒、美人、山水、戏曲、诗画……造就了绍兴深藏骨子里的风雅。历史的层叠和遗存,让这座越国古都,俯首遍地皆是珠玑。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漫步于这座古城,随处可见一座座飞檐翘角的乌漆外墙,静静矗立河岸,院落式的房子透着淡宕古朴的神韵,这就是绍兴台门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台门”一词最早始于春秋时期,是对天子诸侯的住宅的别称。随着历史的变化,具有一定规模、封闭独立的院落都被称之为“台门”。曾经的绍兴古城,“十庙百庵八桥亭,台门足有三千零”。当地的传统民居,以“台门”样式为正统。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台门由门斗、天井、堂屋、侧厢、座楼、园地构成一座独立的宅院,大多是三进结构,“进”就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建筑,中间多是大堂,左右是房,每进以天井分割,两边厢房相连。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周家老台门即鲁迅祖居,系鲁迅祖上世居之宅,在鲁迅故居以东70米处,与三味书屋隔河相对。老台门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中轴建筑前后四进,是绍兴市区现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位于柯岩鲁镇的九间楼赏祊酒店,便是一座采用了反转乌墙的模式建造的台门酒店慢品水乡古韵!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绍兴九间楼赏祊度假酒店


九间楼赏祊酒店位于绍兴柯岩风景区的鲁镇,距离黄酒源地古鉴湖仅一步之遥,独特的地理位置让酒店闹中取静,颇有“小隐于野,大隐于市”的风姿。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九间楼”的名字也颇有深意,曾经它是徐光启位于上海南市区的书房名。老板是徐光启后人,为了纪念祖上,特取名“九间楼”。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黑色玄秘幽深,包容万象,越人“尚黑”之风自古有之,以乌毡帽、乌干菜、乌篷船为代表的“三乌文化”,早已广为人知,而在住的层面,绍兴也有极具特色的乌墙台门建筑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九间楼的反转乌墙,是台门建筑的典型表现手法之一。墙面“计白当黑”,白墙为底,用黑漆线脚勾画出轮廓和装饰,无论柱子、梁架还是窗扇通体为乌漆色,使得室内和室外连贯成一体。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汉代,是中国砖雕艺术的集大成时代。后世的大宅,大都就地取材,用砖雕或木雕来烘托建筑之美。九间楼也延续了此种艺术手法,客房内,墙头,处处可见细节之美。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踏入酒店大门,便能感受到与苏式园林截然不同的硬气:四方的格局,方正大气又不失精致。酒店的每进屋宇之间都采用天井相联,使前后两屋有间距相隔。夏天,空气流通,一室清凉;冬天,满室阳光,温暖舒畅。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 豪华套房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 院景套房


大小院落内,散布着郁郁葱葱的绿植,很多比鲁镇还要高龄,被维护得极好,阳光从东到西,细碎的光影穿过树叶洒在身上,泡一壶好茶,摇一柄蒲扇,这一刻真正是无事小神仙。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绍兴是浙菜的摇篮和发祥地,糟醉霉臭酱腌,菜品独特且浓烈。想要品尝藏在绍兴台门里的老底子美食,九间楼赏祊酒店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绍兴人的传统饮食习惯,具有明显的越地饮食特点,比如“蒸、煮、焐”烹调特色,许多菜肴富有水乡风味,注重原汤原汁、清油忌辣,常用鲜料配以腌腊食品同蒸同炖,加上绍兴老酒,醇香甘甜,回味无穷。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干菜焖肉是绝对的主角,原汁原味的霉千张蒸肉饼初尝需要勇气,酒店自制的酱油肉精选腊肠咸鲜好滋味,是黄酒的最佳搭档!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最后来上一口松软的霉干菜炒饭,品一口无油又消暑的笋干番茄汤,这一顿才算吃得落胃!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酒店内还有一处隐秘的日式温泉汤池,步入其中仿佛一秒穿越到了小京都。抬头看着星空,沐浴着晚风,跟家人朋友一同泡汤聊天,卸下疲累与燥闷,重获一身清爽惬意!(使用另外收费,并需要提前预约)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柯岩风景区


九间楼赏祊酒店所在的柯岩风景区始于汉代,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浓郁的古越文化内涵,特色的古采石遗景、小桥流水的江南风光……在这里都能一览无遗。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柯岩为柯岩风景区的核心景区,三国时期,这里曾是一处采石场,历代匠人不断采石,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姿态各异的石宕、石洞、石潭、石壁等石景;至宋代成览胜之地,陆游留有《柯山道上》诗作;清代,已形成著名的柯岩八景。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云骨最为奇绝,号称天下第一石,是隋唐(1300年左右)以来采石而成的一大奇观。从平地上直插云霄,形体曲折,上宽下窄,犹如一座颠倒过来的宝塔,可称奇观。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天工大佛开凿于隋代,竣工于初唐,历经石工三代凿成,高20.8米,两耳可通人,为浙江四大石佛之一。佛像宽颐广额,法相敦厚慈祥,面部丰满圆润,仪态文静端庄,是江南古石刻艺术珍品。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南无阿弥陀佛”摩崖,位于“柯岩”摩崖左侧岩壁上,刻于清光绪岁次丁酉二十三年(1897),均楷书、阴刻,该题记为绍兴发现的单幅面积最大的摩崖。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鉴湖是绍兴的“母亲湖”,坐一叶轻舟,无论是乌篷船、摇橹船还是画舫,都是游览古鉴湖最好的方式。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乘坐游船到达的地方便是“酒岛”,绍兴黄酒之所以好,全依仗鉴湖水。离开了鉴湖水,就算用完全同样的工艺,酿出的也不是绍兴黄酒了。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鲁镇本是鲁迅笔下虚构的小镇,而柯岩却将这里还原了出来,咸亨酒家、古戏台、鲁祠、当铺,在这儿都能找到。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小镇用情景剧的方式将鲁迅笔下的人物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阿毛等人物活灵活现地搬到你眼前。还不过瘾,那就去看一场“鲁镇社戏”,让你一次穿越回百年前。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近日,鲁镇广场夜市也重新开启。“夜鲁镇·市集”是一个多元化的夜市,在这里你能看到国潮百货、珠串文玩、工艺陶瓷、糖画棉花糖、网红冰淇淋等等,最适合吃喝玩乐消暑闲逛!


鼻子在地狱,舌头在天堂!让江一燕念念不忘的家乡味

————-

关注我,每天更新文章

带你看不一样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绍兴酒   乌篷船   鲁迅   砖雕   苋菜   干菜   绍兴   摩崖   天井   臭豆腐   黄酒   院落   念念不忘   风景区   舌头   地狱   鼻子   家乡   天堂   酒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