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水都江堰

出了都江堰客运中心,抬眼就可以看见李冰父子的塑像,都江堰是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为了纪念这对父子对于川蜀人民的贡献,都江堰人民塑了他们的像作为这个地方的代表。在客运中心坐4路车,不到半小时就来到都江堰风景区的正门。


在这个城市经常可以看见的一句标语是“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山水之间,汇聚多少英杰,踏进景区,映入眼帘的就是因都江堰而汇聚的仁人志士,从伏龙观的台阶下方,沿着马路两边各有两条水龙,口涌水柱,涌入路边的水渠,水渠的外侧每隔1-2米就有一个龙头喷水。这些仁人志士的石像排列站立在水渠的外侧。较有名的有:诸葛亮,丁葆帧、强望泰,其余的都记不住人名。


伏龙观所在的位置是离堆,位于宝瓶口和人堤之间,内江汹涌的江水不停拍击离堆,顺着宝瓶口向下游流去。站在伏龙观后的亭子上聆听江水的拍击声。绕过离堆,跨过人堤的索桥就是飞沙堰,漫步在飞沙堰的林荫道,看着顺江而下的水流,不一会儿就到了鱼嘴。鱼嘴是都江堰的最前端,也是将岷江分成内江外江的分界点。

当年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的目的就是要引岷江水灌溉四川盆地,而都江堰的重要功能也就是引水灌溉、分洪泄洪。当年的建设者们依托岷江岸边的山势,人工开凿出一条人工河道,并且在人工河道与自然河道之间筑起堤堰,利用鱼嘴将岷江分隔开来,分季节将外江,也就是自然河道封闭,水流自然顺着人工河道引入四川盆地。在堤堰中部又有人字堤,每当洪峰来临之际,人字堤也可以作为分洪泄洪的重要补充。


连接岷江两岸并且穿过堤堰的有一架索桥,穿过索桥,便是二王庙和秦堰楼,秦堰楼也是景区的出入口之一。秦堰楼依托山势,登临顶层,俯瞰岷江,都江堰的美景尽收眼底。


转过秦堰楼,就是二王庙,二王庙的前殿供的是二郎神,后殿供的是李冰夫妇。沿着内江岸边行走在松茂古道,古时的玉垒关、西关留下了历史的沧桑,烽火台上的青苔印证了时光的流逝,古时的擂鼓台令人不禁想起当年的战鼓声声。穿过城隍庙、十殿,景区的有一个出入口出现在眼前,艳丽的牌楼,宽阔的广场。从这个出入口到景区正门的必经之地是南桥。南桥横跨内江之上,桥面粉饰的古色古香,站在桥上,望着穿桥而过的江水,倾听水流冲击桥墩的轰鸣声,别是一番景色。


重又回到景区的正门,再次环视着这个神圣的地方。依依不舍地告别,告别青山绿水的都江堰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都江堰   岷江   堤堰   内江   索桥   仁人志士   水渠   瓶口   出入口   正门   景区   河道   江水   水流   父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