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解读」彭水35项非遗项目,上榜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区县解读」彭水35项非遗项目,上榜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近日,市文化旅游委组织开展了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调整工作,经区县文化旅游委、相关市级单位申报,市文化旅游委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单位进行了重新认定,我县35项非遗项目上榜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据了解,彭水县上榜的35项市级非遗项目中,包含市民广为熟知的苗族民歌、庙池甩手揖、高台舞狮、彭水苗绣、郁山三香制作技艺和苗族踩花山节等民间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和民俗等项目。此次重新认定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彭水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大非遗项目申报力度,加快实施项目保护,对丰富多姿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开发利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绽放光芒。

「区县解读」彭水35项非遗项目,上榜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部分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简介

1、苗族民歌:

苗族民歌以《娇阿依》为代表,曾两次登上央视青歌赛舞台。

在彭水,通过不断传承与创新,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历久弥新,传唱范围也越来越广。

「区县解读」彭水35项非遗项目,上榜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图源 | 彭水融媒

2、庙池甩手揖:

庙池甩手揖(俗称踩戏)有行家认为土家摆手舞的雏形,是在拱手作揖的人生礼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舞蹈。

庙池甩手揖分为阴阳两类。“阳性”甩手揖用于婚礼、寿诞等喜庆场合,阴性甩手揖用”三四五”钹伴奏。

「区县解读」彭水35项非遗项目,上榜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图源 | 彭水融媒

3、高台狮舞:

高台狮舞是重庆彭水民间独具特色的传统舞蹈,可以分为地面狮舞和高台狮舞两种。

地面狮舞主要用于日常节日、生日、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等活动。搭台上架的高台狮舞则多用于重大节庆和比赛,表演时常常与地面狮舞连为一体。

「区县解读」彭水35项非遗项目,上榜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图源 | 彭水融媒

4、彭水苗绣:

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苗族刺绣历史悠久,在我国刺绣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彭水苗绣纹样古朴,造型稚拙,色彩斑斓,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源远流长的技艺传承,成就了独特的苗家刺绣,并使之独树一帜。

「区县解读」彭水35项非遗项目,上榜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5、郁山三香制作技艺:

郁山三香项目主要传承地在彭水郁山古镇,三香是源自三种纯天然食材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后的香味。

历史上,郁山挑夫和纤夫劳作繁重,特殊的劳动方式需要一种既营养又快捷的饮食。

于是他们将土鸡蛋、五花肉、红薯淀粉调成糊状,用豆腐皮包裹后,上锅蒸熟,操作简单,味美可口,既满足了身体所需,又享受了舌尖之福,逐渐成为郁山人逢年过节、款待宾朋的必备佳肴。

「区县解读」彭水35项非遗项目,上榜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6、苗族踩花山节:

踩花山节是苗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如今以苗族踩花山节为主体的“一节一赛”,已成为苗乡彭水最为闪亮的文旅名片。

在彭水踩花山节当天,来自八方的游客和全县上万名穿着节日盛装的苗乡儿女,同唱娇阿依,共舞踩花山,给现场观众演绎一场精妙绝伦的视听盛宴。

「区县解读」彭水35项非遗项目,上榜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来源 彭水文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高台   代表性   苗族   项目   源远流长   我县   民歌   刺绣   技艺   区县   文化遗产   舞蹈   地面   物质   传统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