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从袁隆平院士身上学到些什么?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与世长辞,举国悲痛,很多朋友和同事也都沉浸在悲伤之中,并在朋友圈等不同场合对袁先生进行了深切的怀念。逝者已逝,我们需要的是化悲痛为力量,要把袁先生的精神继承下来,继往开来,努力工作,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和个人成长。


我们能从袁隆平院士身上学到些什么?

学习袁先生“唯有源头活水来”的踏实精神:

袁先生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偏僻的湖南农校教书。临走前,就有人对他说:“那里山高水远,一盏孤灯照终身,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而此时的袁隆平,早已把田野当作了毕生的志愿。袁先生一呆就是几十年,用青春和汗水来实现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现在很多年轻同志在工作上有着好高骛远的浮躁情绪,总认为自己是千里马缺的是伯乐,其实恰恰相反,真正的千里马总是有着他人没有的优秀品质和技能素养,才会被伯乐相中。我们应该做的是安心当下,矢志不移,真心热爱自己的工作,把本职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经营,只有这样才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一个人能不能出成绩在于自己的不懈努力,要在自己岗位上沉下心,认真专研,像钻井机一样在一个点上,一直往下钻钻出水后,就能别开洞天,迎来生命的转机,唯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能从袁隆平院士身上学到些什么?

学习袁先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实干精神:

在当时,杂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难题,要想研究杂交水稻,首先就是要找到自然界中的天然雄性不育株。在这之前,天然雄性不育株全世界谁都没有找到过。但下定决心的袁先生,还是一头扎进了田地里。他每天都要头顶着大太阳,亲自下田观察,脚踩在烂泥里,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找。哪怕是身体不适,哪怕胃痛到身体抽搐,他也从未缺席。原本白净的书生变成了黝黑精瘦的“农民”。直到1970年,袁隆平的科研团队在海南岛南红农场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命名为“野败”,这是后来所有杂交稻的母本。“野败”的出现,打破了世界杂交水稻研究陷入停滞的局面,为后来的研究铺平了道路。命运往往垂青于百折不挠与奋力实干的人。

大道至简,实干为先。实干要有舍小我,顾大局的品格。只专注小我的得失,很难有大的未来,有大的力量。超越小我,才能拥有无穷的力量,才能在面对困难时拥有源源不竭的动力。遇到困难和问题,不能一昧指责抱怨。而是要多想想,怎么样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实干要有“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的作风。遇事不推诿,主动作为,勇于接受挑战。实干要有始终如一,持之以恒的品质。实干更需要吃苦耐劳,任何工作成就,都是苦出来的、熬出来的、累出来的。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贪图安逸,害怕吃苦,熬不了夜,下不了劲,耐不住寂寞,坐不了板凳,必然不会有所作为。对于我们来说,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多积累,肯下功夫,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我。利用集团、公司、分公司给我们提供的广阔的舞台。以QC、论文、竞赛等手段,体现实干成绩,实现自我价值。要以实干精神,充分发挥集体和个人的智慧,在这舞台上奏响“光荣与梦想”。


我们能从袁隆平院士身上学到些什么?

学习袁先生“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创新精神:

在先秦的时候,“一农之事,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钟”。秦代的亩产只有10公斤,就是20斤粮。明清后期达到了亩产300公斤。这个就是袁隆平之前的时代,差不多就在300公斤。自从1971年袁先生进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顶着日本人的嘲笑,只花了两年就搞出来了杂交水稻。袁先生不断开拓,不断创新,此后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到去年已经完成双季亩产1500公斤,足足3000斤。

很多人对于创新,感觉是一种高大上,有点遥不可及。其实创新无处不在,小到工器具的创新,设备上的创新、管理上的创新、理念的创新。大到人类技术颠覆性的创新。作为员工首先要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自己本职工作的技能,以微创新模式将两者融合。要能在工作中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得自身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加强。就如现在我厂很多实用性专利申报成功,究其原因就是将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微创新的形式的具体表现。


我们能从袁隆平院士身上学到些什么?

学习袁先生“积极向上,海纳百川”的乐观精神:

袁先生一生简朴,他的研究成果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吃饱了肚子,但在生活上却是一名朴实的“农民”。穿着几十元的衣服,开着几万的代步车,不逐利,不追名。用“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来形容袁先生再适合不过。我们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多和有见识的人进行请教交流。勤阅读,增加内涵,提升境界,“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精神世界是支撑我们前进的动力之源。袁先生生性洒脱,喜欢打排球,游过嘉陵江,还报名参加过空军……闲暇时光,总是在家拉小提琴,在过80岁生日时,就笑称自己是“80后”,去年,还说自己从“80后”变成了“90后”。也正是这样积极向上的生活,让袁先生在最艰苦的岁月里,保持着一颗不屈向上奋斗的心。

袁先生为我们做了很多,他留下了粮食,还留下了丰硕的精神食粮。什么是我们能够为他做的?把自己的生活过的充实,有意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做一个有用的人。这才是袁先生对我们的期待。把他的精神继承下去,这才是我们纪念他最好的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嘉陵江   海南岛   伯乐   源头活水   亩产   小我   本职工作   雄性   水稻   千里马   积极向上   院士   身上   成绩   力量   精神   旅游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