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悦庄一溜村庄名,传说与秦汉大将张良有关


沂源悦庄一溜村庄名,传说与秦汉大将张良有关


七绝 过饮马河畔

(新韵 十唐)

饮马河边秀美庄,情和人悦万呈祥。

一溜一串因何故,操练精兵帐坐良。

注:良,指秦汉时期刘邦手下大将张良。

地名承载历史,历史记录文明。沂源悦庄镇驻地西边,有一条北起“无路岭”,南至“沂河头”,并行三十里的“西岭”和“西河”。在岭的中段西边不远处有“南石臼”、“北石臼"、“寨里”三个村;在岭的东边中段北头有“北营”“中营”“南营”三个村和东、西、北三个“僚军埠村”;在岭的东边中段南头有南、北、中三个“张良”村;向东南十里又有东、西、北三个“消水”村、"石漏”村(属石桥镇)和“偏良山”村(属燕崖镇)。相传,这些村的名字,都是因为秦汉时期张良决沂水淹“东安”而得。

沂源悦庄一溜村庄名,传说与秦汉大将张良有关


沂源悦庄一溜村庄名,传说与秦汉大将张良有关


沂源悦庄一溜村庄名,传说与秦汉大将张良有关

秦汉时期,这个地方属东安县,县城就在离此四十里路的沂河岸边的东安村(今东里镇)。张良奉刘邦之命,带兵攻打东安城,因城垣坚固,秦军死守而久攻不下,只好下令退兵四十里,在现在的南营、北营、中营这个地方安了三个大兵营;在寨里村这个地方扎了中央大寨;在南、北石臼这个地方安了粮草、军需供应处;在东、西、北僚军埠中间的山顶上设了瞭望台。之后,便在西岭上日夜操练兵马,伺机再攻东安城。当时正值雨季,阴雨连绵,道路泥泞,张良心中非常烦躁。这一天,他带了几名随身士卒沿沂河而行,看到沂河水暴涨,白浪滔天,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心想,如能拦河堵水以水代兵,攻破处在沂河下游的东安城岂不是易如反掌吗!于是他转身回到中军帐,传令全军,立即筑堤堵水。命令传开,几万士卒,立即挖山填河,运土石筑大堤。不几天就筑起了一座长99丈,高33尺的拦河大坝。

沂源悦庄一溜村庄名,传说与秦汉大将张良有关


沂源悦庄一溜村庄名,传说与秦汉大将张良有关


沂源悦庄一溜村庄名,传说与秦汉大将张良有关

这天傍晚,倾盆大雨下个不停。河水被堵越涨越高,连附近的一些小山峦都淹没了。张良看到时机已到,下令决堤放水。转眼之间,受堵的河水如同翻江倒海,奔腾呼啸,直冲东安城而去。张良正暗自高兴,忽然士卒来报,说大水淌到小水以后水量剧减。张良说:“小水者,消水也。”叫大家不必担心。大水继续往下淌,又过了一会儿,士卒匆匆来报,说大水淌到石楼村一带,水势又小了许多。张良仍然镇定自若,说:“石楼者,漏水也,这段是为潜流,不必为此惊慌。”

正说着,又有士卒来报,说大水淌到偏凉山后,经山阻折,水位提高,水势猛增,眼下正直奔东安城而去。张良听后,满心欢喜,说:“‘偏凉’即偏良,偏向我张良啊!秦军败局已定矣。”果不其然,东安城被大水冲为平地,秦军全军覆没。张良获全胜,班师回朝。

沂源悦庄一溜村庄名,传说与秦汉大将张良有关


沂源悦庄一溜村庄名,传说与秦汉大将张良有关


沂源悦庄一溜村庄名,传说与秦汉大将张良有关


沂源悦庄一溜村庄名,传说与秦汉大将张良有关

临走时,将老弱病伤士卒留下,赏金就地安家落户。这些士卒的后代因感其德,即将居住地以张良和当年驻军的营、寨取名为北营、南营、中营、僚军埠、北张良、南张良、中张良、南石臼、北石臼、寨里;并将石楼村改为“石漏”,小水村改为“消水”,偏凉山改称“偏良山”,西岭改称“走马岭"(现在三悦路),西河改称“饮马河”,还将东安古城东一座状似大坟的山取名为“张良墓”。

故事来源:《沂源地名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沂源   东安县   秦汉   石楼   沂水   东安   沂河   石臼   水势   士卒   刘邦   大水   地名   大将   这个地方   村庄   时期   旅游   张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