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七律 过院峪庄

(新韵 二波)

三面青山两面河,千年院峪雅儒多。

二贤传道无疑惑,莒鲁会盟去干戈。

西寺往来文墨客,工读集聚栋梁博。

钟灵毓秀文明地,更看今朝浪浪波。

注:二贤,指闵子骞、仲由,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的两位。工读,指1964年在院峪村建立的沂源工读师范。博,博士,指学生。会,应为平声,为了忠于原意,不改动。

据《沂源县地名志》:院峪村,位于沂源县东里镇政府驻地东3.9千米,沂河北岸、红水河东岸。据西寺庙碑记载,唐朝盛行佛教,在村东峪建寺院一座。又据史书考证,村东有松山,即古称浮来山,为鲁隐公八年莒、鲁会盟处。闵子骞避费季氏召隐居于此,又相传仲由亦到此处,故历代建有闵仲祠,至今尚有洗墨池、曝书台等多处遗址。据说这儿还是《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的故里。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相传宋朝时,张、王、李、蒋四姓迁此定居,时有上寺下院一说。又因地处山峪内,以此取名院峪。2016年,该村出版有志书性质的《儒雅院峪一一一个千年村庄的文化传承》一书。2017年3月,被县政府命名为千年古村落,墓群遗址被列入沂源县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院峪村文化底蕴之深厚,是令人所想象不到的,这里山青水秀,民风淳朴,是对该村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融合与传承作出的最好诠释。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深入了解院峪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东里寻根故事》一书中选取《西寺史考》一文,呈现给大家。

院峪村北有保安崮,古称浮来山。浮来山,是孔子高徒闵损(字子骞)不愿接受鲁国季桓子召,避去其私邑费担任宰相从汶上潜来隐居之地,后仲由(字子路、季路)前来,共同在此读书讲学论道八年,据传《论语》在此写成,所以这里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后来浮来山改称闵公山,随后因二贤公居此,又改名二贤庄。

浮来山下浮来邑是春秋时期纪国成全鲁国莒国修好会盟处,因鲁公前来会莒子于此,随后改闵公山为公来山;至隋朝,因公来山峻秀,为沂山以南诸山之最,万松森列,千有余载,遂改公来山为松山。

五代后梁时期(公元911—926年),乡民在松山下建佛教寺院,与“圣”结缘,起名“圣寿寺”。圣寿寺,由大雄宝殿、罗汉堂、三官庙、禅庙、神堂厨社等众多建筑组成;因山东侧唐朝天授年间建福寿寺称东寺,圣寿寺处在山的西侧,村民习惯按方位称圣寿寺为西寺。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相传宋时,欧阳修在青州为官,年年到寺上与方丈谈经论道。明朝时,乡民在西寺东侧当年闵公草棚结庐读书沉湮处建起闵公祠,供奉先贤。正德九年(公元1513年),沂水知县汪渊修复闵公祠建闵公书院,广招学生到此读书,并留下传世名篇佳作;嘉靖十二年(公元1532年),知县李汝楫巡视圣迹,见子路依栖岩,峭壁数仞,在旁有宋元丰八年立断碑,残文尚存;又另见闵公祠旁有子路读书台,感慨闵、仲二贤,理应生同门,殁也同祀,遂将仲子路合于闵公祠共祀,时称“二贤祠”;此后,闵公祠改称闵仲祠,闵公书院改称闵仲书院。

清康熙六年(1667年),沂水县训导督率林前林后四社,重修书院瓦房三间,草房十四间。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知县沈应震又修建学舍,延师诵读,嗣后随时修葺。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由于“圣寿寺”紧挨“闵仲祠”建在古浮来山下同一个山坳里,老百姓习惯称“闵仲祠”为文庙。文庙院内,两棵银杏树,树干挺拔高大,云冠巍峨,满院覆荫,密不见日,为幽谷古刹,增姿添彩。时间久了,在人们印象中,文庙成了西寺的主要组成部分。

西寺峪内,古石环山,青松被崖,遥看群山独见苍翠,名胜古迹有子路依栖岩、挂剑峰、圣人洞、洗砚池、迎客松;还有仙石桥、试剑石等。圣人洞,深广如屋,踏之登登有声;试剑石上,仲由在此练剑划出的刀痕清晰可见;南山鞍的坡地上,松林之下,巨大的花岗岩平板石台稳稳地卧在那里,就是传说中仲由晾晒藏书的曝书台。

西寺,每年正月十六日为庙会,清明祭孔。届时善男信女、文人学士前往焚香礼拜,儒释同祭同祀,游览西寺盛景,热闹非常。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1964年,沂源工读师范设立,新校址即设西寺,闵仲祠侧,新增校舍70多间,开发生产实验基地30多亩。直到1974秋,师范从西寺迁址南麻西岭。十年招生,培养了一大批公民办教师,后来都成了发展沂源教育的骨干力量。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1972年,院峪村民在西寺峪外南山脚下,建起水坝,蓄积山峪淙淙清流,使峪内峪外涝能排,旱能浇。水润西寺,万物更显葱茏。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沂源院峪村:2000多年前孔子的两位弟子在这里讲学传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孔子   沂源   红水河   沂源县   草房   沂水县   松山   佛教   工读   乡民   文庙   知县   书院   弟子   公元   师范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