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天24小时均可交配,为啥动物却有发情期限制?

繁殖是一件大事,对于动物来说,它们甚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比如雄性螳螂在交尾之后,有可能就会被雌性螳螂当成食物吃掉。又比如雄狮,为了获得交配权,就必须入主狮群,为此它们会爆发激烈入侵及保卫战,不少雄狮会死于战斗过程中。

在看《动物世界》的时候,我们知道了春天是交配的季节,很多动物都会在这个阶段发情。随着年龄的渐渐长大,我们也产生了一些疑问,人类几乎每天24小时均可交配,任何季节都能生娃,为何动物却有发情期限制呢

人类一天24小时均可交配,为啥动物却有发情期限制?

理论上大多数动物也能跟人类一样,每天都可交配,但在千万年的物种演化过程中,每种动物都形成了自己的繁殖策略,包括人类,也有自己的繁殖策略,只不过与动物相比,形式有所不一样而已。

理查德·道金斯所著的科普读物《自私的基因》里提到“地球上任何一种生命形式都是基因设计出来保存自己最精致的生存机器”、“基因唯一感兴趣的就是不断重复地拷贝自身,以便在进化过程中争取最大限度地生存和扩张”。

根据他的理论,动物们都应该不间断繁殖才对,乍看之下,发情期的存在是一个阻碍,然而事实恰恰是因为想要繁殖更多的后代,动物们才给自己搞了个发情期和繁殖季。

人类一天24小时均可交配,为啥动物却有发情期限制?

动物繁殖受多因素影响

不同的动物,发情期和繁殖季均不同,即便是同一种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区里面,发情期也有所差异,归根结底是环境决定的

在自然界里面,绝大多数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它们或以植物为食,或以其他动物为食,无论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种群的发展必然会受食物丰富程度的影响。拿加拿大猞猁来说,它是白靴兔的专性捕食者,分布范围与白靴兔的分布范围大部分重叠。

白靴兔的数量每隔十几年都会有一个兴衰期,而加拿大猞猁的种群发展趋势,与白靴兔高度一致,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白靴兔数量丰富,加拿大猞猁不愁吃穿,便会大力生娃,而当白靴兔的数量降低时,加拿大猞猁幼崽的出生率明显降低。

人类一天24小时均可交配,为啥动物却有发情期限制?

地球上绝大多数的植物,受光照、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会有旺盛和枯萎期,春夏草长莺飞一片生机盎然,这个时候食草动物的食物来源相当丰富,幼崽在这个季节出生,存活率会大大提高。

对于以食草动物为食的食肉动物来说,幼崽在这个季节出生,猎物众多,食物来源也有较大的保障。

总的来说,动物幼崽的成活率,受食物因素影响很大。比如老虎,一胎平均能生三个幼崽,每一窝里面,都有一个较为健壮的个体,被称为“优势个体”。在食物丰富的时候,母虎会将三只幼崽都养活,而当猎物紧缺时,母虎会将更多的生存资源往“优势个体”身上倾斜。

当食物十分匮乏时,母虎可能会将其他的幼崽饿死,只照顾“优势个体”;当食物极度匮乏时,母虎甚至会将所有幼崽都吃掉,因为母虎如果饿死了,小老虎也不会有存活下去的可能。

人类一天24小时均可交配,为啥动物却有发情期限制?

除了食物之外,天敌也是影响动物发情的原因之一,简单来说就是某种动物,为了自己的幼崽能有较大概率存活下去,会选择在天敌数量较少的季节里面生产,那么它的发情期,就根据孕期往前推就行了。

比如很多昆虫,往往会选择在秋后繁殖,这样能够避开更多的鸟类前来啄食。

又比如生活在白俄罗斯纳利博基森林里的欧洲森林狼,在欧亚猞猁的屠杀下,改变了自己原有的繁殖策略,将繁殖地点逐渐迁出森林地区,因为林子里面是猞猁主场。

人类一天24小时均可交配,为啥动物却有发情期限制?

假如动物没有发情期限制,任何季节都能繁殖,那么受食物、天敌等因素的影响,某些季节里面出生的幼崽,可能会全军覆没。

那么对于动物来说,每到这个季节,花费大精力生下并照顾的幼崽,全都没了,显然“不划算”,渐渐地,在演化的过程中,“这个季节不生娃”就被烙印在基因上了,而那些幼崽存活率高的季节,就成了大力生娃的阶段。

老虎是一种发情期没有时间限制的动物,理论上它任何时候都可以发情,但平均来说,它更趋向于在11月至翌年2月份发情,因为它的孕期在105天左右,待到幼崽出生之后,刚好是林中有蹄类数量最为丰富的季节。

人类一天24小时均可交配,为啥动物却有发情期限制?

强大的人类

人类为什么没有明显的发情期?原因是人类太强大了,以至于不需要发情期来保障后代的成活率。人类是杂食动物,植物、水果、动物、昆虫,甚至是腐肉,均能成为我们的食物,在一两种食物紧缺的时候,我们能够增加其他食物的比例而得以替代。

早期人类有时捕获猎物少,便能通过采集果腹,而多繁殖后代,增加劳动力,则会增加我们在狩猎、采集时的优势,此时如果存在发情期,就会限制人类的出生率,显然是一个累赘,不分季节努力“造人”才是上上策。

人类一天24小时均可交配,为啥动物却有发情期限制?

进入农业社会之后,食物获得能力大大提升,增加劳动力的优势明显大于多一张嘴吃饭导致的消耗。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生活水平和科技、医疗水平等大大提升,食物获取变得非常简单,也没有任何天敌能够威胁到我们,就更不需要发情期了

理论上出于繁殖方面的考量,成年女子的排卵期才是最佳的交配季节,但对于已经发展出高等智慧的人类来说,性不再仅仅是繁殖后代所需了,更多地是出于获得一种愉悦感。

人类一天24小时均可交配,为啥动物却有发情期限制?

其实不仅仅是人类,一些原本存在固定发情期的动物,进入人工饲养环境之后,食物匮乏、天敌威胁等不利因素均消失了,它们的发情期也不复存在了。

比如大熊猫,野生状态下每年的3-5月份是它的发情期,而动物园、繁殖基地里面的大熊猫,一年任何季节均可交配繁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发情期   猞猁   人类   动物   加拿大   天敌   匮乏   猎物   后代   基因   个体   季节   食物   数量   优势   小时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