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才是那个时代自由的化身

有人说,萧红几度遇到渣男这与她的原生家庭,从小缺爱有关。

有人说,萧红太作了,正确的路不走,偏偏要往错的路走。

也有人说,萧红在一个没有选择的年代依然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当我看完《不惧离散,只怕动情:萧红传》,就更倾向后者。

确实,虽然她情感坎坷,但是她一心想做的事就是写作。

一、 童年时期的萧红就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萧红的童年是孤独的,由于她出生在祭日,父母待她不是很好。九岁那年萧红失去了母亲,母亲的去世让父亲性性大变。就像她在《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中写首:“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国,者是同样吝啬而疏远,甚至无情的……打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屋里,一直面向着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祖母受封建思想对萧红更是残酷,甚至还用针扎萧红的手。还好有她的祖父,经常带她去菜园里,她的好奇心总是有很多的问题,她的祖父都耐心地解释和演示给她看。

萧红才是那个时代自由的化身

由于当时兴办女学校,萧红的父亲就是当时呼兰小学的校长。

萧红也被送到龙王庙小学。十五岁时她小学毕业,在当时的年代,能够做到小学毕业继续读书的女子寥寥无几,有很多女子返回家中等着待嫁,但是萧红不愿如此。她心心念念着的就是读书这一桩事,书与文字让她得知了这个世界上无无穷无尽、不为人知的美。就为这一点,她不能放弃。

当她向父亲提出还要读书的想法时,父亲和继母都是坚决反对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万般无奈,萧红威胁父亲,如果不让她去上学,便横心去当修女。这才让她父亲同意远行求学。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萧红的童年虽是不快乐的,但她特别有主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想尽办法去实现。如果不争取,估计她的人生又是另一番样子。

2. 萧红是一个活得很明白的人。

萧红的情感虽几波三折,她逃婚逃难分手离婚,其实每次都和选择自由有关,她可以忍受争吵,忍受别人对她的辱骂甚至对她迫害,都没关系,但她绝不能忍受任何人威胁她的自由。

萧红才是那个时代自由的化身

她和萧军曾有过一段美好的爱情,但萧军是个风流人物,他有句名言就是:“爱了就爱了,不爱便丢开。“对于萧军的出轨,她是知道的。只因她太爱他,一次又一次选择原谅,逃避。她不和萧军分手,是因为萧军是一个作家,两个人有共同的语言,可以把路走下去,直到萧军放弃自由加入到洪流中去,那萧红就立即和他分手。

在那个年代,萧红是需要男人保护自己,让自己有一个相对舒服的创作环境,写出更好的作品。仅此而已,可惜她都没遇到对的人。

3、萧红唯一不能放弃的是——创作

在那个黑沉沉的时代,她也并没有一直在创作,1934年创作《生死场》1942年在香港病逝,这期间就八年时间。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她也不是安心创作,她颠沛流离,从呼兰到哈尔滨,然后又到青岛,上海,又去了日本等。在这期间,她也怀过几次孕,自己没能力抚养,就送给别人去抚养,也失去过自己的孩子。

面对这些都不算什么,她坚持写,没那么多杂念,作品对于萧红来说就像自己的孩子,她宁愿把自己的两个孩子送人,也要把作品这个孩子无论如何都要保住的。即使为此搭上生命,但也能为这个时代留下一个洁白的背影。

萧红才是那个时代自由的化身

萧红曾对聂绀弩说过:“你知道吗?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呵,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在那样的时代,想要保持自己的纯粹,保持自由,真的很不容易,甚至要用生命做代价。


这就是萧红一生所追求的:

在一个没有选择的年代依然选择了一条属于她自己的道路。去拥抱自己,不被任何外物绑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龙王庙   自由   祖父   化身   童年   父亲   道路   母亲   年代   女子   生命   孩子   小学   女性   情感   作品   时代   旅游   萧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