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解放初的“解放暂用”邮票

汕头解放初的“解放暂用”邮票

汕头解放初的“解放暂用”邮票

汕头解放初的“解放暂用”邮票

汕头解放初的“解放暂用”邮票

汕头解放初的“解放暂用”邮票

汕头解放初的“解放暂用”邮票

侨批1949年11月22日中式红条封贴汕头“解放暂用”加盖票3枚实寄香港,销汕头日戳

10月24日,是汕头解放纪念日。66年前,刚刚获得新生的汕头废旧立新,百业待兴,其中新旧邮政就处在交替阶段,二组加盖“解放暂用”字样邮票,真实反映了汕头解放之初的金融经济状况

10月24日,是汕头解放纪念日。笔者以66年前汕头发行“解放暂用”邮票这一事实,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循着历史的脉络,搜集和沉淀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

据史料记载:1949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直属第一、第五、第七团开进汕头市区,随后二支队的第一、第三团也进入汕头,汕头解放了。10月25日,作为汕头市解放后军事管制时期最高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全市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汕头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便开始了接管工作。10月26日,汕头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代表接管了汕头邮局和储金汇业局汕头办事处,成立军事接管小组,领导邮政业务的恢复工作。

获得新生的汕头,废旧立新,百业待兴,其中新旧邮政就处在交替阶段。此时汕头虽已解放,但人们到邮局寄递信件仍然使用旧政权发行的中华邮政银元面值邮票。为应急需,汕头邮局军管组在上报上级部门批准之后,决定临时加盖“解放暂用”邮票经售用。11月1日,汕头邮局发布公告,称“接广东省政府通知,自11月4日起未经加盖的旧政权邮票不能再继续使用,邮政局和私人手上留存的国民党时期发行的各种邮票,必须经邮政局加盖字样后始能通用,否则一律无效。”11月3日,汕头邮局用牛角刻制“解放暂用”印章,蘸红色印泥油手工加盖邮票,分别在上海大东四版、五版500元邮票加盖广东银元基数2.5分、上海大东版10元邮票加盖广东银元基数15分,并加盖红色楷体“解放暂用”四字。这个“解放暂用”印章,共刻了4个字模,字体字距均有差异,组合成一个方连进行加盖。这套加盖邮票,仅发售3天即吿售完。11月12日,汕头邮局又发行铅字机盖红色“解放暂用”邮票13枚,除上面3种原票外,另再增加华南版基数孙中山像邮票2分、4分、10分、20分,上海大东版飞雁图银元邮票1元、10元,香港亚洲版平信、上海大东版航空、挂号、快递挂号单位邮票等10种原票进行加盖。其中有的加盖新面值,有的无新面值。由汕头同平路公兴印刷厂排版加盖。

从蔡焕钦先生撰写的《广东汕头加盖“解放暂用”邮票发行史实》邮文中,我获知解放前夕,国民党政权的经济已全面崩溃,所发行的货币形同废纸,在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民国初年的银元和香港的纸币,甚至还有清末民初的铜元。汕头解放后,南方人民银行发行的南方券也开始流通使用,加上物资匮乏,物价波动较大,造成货币一时难以统一的局面。据资料记载,当时银元1元可兑换人民币2000元,也可兑换港币5元,1元港币又可换20个铜板,1000元人民币相当于南方券4元,南方券1元折港币6角。故而这二组邮票只单纯加盖“解放暂用”字样,并不像一般的加盖改值邮票一样加盖改变币名和面值,在邮局购买邮票即按票面银元原值折算成其它货币,它真实地反映了汕头解放之初的金融经济状况。

关于汕头加盖“解放暂用”邮票的使用情况,查1949年10月16日开始实行的华中解放区第二号邮资表,平信邮资100元(人民币,下同),印刷品邮资50元,挂号费200元,快递挂号费300元。折合成银元分别为2.5分、5分、10分、15分。据当时在汕头邮局的人员介绍,这二组邮票用得最多的是2.5分、15分和平信单位票,2分、4分票一般用于印刷品和大宗、超重邮件上的畸零配票,因面值较低,几乎都被集邮者购去,实际使用的极少。1元和10元票主要是供侨批局寄往国外的总包使用,10元票售出的62枚中,一半即为侨批局购去。单位票除平信外,据说其它三种皆未经窗口售出,所售之票均系邮人向邮局商购。

1949年11月24日,汕头邮局接到广东省人民邮政管理局从广州打来的电报,同时收到了从广州发来的《广州解放纪念》邮票(主图“广州海珠桥”),便从11月25日起停止售用加盖“解放暂用”邮票,改用《广州解放纪念》邮票。至于那些余下未售出之票均上缴销毁,但留在市民手中的邮票仍可继续使用。

也就在11月25日,邮电部发出邮资调整的通知,省邮政管理局发下的《广州解放纪念》邮票,面值不适应调整后的新邮资。为应急需,汕头决定自11月26日起,用原中华邮政邮资机和印有“中华邮政”字样及花边图案底纹的邮资机专用纸,滚印7种固定面值的临时邮票出售,面值分别为200元、300元、500元、1000元、1200元、2000元、2400元。邮资机有汕(一)编号,印有“邮资已付”4个字。同年12月中旬,改用无底纹无齿孔白纸印制。该套票于1950年1月26日停售,并将余票销毁。

查阅2009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该目录中共收录了国内自1930年至1950年各革命根据地、解放区217个单位发行的邮票、包裹印纸共455套2231种图案和资料,其中属于潮汕地区的汕头邮局第一次加盖“解放暂用”邮票、汕头邮局第二次加盖“解放暂用”邮票、汕头邮局“国内邮资已付”临时邮票以及澄海邮局“国内邮资已付”临时邮票、潮安邮局“国内邮资已付”临时邮票都名录其中。

1981年10月22日,日本邮趣协会理事长水原明窗在北京美术馆举办“日本集邮家水原明窗先生中国邮票藏品展览”,展品中,一个汕头加盖(手盖)的“解放暂用”八方连邮票,引起了集邮界的轰动,也让汕头“解放暂用”邮票再次进入集邮爱好者的视线中。

纵观这二组汕头加盖“解放暂用”邮票,它的发行、使用时间虽然都很短,就犹如一个时间的过客,匆匆一现而过,但它的存在,注定要长留在中国邮史的长卷之中。经过这60多年的风风雨雨,能够保存下来的邮票已经为数不多了,而拥有汕头“解放暂用”邮票的集邮者更是凤毛麟角。


作者:陈楚金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2015.10.2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汕头   邮票   军事管制   解放初   汕头市   平信   银元   解放区   邮资   基数   面值   广州   字样   货币   邮政   邮局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