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助力乡村振兴,看济宁这份“成绩单”

11月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济宁专场。发布会上,济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正介绍,济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全面起势,成效日渐凸显。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全面小康 奋进山东|助力乡村振兴,看济宁这份“成绩单”

发布会现场。

一是强力突破产业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坚持用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培植全链条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压紧压实粮食稳产责任,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480万吨、居全省第4位,水稻年产量43万吨、居全省第1位。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全市建设良种繁育基地60万亩、高标准农田530万亩,嘉祥、兖州成功获批“国家制种大县”。截至目前,全市586万亩秋粮已基本收获完毕,527万亩小麦播种已达九成,为明年夏粮丰产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金乡县、嘉祥县先后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嘉祥县、梁山县纳入“国家级沿黄肉牛产业集群”支持范围。全面实施“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工程,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市”。与中国农科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植。制定实施了《济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担保工作暂行办法》,市财政列支5600万元贴息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705家、社会化服务组织7425家、农民合作社2万家、家庭农场2.8万家,带领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始终坚持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突出抓好“四好”农村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努力建设儒韵民风美丽宜居乡村。扎实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坚持“点、线、片、面”结合,省市县三级联创,梯次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2019年以来,济宁市财政列支3.5亿元,围绕泗河、大运河2条示范带和黄河滩区、微山湖区、东部山区3大重点片区,集中建设了20个示范乡镇、200个示范村。3个片区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94万公里,行政村道路硬化率100%。探索“特许经营+城乡一体”农村污水治理模式,投资23亿元采取建站、纳管、拉运方式治理了90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部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范围,基本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村庄清洁专项行动,村内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高。

三是深化农村重点改革,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破解农民群众“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全市共谋划“按揭农业、按揭畜牧业”试点项目24个,总投资35.56亿元,2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试点,2021年发布合作项目122个、成功招募合伙人91人。与清华大学签订“共建乡村振兴工作站协议”,成为全国6家之一、也是全省唯一一家。盘活用好农村土地资源。加快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72.9万亩,居全省第2位。启动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汶上县获批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县,蹚出了闲散宅基地利用的新路子。泗水县积极开展全省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在农村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等方面先行先试。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积极推广“支部+农民合作社+产业”发展模式,全市所有村均全部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截至目前,全市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820个,占94.7%。

“下一步,济宁市坚决落实好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突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着力打造鲁西南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和全国深化农村改革示范区,争当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排头兵,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济宁力量。”王洪正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刘晓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济宁   嘉祥县   济宁市   乡村   齐鲁   宅基地   集体经济   示范区   山东   成绩单   助力   样板   全省   全市   农村   农业   旅游   全国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