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事件反转?我却想起了以前日本上司为我挡酒的事情

阿里事件反转?我却想起了以前日本上司为我挡酒的事情

01

阿里事件的通报出来后,我又详细看了下女员工八千多字的自述,虽然有些逻辑还是理不通(不是我个人理不通,是信息有限,无法完全还原真实过程),仍不免百感交集。

初看女员工自述的时候,心里很气愤:要知道这可是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社会,要知道这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要知道那可是阿里。

如果连阿里这样一个全民皆知的企业都能把女员工当成“点心”贡献在酒桌之上的话,我真不知道还有多少职场女性处于“任人宰割”的境地。

阿里事件反转?我却想起了以前日本上司为我挡酒的事情

我不在职场已经四五年了,这几年窝在家中,一边带孩子一边开网店,又累又操心压力还大,心理脆弱的时候总会想实在不行我还是去上班吧。

看了这样的新闻,才意识到职场女性更不容易:一方面被家庭孩子缠得喘不上气来;一方面在拼命工作的同时,还得时刻提防着无处不在的“女性危机”。

后来看了相关通报,说就餐期间无人强迫饮酒。我完全相信调查结果,但我总觉得工作应酬上的饮酒其实很难界定强迫与否。

所以,我想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酒桌暴力”。

先说结论:一、不论南方、北方,酒桌暴力是确实存在的,并且还不少;二、女性更容易成为酒桌暴力的受害者,且受害程度往往比男性惨痛;三、信奉酒桌暴力的领导成不了真正的领导,信奉酒桌暴力的公司成不了一流的企业。

阿里事件反转?我却想起了以前日本上司为我挡酒的事情

02

我的家乡在东北某偏僻乡村,可以说是听着“感情深,一口闷”这样的口号长大的,我小时候身边的男性邻居、熟人、亲戚没有一个不喝酒的(当然那时认识的人也非常有限)。

那时候物资匮乏,女性是没资格上桌吃饭喝酒的,所以更多时候女性只是酒桌旁的侍奉者。可这并不影响她们成为酒桌暴力的受害者,当男人们在酒桌上吃得不好、不自在,女性都可能因此遭殃。

我曾经亲眼看到过我舅舅喝多(也不是完全喝醉了,只能说是借酒撒疯)后打老婆、打姐妹的情景,那时候已经不能用“人”去形容他们喝酒后的丑态了。

只是当时我还没意识到,和以后见识到的乱七八糟的酒桌暴力相比,这种单纯的武力暴力并不是最可怕的(当然这种行为一样让人深恶痛绝)。

阿里事件反转?我却想起了以前日本上司为我挡酒的事情

我读大学后很少回老家,前几年回去过一次参加朋友的婚礼,发现劝酒风依然特别严重。

当时我作为亲友跟着新娘到了新郎家,正式开宴之前,新郎的伯伯伯母叔叔婶婶姑姑姑父舅舅舅妈姨妈姨夫轮流过来劝酒,而且他们不是一起,也不是一对,而是一个个来。

当他们搬出长辈、客人的身份,当他们反复强调喝酒就是开心和看得起新郎的象征,当他们锲而不舍地往我杯子里斟酒时,坚决不喝酒的我,有一瞬间甚至觉得这酒我再不喝就是混蛋了。好在我只是被PUA了一下就马上清醒了。

我因为坚决不喝酒躲过了醉酒的下场,但陪喝饮料都喝到想吐,可想而知那些实打实喝酒的人有多痛苦。

我真的觉得,不论是热情的劝酒、灌酒,还是强硬的劝酒、灌酒,都是一种暴力。

阿里事件反转?我却想起了以前日本上司为我挡酒的事情

03

我在四川读的大学,后来又在四川工作,以我在四川接触的人和环境来说,酒桌暴力没那么普遍,但也绝不是没有。

我曾在一家日企工作,我们公司在行业里是数一数二的,但风格比较务实,再加上行业特性很少有应酬,饶是如此,在为数不多的几次饭局上我还是遇到过酒桌暴力。

日本企业有个习惯,就是每年年底都会与各个供应商、合作伙伴等举行聚会,以感谢一年以来的协作与支持。一年年底,我陪我的上司(日本人)与当地某媒体机构聚餐。

因为平时仰赖于媒体机构对公司活动的报道与宣传,所以他们对我们来说就有点“甲方爸爸”的感觉,聚会上低姿态的自然是我方。

聚餐伊始,因为语言不通大家都很客气,并没出什么幺蛾子,哪知几杯啤酒下肚对方一个领导开始活跃起来,嘻嘻哈哈地说一些有的没的的荤段子。

阿里事件反转?我却想起了以前日本上司为我挡酒的事情

我那时刚毕业没多久,脸皮薄,听了那些话真是又气又窘,关键是我领导听不懂问我什么意思,我只好委婉地说是些无用的废话。

时隔几年,我仍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恶心感受,真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总觉得有错的不是说话的领导,而是听话后面红耳赤的我。

对方应该在我这种难为情中获得了某种快感,居然把我一个小透明单拎出来“吊打”,以敬佩一个小姑娘独自在外打拼为名,非要“敬”我一杯白酒。

我虽是东北人,但高中毕业前滴酒未沾,大学四年喝酒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而且都是浅尝辄止,面对对方一杯“充满敬意”的白酒,可以说还没喝呢就上头了。

我为难地看着对方,战战兢兢地说:不好意思,我不会喝酒。对方哈哈一笑,三分(装的)亲切七分(真的)生气地说:东北人还有不会喝酒的吗?

我心想东北大了去了,不可能人人都会喝酒啊,四川还有不吃火锅的呢。但这话也只敢在心里想想。

阿里事件反转?我却想起了以前日本上司为我挡酒的事情

这里插一句:那些质问酒后被猥亵被性侵的女孩“为什么被逼酒的时候不反抗”的人,我想你们一定没穷过,没为生存殚精竭虑过。在生存面前,喝点酒好像没那么可怕。

当一个初入社会,没任何背景的农村姑娘面对一个不止能掌握自己命运,甚至某种程度上能掌握公司命运的领导的敬酒时,你无法想象她有多么惶恐。

就在我抱着“大不了醉酒难受一场”的心情准备干了时,我的上司突然接过酒杯,磕磕绊绊地说:领导,我这个不中用的助理刚从大学出来,哪会喝酒啊?她要是喝多了明天没法上班,我们部门就乱套了。我替她喝两杯吧,以表敬意。(大意)

说完没等对方接话,我上司就咕咚咕咚连喝了两杯白酒。也许是对外国人有所忌讳,也许是我长得丑不值得对方下死手逼酒,就这样,我幸运地躲掉了这次酒桌暴力(其实也没完全躲掉,前面他说的那些荤段子,还不是一字不差地砸进了我的耳朵)。

让我恶心的是,对方最后放过我时还不忘意味深长地“夸奖”我上司:对女下属很关心哦。

阿里事件反转?我却想起了以前日本上司为我挡酒的事情

04

我小时候见过的饭局,没一场缺得了酒,甚至以喝多喝醉喝吐作为尽兴的标准,现在虽然好了很多,但在传统观念的裹挟下酒桌暴力并没有销声匿迹,像野草一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如果说世界上的总能量是恒定的,那么有人在酒桌上得到利益,自然就会有人失去。

我上司曾问过我,为什么你们喜欢在饭局上逼别人喝酒,我想了很久也没能给他一个系统的解释,因为这其中涉及到的话语权、人际关系、利益捆绑、权色交易等,别说他了连我自己也搞不清楚。

酒桌上掌握话语、权利和资源的一方,往往希望通过逼酒、灌酒的方式来证明自己高人一等的地位。

对这种人来说,别人喝得要死要活对他有两项“益处”:一、通过别人的臣服获得权利的快感;二、趁机占点儿便宜。

这也是很多猥琐男尤其喜欢逼异性喝酒的原因,本身逼酒这种行为就让他们获得了一些掌权者的快乐,如果对方喝醉了,趁机再揩点儿油甚至带回酒店强上,那岂不是“捡了大便宜”。

阿里事件反转?我却想起了以前日本上司为我挡酒的事情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样的新闻不少,而实际上因为这事很难找到证据,再加上女性惧怕完美受害者理论,爆出来的事件只不过是现实的冰山一角。

现在想想我为什么能躲过那次酒桌暴力,一是对方没那么“坏”,二是我有一个称职的上司。

我为什么说对方没那么坏,就是他可能只是想逼我喝点酒,并没想更恶心的事情,而我为什么只是说我上司称职,而不是对他感恩戴德(当然我心里也很感谢他),是因为我觉得对公应酬中上司有保护好下属(不论男女)的职责。

对公应酬本质上就是工作,喝醉酒以及喝醉酒带来的一切负面结果就是工伤,如果你的上司在明知道你很可能受工伤的情况下置之不理,那我可以肯定地说,这领导一定不咋地,能容忍这样领导的公司一定也不是什么好公司。

阿里事件反转?我却想起了以前日本上司为我挡酒的事情

最后我想给所有职场姐妹们三个忠告:

要敢于拒绝任何形式的酒桌暴力,那些在酒桌上对你张牙舞爪的人,只有在你屈服的时候才会得逞,一旦你冲破了他们的掌控力,他们反而不敢把你怎么样;

不要和信奉酒桌暴力的领导共事,因为这样的怂将带不出什么好兵;不要把自己的能力贡献给那些需要你出卖酒力才能生存下去的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永远不会真正为员工着想;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针对女性的酒桌暴力,靠上司靠公司靠异性的觉悟都不行,必须靠我们自己,唯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掌握了话语权,我们才能不再做酒桌上的“点心”,而是那个想喝就喝、不想喝酒不喝的“东道主”。


骑白马的贝玛:

头条号签约作者。有一家漂亮的民宿,一份半自由的工作,一位守边防的老公和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宝。

喜欢读书,热爱写作,在这里分享烟火生活和辛辣观点。欢迎关注,我们一起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阿里   上司   东北人   日本   饭局   新郎   受害者   白酒   应酬   暴力   酒桌上   事情   员工   领导   事件   女性   旅游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